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People | 人物

皮埃尔·埃泰:小丑不哭,只是凋零


编按:由于不公平的剥削与多年的诉讼往来,皮埃尔·埃泰在当代观众的目光前是姗姗来迟,削弱了他在影坛上潜在的影响力——尽管这件事仍由他的同胞如皮耶尔•里查德(Pierre Richard)补足,但在喜剧界中,演员-作者这样的双重身分,可说是随着他离开电影圈转向马戏团世界,也随着他的师父雅克•塔蒂(Jacques Tati)的票房失利而没落;但从好处来说,埃泰在最近的几年内反而获得了新的名望,至少比起长达数十年未拍片的老导演来说,拜光碟流通之赐,他的名字并没有那麽疏远陌生,有些人甚至因为接触到他之後,赶忙挖出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小丑》(The Clowns, 1970)来寻找他的身影——虽说这件事的迫切性不高,在于埃泰就跟塔蒂一样,基本上都是他作品中最主要的标签,不过,真正在费里尼作品现身的意义在于:他真的是马戏团的达人

还有一种意见:相较于师父塔蒂,埃泰的喜剧片其实是更加温暖的。无论如何,他虽夺回自己作品的所有权,但以他的高龄,也未能再继续拍片,然而如今,我们是连他客串演出都看不到了。不再有埃泰,这是铁的事实。

——肥内

皮埃尔·埃泰穿着他的小丑服装在马戏团,2013。图源:Bertrand Guay/AFP/Getty

虽然随着有声技术的出现,动作喜剧在影院的数量减少了,但传统的滑稽戏却保持着生机。这主要是依靠美国演员杰瑞·刘易斯(Jerry Lewis)以及法国人雅克·塔蒂和皮埃尔·埃泰(Pierre Étaix)。埃泰享年87岁,直接受启于他的同胞麦克斯·林代(Max Linder,第一位获得国际性名望的喜剧演员),以及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

事实上,就模仿是最真诚的恭维这个准则上来说,埃泰做的不过是从他的偶像们那里截取视觉笑料;作为一个导演兼演员,他努力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个人的作品体系。但遗憾的是只有少量的影片——五部长片,包括一部纪录片和四部短片。其中一部短片获得了奥斯卡奖。

作为导演身份相对稀少的电影作品年表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埃泰谨慎的作风和精确安置的笑料节点的必要性(更细致入微的塔蒂也只拍了五部长片)。然而,在他树立自己声誉的道路上最主要的阻碍是复杂的合同问题以及与发行公司多年的法律纠纷。最终,这些电影在几十年内都没有出现过,不论是在影院里、电视上或DVD中。终于,在2010年,包括伍迪·艾伦(Woody Allen),大卫·林奇(David Lynch)夏洛特·兰普林(Charlotte Rampling)和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在内的超过5万人联名签署了一个请愿书,要求停止剥夺艺术家权益的这个“不能接受的”现状,这场斗争的胜利使得这些至今“无形的”电影得到恢复和重新发行。他们的重生是对早期称赞埃泰是喜剧天才的人们的一个证明,同时也是年轻一代的一个启示。

皮埃尔·埃泰在《悠悠》中的扮相,他1965年的杰作,在这部作品里面他扮演了一个在华尔街崩盘中失去了所有身家的骄纵的大富翁。图源:Allstar/Magna

天才小丑

埃泰出生在法国中部卢瓦尔河边的罗阿纳,他在非常早的人生阶段里就决定了要做一个小丑。他知道需要多少技能才能满足他的雄心,他学习小提琴和钢琴、舞蹈和体操,同时自学木琴、手风琴、萨克斯、曼陀林、喇叭和六角手风琴,还学习成为一个魔术师。此外,他还学习了素描和玻璃设计。在加入罗阿纳一个业余的戏剧小组后,埃泰在1953年搬到了巴黎,作为一个插画师、漫画家和卡巴莱表演者。

折服于塔蒂的《于洛先生的假期》(Les vacances de Monsieur Hulot,1953),埃泰设法进入他偶像的公司——光谱电影,后者已经为《我的舅舅》(Mon Oncle,1958)进行了漫长的准备。在拍摄这部电影的四年里,埃泰为其写笑料、做副导演、制作分镜本、打杂以及其他没有署名的角色(他推着自行车的画面一闪而过,模仿咯咯叫的声音,把一个正在给鸡去毛的女人吓的不轻)。

结束《我的舅舅》之后,埃泰在巴迪欧(Bobino)——一个著名的巴黎音乐厅里做常规喜剧表演,在皮加勒区的三头驴(Les Trois Baudets)音乐厅演出卡巴莱歌舞。他还出现在两部电影里,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的《扒手》(Pickpocket,1959)和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联合执导军队喜剧的《懒兵》(Tire-au-flanc,1961)。在布列松的电影里,埃泰饰演主角的共犯。“我认识布列松,塔蒂拍摄《我的舅舅》时他经常来探班,他知道我多少可以算作个魔术师,因此由于我学过变戏法我可以表现得有如一个扒手。”

1960年,埃泰遇到了作家让-克劳德·卡瑞尔(Jean-Claude Carrière),他们变成了忠实的朋友。他们组成了一个不太可能的组合——睿智的卡瑞尔和天生的表演者埃泰——不过他们都对好莱坞20年代的喜剧之王们充满了热爱。他们首次合作是将《于洛先生的假期》和《我的舅舅》“小说化”,卡瑞尔执笔,埃泰做插图,之后他们联合编剧和导演了两部短片:《决裂》(Rupture,1961)和《结婚纪念日》(Heureux Anniversaire,1962)。后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讲诉的是埃泰饰演一个快乐的已婚男子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主要是交通方面的——他很拼命的尝试按时回家与妻子共进庆祝的晚餐。埃泰,一边向无声喜剧致敬,又自相矛盾的运用了音效作为他作品里的一个重要元素。

