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英国电影] An Education:社会大学的成长教育(2009)

An Education (Lone Scherfig, 2009)

www.cinephilia.net: ★★★★★☆

An Education是丹麦导演Lone Scherfig执导的第六部电影,也是她的第二部英语对白电影。自从道格码作品《意大利语初级教程》(Italiensk for begyndere, 2000)在国内外取得成功之后,她一直尝试着艰难的自我挑战,不管是依旧感人的《威尔伯想自杀》(Wilbur Wants to Kill Himself,2002)还是令人失望的《思乡症》(Hjemve,2007),她承受着观众和评论界的双重压力。但是成功总是需要厚积薄发的,10年的辛酸历程终于迎来了她事业的巅峰时刻。An Education让她开创了丹麦电影历史上的一个先例:丹麦导演的电影入围了奥斯卡最佳电影奖。毫无疑问,她事业真正的黄金时期开始来临。照她自己的话来说,她“重新找回了自信”。

记得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曾经看过豆瓣上一个好友的评论,说电影简直枯燥无聊到了极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赞同他的看法,不过我觉得电影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能够将枯燥无聊的生活表面下潜伏的人欲望的暗潮表现得如此彻底。而在表现少女珍妮对奢华物质生活的梦想时,电影能够将故事脱离了时代和空间的局限,“每个少女心中都有一个珍妮”,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珍妮和莫泊桑小说《项链》中的玛蒂尔德一样,有着脱离这个小资产阶层进入上流社会的愿望,区别仅在于珍妮在遇到大卫之前曾经试图凭借自己的努力(当然也有在父母和教师说教的影响下)进入牛津大学,从此掌握自己的未来。但是,当电影中的她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地板上听着Juliette Gréco舒缓动人的歌曲,向往着坐在巴黎街边的咖啡,吸着法国香烟,搽拭着夏奈尔五号时,一个少女的天真和梦想展露无遗。那种不需要经常听烦人的父亲念叨着经济上的事情,不需要辛苦得背诵拉丁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波希米亚式的生活方式才是她作为一个青春期少女真正向往的。而年轻的女演员Carey Mulligan对珍妮角色的演绎简直称得上完美,尽管我还没有看完其他几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电影,但是我已经将这个奖项颁给了她。

珍妮遇上了大卫,她原来遥远飘渺的梦想突然一下子变得真实起来,就像她在决定离开学校时对校长的那番话中提到的,在无聊的读书生活和奢华的物质现实中,她宁愿选择后者。我们都可以扪心自问,自己的答案会是什么。这就是生活中社会大学存在的教育。人,总是需要自己体验,才会明白生活。Carey Mulligan将那个时代出自严厉家教的少女的纯真和已经有点萌芽的敏感之间那种细微之处表现得非常到位。在面对大卫的引诱时,特别是大卫拿着那根香蕉说让她进行“第一次”时,她半带嬉笑半带嗔怒的回答:“我可不想将我的处女交给一个水果。”尽管她在诱惑前面坚持了许久,但是最终糖衣炮弹还是打破了她的防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最后失去的远不仅是天真,但这就是电影的“教育意义”所在。珍妮最终从年少无畏的自大中吸取了教训,原本在父母双翼下纯真的无忧无虑的少女们在社会大学中受伤,然后进行自我治疗。

除了Carey Mulligan的精彩表演,电影中几位男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Peter Sarsgaard将那个时代的暴发户渴望在知识女性身上寻找到自己在上流社会欠缺的“生活品质”的近乎病态的心理通过眼神和微笑表现出来。特别是他在几个场景中对珍妮的斜视以及嘴角的动作,好色和占有欲在他不动声色的表情下暗潮汹涌。而在Alfred Molina身上则再现了英国六十年代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的典型性格:生活节俭、家教严厉、望女成凤;而对当时的暴发户则表现得胆怯懦弱,急于借此攀上上流社会。除了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导演Lone Scherfig和编剧Nick Hornby之间也算是一场天作之合。Nick Hornby那些简练的人物对白加上Lone Scherfig擅长的人物内心戏的挖掘,也让那股深厚的护犊之情贯穿了整部电影,特别是那对懦弱的望女成凤的父母之间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话。

电影An Education是改编自英国作家Lynn Barber的回忆录。作为一部英国的时代剧,为什么要用一个非英国籍的导演来拍摄,而且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或许,就是因为Lone是个非英国人,才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局外人角度拍活了这部英国电影。Lone从这部电影中“找回了自信”,值得祝贺了,我们当然不希望An Education会成为另一部《意大利语初级教程》。而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后,她的自信足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剧本。她说了,期待再一次有机会和Nick合作,那么我们拭目以待了……

tati

旅居丹麦,深度影迷分子。

View Comments

  • 现在就喜欢看这个平淡切有逼格的片子,感觉自我良好。

Recent Posts

冷酷的真实:解析《学徒》中权力与关系的纠葛

影片着重描绘了科恩灌输给特朗普…

2 天 ago

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起的最后时光

在1987年秋季号的这篇文章中…

1 周 ago

艺术怪才的困境:塔尔的挣扎与救赎(作者:Zadie Smith)

优秀的电影并不是关于“每个人”…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