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Interviews | 访谈

李安:计较后果的话,不会干这样的傻事

专访是2016年10月15日晚在中央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做的。开始前,我告诉李安下午去听了他的对话,他马上说,自己讲英文时可会随便一点(可能是指爆了那句粗口)。

在那个活动上,李安说自己就是个拍电影的,太多事情自己不知道答案,比如最怕有人问他“你怎么看中国电影的未来”这样的问题(估计今年上海电影节叫人给问懵了)。活动临近尾声,纽约电影节总监Kent Jones还拿这个打岔,“时间不早了,最后想问一下你怎么看中国电影的未来”。

所以在这次采访里,我就没祭出这一终极问题来为难安叔,也没储备任何鸡汤类话题,我想只问一个问题就可以了——你怎么看电影的未来,也包括中国……

请注意安叔被问到中国电影未来时的表情。

皮革业:昨天看了《比利·林恩》的首映,确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3D+4K+120帧的技术营造出的沉浸感,大幅解决了以往3D电影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呈现效果,是否达到了你之前设定的目标呢?

李安:很难讲,因为在拍之前,我没有看到这些影像,也更没办法放映出来。到拍之前,对60帧、2K、3D,有机会看的比较习惯了,而且可以来一点作业。120帧那时候根本就不可能,放映不可能。拍摄没有问题,就是高速拍,摄影机本来就可以那么做。可是你怎么去放,而且是用镭射的光(来成像)。

一直到开拍前的三个礼拜,我才第一次看到(120帧),一点点试拍的实验。那个对我来讲,是非常疑惑的,因为60格这样,120格应该是这样,4K应该这样(用手势模拟不同技术规格的量化比较)……可是它的化学变化好像变了,变成另外一个东西,非常奇怪,琢磨不定。然后我在拍了几个礼拜之后,看了一遍自己的毛片,那个时候要产生这样的影像非常的困难,我们大概看了15分钟,那又是另外一种感受。所以,我在黑暗中琢磨了很久的,我自己不晓得对它的期望应该是怎么样的。我只是期望,将来这个电影出来还能看,当一个电影看——这个我都不是太确定。

Joe Alwyn and Director Ang Lee on the set of TriStar Pictures’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还有观众怎么接受,观众的眼睛跟我的不一样,因为我经过两年的训练嘛。观众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不晓得应该怎么期待。所以,我昨天晚上其实非常紧张,跟一般电影好不好、卖不卖座是不一样的紧张——因为那种就是一翻两瞪眼,我经历过,片子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一个新的看法,到底人的态度是怎么样,因为不同格式里,你看到的基本心态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个差别很大。而且心态是一直在变,每个人心态又不太一样。所以,除了忐忑不安以外,我真的不晓得要期待什么。我希望能打全垒打,弄个满堂彩最好,可是我现在知道,大家能够继续下去的话,已经是非常阿弥陀佛了。

皮革业:那对这部电影完成的情况,你自己觉得可以打多少分呢?

李安:我昨天晚上在那边看,虽然很紧张,可是感觉很骄傲。这么多人跟我一起做电影,我们在一起看电影,那么多人在那儿看的不动。不管他感受怎么样,我觉得其实已经有很大的满足感。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怎样去反应这个片子,甚至是商业发行会怎样,我真是不晓得,我希望它是很好的。至少在我的眼光看,它应该是一个成立的媒体,就看我们未来怎么做。自己打分,真的很难讲……

NEW YORK, NY – OCTOBER 14: (L-R) Steve Martin, Laura Lundy Wheale, Garrett Hedlund, Kristen Stewart, Arturo Castro, Joe Alwyn, Makenzie Leigh, Ang Lee, Chris Tucker and Vin Diesel attend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during 54th New York Film Festival at AMC Lincoln Square Theater on October 14, 2016 in New York City. (Photo by Jamie McCarthy/Getty Images)

皮革业: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看,你觉得有哪些遗憾吗?