他的第一部长片《求爱者》(Le soupirant,1963)在法国及海外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确立了埃泰作为“法国的巴斯特·基顿”。这不是肤浅的新闻业的标签,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埃泰是有意为之。比如说,一些情节——一个害羞的勤奋的年轻男子在匆忙中结婚了——类似基顿的《七次机会》(Seven Chances,1925);埃泰尝试将一个醉酒的女人搬上她的公寓的场景几乎是基顿《无效婚姻》(Spite Marriage,1929)的复写本,而这部电影里男子对一个舞台明星的痴迷也是一样。

随后而来的是埃泰的杰作《悠悠》(Yoyo,1965),他扮演了一个在华尔街崩盘中失去了所有身家的骄纵的大富翁,然后发现了他之前的爱人——一个马戏团骑师和他们的儿子悠悠——一个崭露头角的小丑。这个迷人的怀旧的浪漫喜剧,是对无声电影的质感和技术的致敬,除了类似巨大的城堡大门嘎吱作响的革新的音效之外,影片前三十分钟没有对话。同时饰演成年的悠悠和富翁,埃泰给他的表演带来了和他的指导一致的控制和风格。

刘易斯在巴黎拍摄《波音波音》(Boeing, Boeing,1965)期间看到了《悠悠》并且非常喜爱,所以两个喜剧演员在丽兹酒店的一次会面就这样促成了。埃泰不会说英语,刘易斯不会法语,不过根据在场的法国电影评论家罗伯特·贝纳永所说:“这两位喜剧演员没有发出一个单词就展开了最丰富的、最滑稽的、最动人的对话。用最少的声音、偶尔蹦出的词语、整个过程却是完美地‘可读的’。”

刘易斯宣称:“在我的生命中有两次明白了天才的含义,第一次是当我看到词典里的定义,第二次是遇见皮埃尔·埃泰。”几年之后,刘易斯找到埃泰出演他至今仍看不到,而且显然是无法看到的《小丑那天哭了》(The Day the Clown Cried,1972)。

随着《悠悠》的成功,埃泰的下一步电影《最佳状态》(Tantqu’on a la santé,1966;片名直译为“祝我们都健康”)聚焦于摩登生活的荒谬。在一系列喜剧场景的设定下,埃泰饰演了一个严肃的、不论身在何处——城市的人潮中、交通、医生的手术台、野营营地甚至是在一个荒岛上都感到十分厌烦的年轻男子。

皮埃尔·埃泰与巴斯特·基顿“合照”

埃泰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挚爱》(Le grand amour,1969),创造性的讲述了那个老生常谈的主题——一个中年的已婚男子爱上一个年轻女子。在这些视觉上的笑料间是这个三角关系里每一个角色如何看待对方的主观镜头。片中的妻子由安妮·弗哈特里尼(Annie Fratellini)饰演,她是法国少数几个女性小丑之一,而埃泰在1969年与她结婚。弗哈特里尼和她的丈夫在1974年创立了全国第一个马戏团学校。(他们俩都出现在了费德里科·费里尼的半纪录片《小丑》中)。

埃泰的最后一部长篇电影,《牛奶和蜂蜜的土地》(Pays de Cocagne,1971)是深刻的,更确切的说是一部残酷的和讽刺的纪录片,通过一个隐藏的检察官(埃泰)审视法国人在假期和他们对待热点问题上的反应。这部影片,将6小时的素材剪至80分钟,在商业上和口碑上都遭遇了失败,此后不论在大小荧幕上都很少再见到埃泰了。事实上,当他和弗哈特里尼加入平德马戏团扮演小丑之后就“消失”了好些年。

之后他重新出现在大岛渚(Nagisa Ôshima)的《马克斯我的爱》(Max, mon amour,1986)中出演侦探,在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的《情迷六月花》(Henry & June,1990)中扮演亨利•米勒(Henry Miller)的朋友。此外,他还出现在由塔蒂和埃泰的仰慕者——被流放至巴黎的格鲁吉亚人奥塔·伊奥谢利阿尼(OtarIosseliani)指导的《秋天的花园》(Jardins en automne,2006)、《我们何不引吭高歌?》(Chantrapas,2010)、《冬之歌》(Winter Song,2015)中,这些看起来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他还在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äki)杰出的影片《勒阿弗尔》(Le Havre,2011)中露了下脸。埃泰也写戏剧,《先生正在老去》(L’âge de Monsieur estavancé,1987)在1985年秋天被成功搬上法国香榭丽舍剧院的喜剧舞台,两年后他还为此拍摄了电视版。

无论如何,他早期的影片被遗忘了近三十年,直到2010年他们最终被重新发行、制成DVD。同年,他带着一个启发于音乐厅谬赛克•帕皮庸(Miousik Papillon)的秀在法国展开巡演。

弗哈特里尼在1997年死于癌症。埃泰去世后,他的亲人还包括他们的儿子马克,以及他的第二任妻子,前爵士歌手奥迪勒(Odile) (婚前姓克雷潘)。

皮埃尔·埃泰,演员、导演和作者,1928年11月23日出生,2016年10月14日去世,享年87岁。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the Guardian 原文标题:Pierre Etaix obituary
|翻译:大树懒|英文校对:潜行者|法文校对:Piggy @迷影翻译

大树懒

趋光生物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天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4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