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Film | 电影

【迷影周记】与老影迷的对话

本文为“迷影周记”,来自迷影网编辑部的原创作品。

影院是电影的归属 银幕才让电影变得完整

印象中,小时候看过的大部分电影,是在20几寸的电视机屏幕上,一个三碟轮转的VCD机,正好放下一部电影的上、下两盘;后来换了30多寸的电视机,随着电视机赠送了一个单碟播放的DVD,楼下音像店卖的碟,也都变成单张的了。再后来,电影,就常在13英寸的屏幕上,也想不起来,第一次在大荧幕上看的电影是什么了。

小孩儿心性时喜爱看卡通片,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迪士尼看到梦工厂、皮克斯。追溯喜爱的源头,应是小学来自妈妈的一个礼物,一套动画片合集,6张碟,《钟楼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1996)、《大力士》(Hercules,1997)、《仙履奇缘》(Cinderella,1950)、《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1991)、《糖果屋历险记》(Hansel & Gretel,1997)和一部想不起名字的希腊故事。现在想想,这套碟一定出自一位有童心的盗版碟商之手。

从小长大的这个南方小城,曾经运营着6、7个电影院,但在我的成长记忆中,却一度没有一家在正常放映电影。这些电影院中有一个始建于50年代的人民剧场,前苏联式建筑,分上中下三层,可容纳近两千人,是影、剧两用的剧场。大概90年代起,就已经不大放映电影了,据父母回忆起最早带我进剧院的经历,是在我几岁时去听一场民歌表演,而我自己对这栋建筑的记忆,仅仅是到傍晚就开始营业的夜市。最近一次听到它的消息,是因为城市改造、扩宽道路、修建商厦,已经在几个月前被拆除了,据说,会按照原规格和风貌在原址附近重建一个新的人民剧场。

《天堂电影院》剧照,被拆除的人民剧场和电影里的影院有些像,也有着相似的命运(图源网络)

由此,我把“怎么看电影”这个问题抛给了两位老(中年)影迷朱迪和尼克,朱迪应该是我印象中最早的追星族,尼克已经很多年不看电影了。

朱迪:我是一个老影迷,年轻时文化生活特别贫乏,没有电视机,看电影是最渴求的精神追求。最初接触电影大约是六几年时,那时候才几岁,应该还是学龄前,最开始看的是露天电影。
尼克:非常享受。当时大的厂矿、学校、农村还有军分区空地上都放露天电影的。

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吧,荧幕是支在空中吗?还是挂在墙上?
尼克:挂在空中多一点,两棵树之间也行,两根杆子之间也行。

厉害,风大怎么办?
尼克:所以怕风,画面会变形。还怕下雨,露天电影因天气等原因取消,那可郁闷一星期以上。

荧幕长什么样?
尼克:有宽荧幕和窄荧幕之分,大概两、三米以上。放黑白片也有彩色片,印象最深的一次,整场电影我的叔叔把我架在肩上看完的。

《天堂电影院》里的露天电影(图源网络)

站着看?现场座位是什么样的?
尼克:自带板凳,坐着的有,站着的也有。

放映一场露天电影一般有多少人看?
尼克:最少上千人吧,早早的去可以占好位置。

你们还记得露天影院和电影院的电影票价吗?
朱迪:露天电影不要钱,电影院0.18元。
尼克:甲等座0.18元,乙等座0.12元,丙等最差。

甲乙丙等的区别是?
尼克:细节记不清了,面对屏幕的角度及位次,面对屏幕扇面中心的位置是甲等。我和我爱人相识去看的第一场电影就在人民剧场,片名叫《十五的月亮》(1986),我好像买了几元钱的炒瓜子。