李安:我们真的是各方面不足,遗憾有很多。包括到现在,我还没搞清楚,有些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还要去研究。

皮革业:之前有报道,你是先确定了3D+4K+120帧的技术规格,再选择了《比利·林恩》这个剧本项目。

李安:互有影响。我原来(技术的规格)是60格、2K,那个我比较有把握,我原来决定要拍《比利·林恩》的时候已经决定是这个方向。后来就跳出这个东西来,其实是互相影响。

皮革业:在这个电影里,和传统的叙事相比,你是否在技术创新上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呢?

李安:会,当然投入更多。有的电影是很难拍,比如说《卧虎藏龙》,我在99年,跑到新疆去搞那么一回事情(笑)。又到北影、江南竹林,吊钢丝什么的,那个都很危险,把周润发他们吊的甩来甩去……那个确实是物理上很难拍的,很难做的一件事情。

但《比利·林恩》倒不是,这个要怎么拍,技术上怎么让它运转,是相当困难的,我没有碰过这么难的。因为以前再怎么困难,你有个底的,这个好像是没底的,很可能突然这个东西就没有了。心里会着慌的,不踏实,不着底,长期处于那样一种状况其实是最痛苦的一件事。也是挑战了,当然我们精神也来了,有挑战,精神就又抖擞起来了。就是没有安全感,技术上太多东西不晓得,不是一样东西、两样东西,是十件八件东西(都不晓得),而且这些要怎么凑起来。我过去的习惯,包括表演、布景什么的,怎么打灯,(问题)都会冒上来,从根本上给你挑战。

皮革业:在剧本创作上,和你合作多年的编剧詹姆斯·夏慕斯,为什么没有参与最近的两部电影?

李安:我在做《少年派》的时候,很有意识地决定说,想自己成长一点,那是一个很孤独成长的电影,所以我很自然地想到,去做一个漂流吧。自己成熟一点,不要太懒,什么都要依赖他,就有那么一个心情。当我开始以后,当然常常很后悔,因为有的时候真的是很困难,没有一个人可以商量,可以帮忙,常常有这种状况。

《比利·林恩》是因为片厂的主管希望跟我来做这个事情,所以我又自己做了一部。其实本来在《派》拍完以后,我想做一个拳击片(《马尼拉之战》),那是要找詹姆斯的。所以,我希望下一部片子,他能够回来,我们一起做。

《派》是有意识的,《比利·林恩》是走成这个样子——他自己又当导演了,做他的东西,还要经营公司……我希望下部还是能够续一个前缘。

皮革业:之前你说过感到“电影要变了”,除了制作上的技术趋势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你两获奥斯卡最佳导演,这种荣誉会不会形成一种压力,或者是面临退休的紧迫感,促使你下定决心有种一定要做这样一个有突破的作品?

李安:心态,看的心态变了。我觉得技术和眼光走到这个样子是很自然的事情,做了《派》,我很自然就想把它弄清楚,因为我拍的时候不清楚,其实跟其他的(因素)都没有关系。

得奥斯卡这些东西是增加我的本钱(笑)。我说要拍60格,大片厂会说戏院怎么放映这些问题,我坚持,大家就让步,就让我这么做。所以它跟我的本钱有关系,跟我的野心没有关系。只要可以做,我们都尽量去做的。

来自胶片时代的回忆杀。

从60格提到120格,是跟年纪有一点关系。我觉得等到我退休了也做不到,可是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它已经在那个地方了。那是跟年纪有一点关系,有很大的关系,不能说一点点。(皮:我觉得你离退休还有很长的时间)我希望,如果继续做下去,可能还有一段时间。希望吧,希望。

皮革业:现在首轮评论已经出来了……

李安:哎呦,不要告诉我,我不想……(皮:你没有看吗?)我没有看,有各种吧,应该。(皮:那我能说么?)大概跟我讲一下。

我一提到评论,安叔马上展现了颜艺。

皮革业:有评论认为这个新技术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另外,中国电影界有一个说法,叫“最重要的是故事”,内容一定要大于形式。在你看来,什么是电影最重要的东西?

