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斗士、伪君子、艺术家,或许都是鲍勃·迪伦

%title插图%num
鲍勃·迪伦在诺贝尔现场发言
75岁的鲍勃·迪伦(Bob Dylan)被瑞典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只是在他们对鲍勃·迪伦已然困惑的认识上火上浇油。鲍勃·迪伦到底是谁?诗人?作家?画家?创作歌手?

或许只有艺术家现在看来最为安全。

但迪伦不是什么却是很明确的,他不是包括琼·贝兹(Joan Baez)在内的人们曾经长期认为或者渴望的那个抗议歌手,激进主义分子;他也不是他曾经崇拜的伍迪·格思里(Woody Guthrie)。他是一个离群索居,静静观望世界的人,写自己的歌,画自己的画,到此为止

很多人,包括笔者,曾经认定他是个伪君子。

但真的有人听懂了迪伦吗?只有了解了他庞大的音乐创作,了解了他经历的时代,他的故事,然后有了似懂非懂的幻觉,那么我们才仅仅来到了他的世界的门口,到了可以讨论他的那个台阶;且和很多的艺术形式一样,“懂”不是创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而客观的讲也是不现实的。

在艺术的两端,我们最终讨论的还是一个个体的状态。对于迪伦的音乐来说,从中听到一些我们自己,听到一些它们被创作时的时代,听到它唤起我们被埋没被遗忘的声音、情感、记忆、阅历,这是我们接近它们,接近他,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的方式。

和他的创作一样,关于迪伦的电影也从来没有间断过。在2007年的伪纪录片《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2007)中,六位演员分别饰演了不同时代、不同面孔的鲍勃·迪伦,并恰到好处的将迪伦的一生按时间顺序串联起来,让我们看到了从孩童时期开始就在美国的公路上,自己音乐的路上,人生各个阶段的路上不断推翻自己,不断进化的一个鲍勃·迪伦。他随心所欲,他义无反顾,他变幻莫测

20161014032117_he_cj1_%e5%89%af%e6%9c%ac
马尔克斯·卡尔·富兰克林(Marcus Karl Franklin)饰演的童年迪伦
20161014032118_gg_cj2_%e5%89%af%e6%9c%ac
本·卫肖(Ben Whishaw)饰演的迪伦
20161014032118_bi_cj3_%e5%89%af%e6%9c%ac
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饰演的迪伦和朱利安·摩尔(Julianne Moore)饰演的琼·贝兹
20161014032118_ey_cj4_%e5%89%af%e6%9c%ac
希斯·莱杰(Heath Ledger)饰演的迪伦|图片来自网络
20161014032118_pb_cj5_%e5%89%af%e6%9c%ac
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饰演的迪伦|图片来自网络
20161014032118_ju_cj6_%e5%89%af%e6%9c%ac
理查·基尔(RIchard Gere)饰演的迪伦|图片来自网络

而在这部传记电影之前,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拍摄的纪录片《没有方向的家》(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2005)就已深度的挖掘了鲍勃·迪伦这个复杂的公众形象背后的故事。

它真诚、坦率,几乎不带有色眼镜的讲诉了鲍勃·迪伦如何从一个明尼苏达州出生的无名小卒一步步走到民谣歌手的巅峰,被贴上抗议歌手的标签,和当年有着“民谣皇后”之称的琼·贝兹的罗曼史以及之后的分道扬镳,还有在全世界的震愤和谩骂中抛弃民谣投奔摇滚的故事。

20161014032119_ig_cj7_%e5%89%af%e6%9c%ac
《没有方向的家》海报|图片来自网络
20161014032119_rq_cj8_%e5%89%af%e6%9c%ac
《没有方向的家》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20161014032119_ob_cj9_%e5%89%af%e6%9c%ac
《没有方向的家》剧照;影片揭露了琼贝兹和鲍勃迪伦的故事,而这些珍贵的采访片段在之后的《我不在那儿》中也有被借鉴。
20161014032119_pc_cj10_%e5%89%af%e6%9c%ac
《没有方向的家》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而更近的还有科恩兄弟拍摄的《醉乡民谣》(Inside Llewyn Davis,2013)。这部电影反映了1960年代的一位美国民谣歌手的生存现状,以及在那个特定时代背景的大环境下的民谣景象。

虽然并不是影片的主人公,但鲍勃·迪伦的阴影无处不在。而在片尾,当那个熟悉的形象——蓬头、蓝色衬衫、吉他、口琴架——出现在酒吧舞台的光束下时,我们知道,悄悄的,在历史按部就班的向前翻滚时,那个将要永恒的改写音乐史的人物将开始歌唱,而全世界都将听到他的声音。

20161014032119_gv_cj11_%e5%89%af%e6%9c%ac
《醉乡民谣》剧照;鲍勃·迪伦在片尾象征意义浓厚的镜头中登场。

现在,鲍勃·迪伦已经75岁了,他不再是那个弃民谣投摇滚的叛徒,不再是那个对民进运动冷漠的伪抗议斗士,不再是那个装腔作调的假唱歌手。他或许也一直就是他们

迪伦先生,祝你Forever Young。你曾经在伍迪·格思里的病床边吟唱道:

Cause there’s not many men that’ve done the things you’ve done.

其实,你又何尝不是这样。

潜行者

影迷,乐迷,Larry David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