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部入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作品,可以说丝毫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原本仅是对片名有点兴趣,日常对话是否能成为一部纪录片的内容?打从影片一开始,对准一位面容看来有点中性的妇人,连嗓音都粗;然而这样的面容、气质,甚至那粗哑的嗓音,却不陌生,我的祖辈很多这类典型。那会,可能是导演自己的声音问她“如果我结婚了,你会怎么办?”“能怎么办?说得好像你有对象要娶你……”这是接近1:1比例的开场戏中主要的对话内容,岂料,在片名之后,进入正片时,画面变成16:9,而导演也已有了一个两三岁女儿了。
就算这才影片开始不久,但也够令人困惑了,因为我在过往影像和现在影像之间看不太到明显的区隔,彷佛都是set好拍的。另方面,影片貌似真的都是一些日常对话啊!在竞争激烈的纪录片范围中,这部片怎么会入围呢?再说了,在影展手册的电子版发布出来后,大概(在线)浏览了一下整本手册后,翻到这部片的页面,发现其实剧照并不吸引我,心想要不是为了写金马奖观察,没准我就退片了。
但,我错了。我丝毫没有自觉地从片名去思考,作为片名,一部片的标题,重要的内核提示,“日常对话”肯定是既没有所谓的日常,也没有对话,才会日常对话显得如此珍贵吧?
然后我们才知道,不消多长的时间,原来这是一部寻求母女对话的纪录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母亲与女儿们(导演还有一个妹妹)非常疏离,尽管因为职业关系(在丧事现场替人“牵亡”),母亲从她们姊妹小时就带着一起上工,这使得两姊妹并没有好好接受教育,但母亲和她们依旧是疏离的。慢慢地,我们也才发现,这位除了工作之外就是赌博,而辛苦赚来的钱除了赌博之外,更多是花在“女人”身上,是的,母亲是一位同志,并且她有过一段充满家暴的失败婚姻;丈夫(即导演的父亲)最终是自杀身亡。于是影片开始转往母亲的性向(她的兄弟姊妹、母亲,没有人知道这件事),以及她的女友“们”对母亲的描述。其中有一点稍微让导演震惊的是,原来母亲对女友们都声称自己的婚姻极短暂(维持一周,实则有十几年),而两个女儿都是领养的。于是问题又继续回到母女疏离、缺乏沟通的问题上。
正当你可能觉得这些僵局看来也没有缓解的可能,而母亲反正也要继续过这种潇洒的生活,虽说导演婚后坚持与母亲同住。就在这部总长87分钟的影片演到差不多一小时的时候,居然还放大招:就在手册剧照的那个场景中,母亲先质问女儿,拍这部片是否为了排解、宣泄对自己的恨意;而女儿则反过来质问母亲,说母亲从小就不愿意和自己讲话的原因是不是……是不是母亲经常都叫她去跟父亲睡的关系?母亲没听懂女儿的这个控诉,女儿这才表示,当年,原本都是母亲与两姊妹共挤一张床,但偶尔却要身为姊姊的她去和父亲睡,其实父亲不时会猥亵她,才让她经常半夜会跑回来再和母亲、妹妹睡。她以为母亲都知道这些事,才刻意疏离她;但母亲则表示自己完全不知情,也没想过会发生这种事。这场对质的戏,主要就以剧照那个镜头来记录,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个画面装载的是这样的内容,而那张空椅也来得适时,彷佛像是留给缺席的父亲入座的。
但整个观影的过程中,虽说逐渐发现这部片几乎就在寻常性不可得的情况下,感受到其内在冲突带来的“戏剧张力”,但其实我更好奇的还有摄影机背后的拍摄者。比如刚刚的对质戏,显然不可能由导演来掌镜,这场戏还有变换镜头,所以也不可能是事先架好就开拍的,大抵上或许可以说这场对话即使预设,却不可掌握对话的内容。取景的抉择也就依赖现场的实情来机动改变。那么在这部片中有许多“巧合”的对照实在令人怀疑,要不是随时随地都拿着摄影机实时记录的话,现在又怎有如此多素材可以组织呢?而且还不是只有三两年的过程,看起来好几年跑不掉;而这个持摄影机的人还不总是导演自己!
待到片尾roll card出现时,这才确认了一点,这部片不是随便哪里绷出来的作品,本片的监制是侯孝贤,剪辑顾问是雷震卿、配乐有林强、摄影协力有颜兰权……刚刚这几位是我能认出的名字,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我本来以为在“最佳纪录片”项目中,一度以为《日曜日式散步者》势在必得(我基本排除掉赵德胤的《翡翠之城》,首先它没那么好,其次是按金马奖经常有的分配法则,应该会更聚焦在赵德胤的另一部入围片《再见瓦城》上;虽说按有力的朋友先睹为快的心得是,后者貌似也准备扑街了。还有另两部纪录片在提笔之际还没看到),但是看到《日常对话》感觉很难说了;先不说制作阵容有点吓人,这部片的内容与题材正合时下议题,在技巧上也十分成熟,整体来说算是Jury friendly,所以战况如何还难下判断。
喔,差点忘了,这部片还入围最佳剪辑,在纪录片这个范畴内,它确实相当出色;但跟其他入围的剧情片一比,很难说,并非说它相比逊色,而是评审能否咀嚼出这技法的纯熟,真的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