哈哈哈哈……现在约会看电影吃爆米花跟当年不是一样的嘛。
尼克:别笑,当时的最高精神享受。剧情记不大清了,心思不在电影上……

不好意思,想笑。你们那时印象最深的电影是什么?
朱迪:我记得在露天电影看过《地道战》(1965)、《地雷战》(1963)、《铁道游击队》(1956)等,之后就进影院了,在影院看了很多电影,包括《卖花姑娘》(꽃파는 처녀,1972)、《金姬和银姬的命运》(금희와 은희의 운명,1974)、《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Valter brani Sarajevo,1972)、《白毛女》(1950)、《红灯记》(1971)、《沙家浜》(1971)等。当时国家很穷、物质生活匮乏,人们的着装很粗陋,颜色单调,黑白灰是最基本的颜色,而且款式很老土保守。所以,当1980年由张瑜、郭凯敏主演的《庐山恋》横空出世时,剧中女主角几十套新潮艳丽的服装让人眼前一亮,是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当时《庐山恋》可以说是轰动效应,达到万人空巷的景象。

《庐山恋》海报(图源网络)

张瑜获得了当年的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还有第一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这是当年最权威的两个奖项。当时大众电影百花奖是观众投票的,一本《大众电影》杂志一张票,总共一百多万本杂志,几乎都是投给张瑜的,得票率百分之九十几,只流失了百分之几的选票(注:经作者查证张瑜在这次“百花奖”评选中共获得1260万张选票),张瑜可以说是众望所归的最佳女演员。

庐山上专门为这部电影建了一个小型电影院,每天不间断循环播放这部影片,还获得了一个吉尼斯纪录(注:经作者查证《庐山恋》在2002年因“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说起来滔滔不绝,看来当年还真是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啊。
朱迪:是啊,《庐山恋》颠覆了我心中电影的固有印象,张瑜的表演清新脱俗自然,与之前电影里人物的刻板印象形成极大的反差,视角冲击力特别大,让观众感受到,哇,原来可以这么美。由此,喜欢上了张瑜。还做过一些疯狂举动:只要有张瑜图片、文字的电影杂志必买,《大众电影》、《电影故事》这些。曾经错过两期《大众电影》杂志没有买到,我居然写信到杂志社去索取,然后如愿以偿收到了,只不过这两期杂志是从北京某个图书馆找来的,已经不知道被多少人摸过、翻阅过,旧旧的,但我依然当宝贝一样珍藏。

现在还保留着这些杂志吗?
朱迪:搬家好几次,早已找不到了。

好可惜,这些杂志当年多少钱一本?
朱迪:记不清了,几毛钱吧。我还关注了张瑜接下来拍摄的《小街》(1981)、《知音》(1981)、《巴山夜雨》(1980)等电影,其中电影《小街》里女主角的台词我全部背得还能模仿。直至张瑜出国留学,才慢慢淡出视线。

惊人,那个年代就有追星了,哈哈。
尼克:我曾经也对电影狂热过。

《静静的顿河》海报(图源网络)

除了朱迪说的那些电影,有看些什么国外的电影吗?那个年代放映的是苏联的?德国的?
尼克:苏联的以战争片为主,《静静的顿河》(Тихий Дон,1957)。当时只能看民主德国的电影,看不了联邦德国的。

是在露天影院还是室内的?
尼克:室内了。

这些片子是和意识形态有关吗?很符合共产主义价值观?
尼克:我喜欢它恰恰是摒弃了意识形态,展现人性。还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А зори здесь тихие,1972),战争、让女性上战场、人性、画面……俄罗斯苍茫大地的美。都是苏联片,大气。我现在不想看电影是因为没了以前的感觉和激情。

好了,采访就此打住。想起上一次印象深刻的大荧幕观影经历,得回溯到去年年底在英国一个普通的影院,看一部国内主流院线不会上映的艺术电影。影片是胶片拍摄,充满质感的色彩、性感的噪点充斥荧幕,整个空间都散发着电影的味道。此后我找来最高清的版本在13寸屏幕上又看了一遍,观感落差很大。如今,银幕之外,有很多电影可以选择,但银幕本身,本就该是电影的一部分,电影或许要回到影院、回到大荧幕,才能算这个作品完整了。受访的那个年代虽然片源单一,但,总觉得观影的精神更加纯粹。

大树懒

趋光生物

Share
Published by
大树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