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信任》(Trust)中,导演大卫•施维默(David Schwimmer)最大胆的尝试是没有将事情简单化。这部电影讲述了由一个14岁的女孩和一个好色成性的恋童癖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对这个天真脆弱的女孩来说,性侵犯不过是最早发生的、却不是最可怕的悲剧。我们很容易推测这种故事应该如何发展,最终的处理可能会简单化。但聪明的导演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为故事增加了一些同情心。
这部电影的核心看点是年轻演员丽亚娜•莱布拉托(Liana Liberato)的出色表现,她在片中饰演安妮•卡梅隆(Annie Cameron),是个出身于威尔米特(Wilmette)上层社会的幸福女孩。这类角色可以从多角度诠释,但莱布拉托演出了人物身上的纯真却叛逆、对待事物理想化却易受伤害、容易相信别人等多种性格特征,同时似乎并未表露出超过她这个年纪应有的成熟。我们相信这些性格特征的确存在于这样的青春里。时下关于青少年性早熟的言论不绝于耳,而她却塑造了并不怎么标新立异的“好女孩”形象,甚至在聚会上看到那些圆滑世故的“人气女生”都会感到局促不安。她就是这样一个不错的孩子。
安妮从没交过男朋友,直到有次她在网络聊天室里遇到了查理。(导演将二人的聊天用字幕的方式显示在屏幕上。)查理自称是个高中生,和安妮一样也玩排球,也是个乖孩子。查理理解安妮,于是安妮渐渐和他走近了,她从未和任何男孩如此亲近,两人时常聊好几个小时的电话。
查理(克里斯•亨利•科菲(Chris Henry Coffey)饰演)最终吐露实情,其实他早就大学毕业,已经25岁了。安妮质问他问什么要撒谎,但查理很有安慰说服人的本事,最终安妮同意和他在商场见面。
安妮肯定也听说过像查理这样的网上性侵犯者案例,但那些案例说的都不是她的查理。但她看到查理时,那显然是一个已经30多岁的老男人。安妮崩溃了,但查理那么能言善辩,安妮根本没有能力抵抗。查理巧舌如簧,击中安妮内心的一切,让安妮建立起对他的完美幻想。演员科菲在这场戏里表现十分精彩。
故事发展到这里,我以为对接下来的情节了如指掌。而事实正好相反,导演对安妮内心复杂的情感表现了充分的尊重,为她提供大量表达内心纠结和脆弱的对白,这让我吃了一惊。而其实导演施维默本人就积极关注“性侵犯意识”这方面的话题,同时,合作这部电影的有关人员也肯定对此话题有一定见识,包括编剧安迪•柏林(Andy Bellin)和罗伯特•费斯廷(Robert Festinger)。
性侵犯是项残忍的犯罪行为。失去童贞对安妮来说还不是最坏的事,更重要的是她失去了名誉,失去了学校里属于自己的世界,失去的还有自尊。她要是不跟任何人提这事,或许情况还好一些。但她透露给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又告诉了校长,结果前来调查此案的两名身穿制服的警员将她从学校带出。这个细节,包括电影其余部分的无数细节,均让我们意识到,安妮在受到生理上的性侵犯后,又受到了心理上的性侵犯。只有一位寡言少语、言辞谨慎的精神科医生(Viola Davis)完全明白安妮的遭遇。
安妮的父母是善良的人。父亲威尔(克里夫•欧文饰,Clive Owen)是英国人,他是位销售主任。讽刺的是,他正是为臭名昭著的美国服饰零售连锁公司(American Apparel retail chain)开发的青少年性感流行服装做营销工作。安妮的母亲林恩(凯瑟琳•基纳饰,Catherine Keener)通晓事理、心地善良。安妮父母的婚姻没有什么问题。这件事发生以后,安妮急切需要的是个人隐私和空间,而她得到的却是FBI侵犯隐私的调查、学校里冷酷的流言以及网上残忍的玩笑,她依恋的查理在自己心中的完美形象也随之破灭。
《信任》这部电影对安妮的情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但在处理安妮父亲上却也许有点过了头。威尔渐渐痴迷于FBI式的调查,想要对性侵犯者展开个人复仇行动,并越来越不理智。有一幕中,他内心的愤怒不受控制,以至于在安妮的数百个同学面前羞辱她。
《信任》并没有提供现实的解决方案。安妮的生活还得继续,但她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并非全部来自性侵犯本身,也许更多来自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这部电影无情地揭露了性侵犯者的手段;查理是邪恶的化身。但是社会对安妮却缺乏理性的同情和对此事妥当的处理,而社会本不该如此邪恶。凯瑟琳•基纳扮演的母亲是一个温暖人心但很不起眼的角色,她给了女儿一些关心和安慰。但这远远不够,特别是此时安妮的父亲越来越关心复仇,而不是治愈女儿的创伤。
这部电影隐晦复杂。丽亚娜•莱布拉托饰演了这个让人心痛的角色,她诠释了这个角色如何、以及为什么让人心痛。有三个场景尤甚,她用悲痛的台词抒发了内心的创伤,剧本如此动人,表演如此精妙,以至于观众也为之心碎。大卫•施维默导演为我们带来了今年的一部佳片,此片不仅情感饱满有力,还充满了敏锐的洞察力。
|翻译:彭娟 / 校对:小双 (@迷影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