李安:都重要。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个非要打架不可(笑)。为什么不能形式跟故事一起走?我想跟他们的习惯还是有关系。我可以预期到,会有这种声音出来。我希望有足够的人喜欢,然后给它(新技术)一个自然发展的空间吧。那你说为什么要看电影呢?看书就好了,故事看书也可以啊,干嘛非得看电影呢。

分散注意力是另外一个,我预期到的,会有人讲出来的。但其实不会的。

再有本钱的人也很难抵挡In-N-Out汉堡的诱惑。

皮革业:那你也想到了,它会带来电影和观众关系的一个挑战吧?

李安:对,你要给它一点时间发展。彩色电影出来的时候,大家也讲这种话,“啊!分神!让我看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有声电影出来,也一样的声音,“我本来要看的是脸啊!你这个声音干扰了我”什么的。看时间吧,看时间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皮革业:在前几天的纽约动漫展上,张艺谋导演接受采访,有记者问到《比利·林恩》将带来的新技术,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说自己不想做一个技术控,觉得像3D、高帧率这些都是电影的过路,可能五十年后这些都会改变,成像的介质都有可能变化,而且他认为技术创新改造似乎也不应该是导演主要的工作。你怎么看他的这个说法?

李安:我也希望,这不是我的工作,但是没办法,我要看120格的电影,就非得介入,不然就变不了。我想,还是看看电影怎么演吧,大家怎么反应,大家给它一点时间吧。我觉得什么事情都不要太早给它下定论,包括我自己。现在是我看到了,相信这个东西,可是我也不能很笃定。因为要大家愿意进来,接受感染,才能继续往下走。我们看看吧……(笑)

皮革业:我觉得高帧率技术有可能成为电影未来的一种方向。(李安:我觉得是有可能性的)你会继续尝试吗?大家都知道《马尼拉之战》也要用这个技术拍摄。

李安:会,会,会。只要我被允许尝试,我会继续尝试。

皮革业:但它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能达到的。(李安:对)需要有影院和其他导演支持。

李安:我希望有一些同业愿意来尝试。一个人做的话,很难。

皮革业:但是如果这个技术万一没有成为未来电影的主流,你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更像一种赌博吗?

李安:不会的。(皮:会有遗憾么?)不会。所谓赌博,就会“哎呀,我输了很可惜”,会遗憾,对不对?我应该赌这把,为什么不赌那把——那是猜测。我是花了很大心力,尽我的全力去做一件事情,它这个过程,我没有遗憾。因为我在做的时候,我相信它,我觉得它成立。如果计较后果的话,我会放聪明点,不会干这样的傻事的,呵呵。

皮革业:目前中国资本介入美国电影业,像《比利·林恩》就有中国投资,还有中国公司收购了美国的院线。你怎么看,或者说你接触到的美国同行怎么看这个趋势?

李安:这边的话,哪里有钱来,就用呗。只要作业上面能够流畅,哪里的钱都一样嘛。中国资本的介入,他有一个话语权,所以是很好的事情。对这个地方来说,可以多样化,我是很正面地看这个事情。

皮革业:三年前,我来纽约想约采访,当时你正在忙《暴君》的剧集。(李安:啊,那个后来放弃了。)近几年,美国的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发生了很大变化。斯皮尔伯格、卢卡斯认为未来电影可能越来越接近大型娱乐设施,而电视剧更多的承担传统电影的叙事功能。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之后会不会再去主导一些电视剧项目?

李安与参与《比利·林恩》投资的博纳于冬、复星集团郭广昌以及Studio 8的Jeff Robinov。

李安:目前没有。我想,这个(高帧率技术)已经把我的精力差不多耗尽了,而且我希望自己在这方面尽量努力。现在有这个新的东西要开发,我会尽心尽力地做,只要我还有机会做的话,我会尽量在这方面做。(皮:还是继续做电影?)我现在不太去想别的东西,那个时候我会想电视会有一些可能性,但还是这个更有意思。(笑)

皮革业

凤凰娱乐主编,影评人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天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4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