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刺客与刺客电影:从聂政到聂隐娘

《刺客聂隐娘》剧照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曾鲜明地刻画了刺客这一人物形象。刺客、侠客、杀手这些身怀绝技的“隐形人士”,属于屡见不鲜的银幕形象。如今,这边厢台湾导演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余温未尽,那边韩国电影《暗杀》即将上映——该片讲述民国时期流亡中国的朝鲜政府用刺客们锄奸惩恶、恢复政权的故事,电影甚至有真实的历史脉络可以去追寻。那么,刺客主题在中国电影中又有怎样的脉络呢?

刺客的“黄金时代”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刺客题材电影的主角——刺客,他们从事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特殊职业:负责对某个目标人物实施谋杀或暗杀。有的刺客是单独行刺,有的则是多人协作;有的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专职刺客,有的则受客观环境影响偶然成为刺客。

值得一提的是,刺客不是杀手,刺客大多为政治集团服务,或者有个人的政治诉求,刺杀对象多为政敌或腐败官僚;而杀手为金钱服务,一般不问是非,只要雇主给钱合理,杀谁都可以。

一定程度上,刺客是一个古朴的词,来自冷兵器时代。杀手是一个现代词,来自热兵器的火枪与火药。在英文里刺客叫“Assassin”,杀手叫“Killer”。他们使用的工具、服务的对象、刺杀的目标不一样,杀人的原则、身份也有悬殊。

刺客一般出现在政治纷争、战事离乱的年代,战国时期刺客辈出,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六位刺客,家喻户晓,诗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说的就是为荆轲去行刺秦王送行。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时期刺客盛行,刺杀频繁。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权势阶层包养的门客中就有大量刺客。第二个时代是中唐、晚唐到五代十国,藩镇割据,战火绵绵,刺客是各个藩镇之间进行有效吞并的排头兵。最后一个时期,就是近代,特别是清末到民国了,各类暗杀活动层出不穷。汪精卫年轻时也曾是热血青年,欲刺杀执政者;在中国东北刺杀日本政客伊藤博文的朝鲜勇士安重根,也算刺客。此时中国宪政之父宋教仁亦是被刺客暗杀。

因而,中国刺客题材的电影的故事背景也多集中在这三个历史时期。

《荆轲刺秦王》里的图穷匕见

刺客身上的“侠”气

中国古代刺客的思想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儒墨两家。儒家的“重信义、轻生死”,墨家的“任侠而为”,成为刺客族群形成的两个最坚固的思想奠基石。两者结合后,融入中国古人的血液里,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重诺轻死、任气豪侠的刺客形象。而近代所涌现出的刺客则是更多地结合了当时时代与国际大形势所融合的无政府思潮,实质上更接近于恐怖主义活动而不被大多数人推崇。

相比之下,古代的刺客们更容易为现代人所向往,他们的迷离气质,他们的壮志凌云,他们的英雄本色,都在讲述着一个早已远去的美好而梦幻的世界。这也是为何这些信仰坚定、武艺高强、行踪神秘的刺客们成为中国电影热衷呈现的对象。

刺客身上常常有侠的精神,但并非每个刺客都是为正义为信仰为帮助别人而活着,有些刺客就是简单的杀人武器,不能问主人为什么要去杀人。而在电影《刺客聂隐娘》里,刺客窈七的醒悟过程——认为杀了魏国的藩王会引发政治动荡而放弃刺杀行动——就有些侠气再现的感觉。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刺客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去擒王、射马的标兵,他们身怀绝技,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直取对方的首领。刺客的刺杀行为,能否迅速地改变历史进程,极具传奇性和戏剧性,刺客题材也非常适合于电影艺术创作。

早在1967年,邵氏电影公司张彻大导演的《大刺客》可能算得上最早的刺客题材的华语电影,该片讲的是战国时期魏国的聂政去刺杀韩傀的故事,正气凛然,古风漫溢,在赤膊上阵、盘肠大战这些经典的张彻式阳刚暴力美学之外,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1971年,同样是邵氏导演的郑昌和拍出了《六刺客》,讲的是晚唐昭宗时期,镇国公李明恃强凌弱,引起民愤,被刺客暗杀的故

1981年,邵氏导演鲍学礼把《刺客列传》拍成了电影,蜻蜓点水一般照搬《史记》故事,即使实力派演员姜大卫主演也不能拯救平庸。1976年田鹏、徐枫主演的台湾电影《刺客》,因为徐枫演技出色,获得了第十三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大陆的刺客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蔚然成风,申军谊主演的《东方第一刺客》,讲述了民国大刺客王亚樵游走在国民党军统特务以及日伪汉奸之间,进行刺杀活动。

张彻导演的《大刺客》可能算得上最早的刺客题材华语电影

史上“最上镜的古代刺客”

