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颐和园》:政治也是一种爱情

《颐和园》剧照

[作者:huifeiyanmielea]看《苏州河》的时候我还年轻,虚构的坚信的充满幻想的爱情故事还是我的热衷。这次的《颐和园》,看的时候我正在抱着锅吃面条。我不喜欢那么多性爱的描写。虽然说这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可是我不喜欢这么写实。

柏林。若古和周伟开着车在柏林的路上,那一段墙就是柏林墙。地铁也是柏林的地铁。阳台上鸽子飞过,李缇仰身坠楼,人群,警察,鲜花,酒,墙上的涂鸦,街上拉小提琴的人,这些都是柏林,都是德国的生活,就像我身边的生活。

最后李缇的墓碑上刻着:无论自由、相爱与否,人人死而平等,希望死亡不是你的终结,憧憬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Whether there is freedom and love or not, in death everyone is equal. I hope that death is not your end. You adored the light, so you will never fear the darkness. 我死之后墓碑上要刻写什么呢?我死后会有什么样的墓碑呢?走过这么多的墓地,我更喜欢普鲁斯特的平静干净简单如水面的,一片寂静的光滑的墓碑上,我要刻着我爱的诗,要关于自由方向和光明。我要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趁我还活着现在。

1989,当时我太小,今年我刚刚到了可以借助影像和资料来审阅历史和事实的年纪。除了爱情,我更喜欢娄烨在片中对于政治的理解,也是他接受台湾一个访谈时说的,那个年代的学生和政治就像谈了一场恋爱。轰轰烈烈的,纠缠不清,就像当时周伟打了余虹的几巴掌。打过之后,谁都知道那是深爱。在政治里也有深深地爱,只是有的时候难免掺杂进去自私、茫然和擦肩而过。

那个年代,我们错过了自由。1989,柏林墙的倒下,1991,苏联解体。我们在政治上没有改变,或者变得更加严酷。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再继续着往前。对于自由的向往和扩散也体现在电影中的知识、性和生活态度自由里。在形式上在外表上我们被极大的规范化,在内心我们不断向外充斥自由化。至少有更多的人看到更新的世界。对于自由的考虑,这也是由于我个人思考的假设。就像娄烨说的,在路上,你看到一个人走路摇摇晃晃,你就想,他可能喝醉了,原因可能是你很喜欢酒精。另一个人看到了会想,他可能生病了,因为他更在乎身体状况。可是事实谁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个人摇摇晃晃,可能就是习惯,可能就是高兴过了头。谁也不知道真相,我们看到的真相都是通过思维这面镜子折射出来的,没有所谓真相这东西。

有的人更关注这部影片里面人物对爱情和幻想的思考。可能我对太多的爱情和肉体厌倦了,我更希望从中体会到大时代背景下独立个体交织着迸发着的生命过程。这里面有爱欲,有肉欲,有理想,有过日子,有死亡,有存在。反复听着片尾余虹关门出去买酒之后的钢琴乐。关门,黎明在周伟望窗的脸上爬上来,海边海浪,余虹从天桥上下来拎着买来的东西看到周伟开着车擦身而过以及音乐在此时窒息一般的及时的停顿,回忆学生们到天安门去爬上卡车的帮扶和欢笑,字幕,每个人的后来。

我要再次强调,我不喜欢那么多的肉体技术性画面。余虹的某些独白太过煽情,而且对于爱情的表达还真的只停留在青春期的感动,在游泳池蜷缩,在酒吧抽烟跳舞,如果去掉这些对我来说就完美了。每个人的路是自己选的。我们的生活都是咎由自取。所以,我不会同情这些生活苍白的、坠楼的形形色色的男女。我不同情任何人。我也不同情我自己。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

View Comments

  • 同意您的看法,除了最后一条。

    我同情所有人,包括我自己。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天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4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