在众多刺客题材电影银幕上,知名度最高的古代刺客形象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荆轲了(评荆轲为“最上镜刺客”也可谓实至名归),而被刺杀频率最高的君王无疑是秦王了——多部中国电影不约而同讲述了刺客刺杀秦王的故事。

陈凯歌于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荆轲刺秦王》,俨然是一部超验主义的癫狂之作,把荆轲刺秦讲得颇有先锋戏剧的味道,神经质的秦始皇气场肃杀令人难忘。周晓文导演的《秦颂》中规中矩,讲了荆轲好友、刺客高渐离刺杀秦王的故事,因葛优饰演高渐离,而有了一种黑色幽默荡漾其间。而2002年上映的《英雄》,获得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张艺谋导演更是让外国观众也知晓了战国末期赵国著名刺客残剑、飞雪、如月、长空和秦国刺客无名刺杀秦王的故事。该片还展示了相当新颖的英雄观和历史观——为了“天下”,英雄惜英雄,刺客无名放弃了刺杀秦王。

为何电影导演们如此热衷拍摄刺客荆轲的故事?在新疆塔里木大学文理学院讲师唐红看来,相比那些叱咤风云、统领千军万马的英雄,以及那些横刀使气、解人之困但又有扰乱社会秩序之嫌的游侠,从民间走来,“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荆轲,更符合中国传统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主流文化,大家能更安心地在他身上寄托理想,抒发激情和抱负。

张丰毅饰演的荆轲

从刺客到杀手

到了清末民初,刺客这种说法基本上就很少了,而杀手却大行其道。因而,在反映清末民初的电影故事中,杀手取代刺客,在影视人物里占着半壁江山。

例如,清朝的吕四娘、刺杀组织“血滴子”的故事,频频被搬上银幕。其中,以吕四娘为遭遇文字狱的祖父吕留良报仇刺杀雍正皇帝的故事最为闻名,它被接连创作成连环画、电影和电视剧等。而关于清朝雍正皇帝创立的刺杀组织“血滴子”的最新电影则是2012年刘伟强导演的《血滴子》,其对血滴子命运的描绘,恰好阐释了冷兵器时代的刺客们在热兵器时代必将走向消亡的历史命运。

此外,2009年,陈可辛监制、陈德森导演的《十月围城》也呈现清末民初各路志士仁人保护孙中山免于被清廷派来的杀手暗杀的故事,该片上演了一幕民间侠客与朝廷杀手搏斗的“为政治信仰而战”的历史大戏。

而中国电影对于杀手形象的呈现,尤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为代表,其塑造的经典杀手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也不胜枚举。其中,最具人格魅力的杀手无疑是电影《喋血双雄》中周润发饰演的“小庄”,这个“不太冷”的杀手小庄,不仅能在一眨眼间突然消失于枪林弹雨中,甚至对背后捅他一刀的朋友还能保有不懈的忠诚,而且他还暗中保护和帮助在一次暗杀行动中误伤的歌星珍妮,并为了趁她眼睛完全失明前筹一笔款送她去国外医治铤而走险再当杀手。即使是在特技尚未盛行的那个年代的电影中,小庄的职业杀手身手,也能被吴宇森导演呈现得跟《黑客帝国》里的基努·里维斯一样敏捷神奇,然而,杀手小庄身上最打动人心的还是他身处“江湖”中的情义。

《喋血双雄》剧照

日韩刺客形象

除了中国热衷于拍摄刺客题材的电影,尊崇武士精神的日本,估计也是最爱拍刺客的国家,先前很多大名、藩王、幕府门下养着的武士、忍者,就是刺客的化身,像《少女杀手阿墨》女主角就是著名刺客,而电影《十三刺客》、《四十七人之刺客》有两三个版本,去年阿部宽、中井贵一的电影《石榴坡的复仇》讲的也是末代武士,在进行刺杀活动之后的一系列人生变故,类似的故事在历史上一度上演。

日本从幕末到明治维新这一大变革历史时期,由于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互相角力,地方上各种政治势力也在互相倾轧争斗,刺杀政敌、异见领袖的行动屡见不鲜,新旧交替难免流血,这时的刺客就是由武士、浪人这些人组成的,翻开《幕末》、《幕末四大人斩》、《浪客剑心》、《新选组》这些小说、漫画、剧集,都是讲一个个刺杀的故事。

这个秋天似乎又是刺客电影翻身的时候,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之后,韩国电影《暗杀》上映,本片讲的是民国时期流亡中国的朝鲜政府用刺客们锄奸惩恶、恢复政权的事迹,这个故事有历史脉络可以去寻根。刺客、杀手、大侠、间谍这些动作片里的常见人物总能让人兴奋,只要有人爱看,能卖钱,刺客电影还将继续上演下去。

《暗杀》剧照
内陆飞鱼

80后影评人、乐评人,著有公路电影笔记《毫无目的的去一次远方》。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2 天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5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