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芋虫》:粉红老导演的无力批判


影片拿下了去年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奖,同时入围《电影旬报》2010年十佳影片,照理说,再怎么浪得虚名,终归还是有可看之处,然而比起2007年的《联合赤军实录:通往浅间山庄的道路》,这部电影的水准实在是差上了一大截。若松孝二批判得越用力,他就把短处和弊端暴露得一览无遗。如果试举一例子,《芋虫》批判效果之低劣,堪比片中那些火光冲天、鬼哭狼嚎的闪回,话糙理更糙。
  
  我不喜欢《芋虫》,原因就来自若松孝二的战争观,他把批判思路拘泥在简单的因果报应上面,浅显得有些可笑。有人说,便是如此浅显的道理,在日本同样遭遇巨大阻力,犹如香川照之演过了《鬼子来了》,回去便被称呼为“东大败类”。这电影太不容易了,作为中国观众更应该宽容去看待。问题就在这里,如果任何敏感激烈的电影都被拉低至宽容的层面,那么《南京!南京!》等电影同样可以被封为神作——可事实并非如此,主题先行不等于绝对正确。
  
  丑陋是概括这部电影的关键词,丑陋的躯体、丑陋的面目以及丑陋的罪行,它们一同指向了一度盛行、至今不死的军国主义。为了表现这种丑陋,《芋虫》安排了普通女性的意识反抗,寺岛忍摆出了一张苦大仇深的脸,跟《振荡器》一样欲求不满,生活无乐趣。由这样一名对生活冷感的女性来戳穿丑陋面具,确实很合适,但这些依然只是表面文章。在情节上,《芋虫》乏善可陈,人物符号化,性格的扭转、意志的崩溃,几乎所有人都能猜得中结局,那就正如早已发生的历史结局。
  
  性、食物和暴力,在若松孝二自己总结的三个关键词里头,性是一个关键存在。在男性本位的日本,男人在性关系上处于绝对支配的地位。军人变成废人却被尊为军神,受村民围观膜拜。他的性需求和饮食一样不可或缺,面对妻子的不满,甚至愈发强烈,然而他却不得不接受被妻子支配的命运,沦为实打实的工具。但如果这名军人不是犯下强暴中国妇女的罪行,他仅仅是杀了人或者洒过毒气,那么他是否就可以逃脱变成怪物的惩罚。很显然,若松孝二在性上面用力愈多,它并不会让电影因而多出深度,反倒容易沦为一堆噱头。
  
  至于技术层面上,拍摄粉红电影的导演们大多讲究速成创作,恣意随性,而若松孝二是出了名的快,镜头语言上很少有一套套的东西,跟大片场出来的导演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因此,说《芋虫》偏粗糙,那倒也不是冤枉它。
  
  早前两年,《芋虫》有过一个短篇版本,出现在几个导演合拍的《乱步地狱》里面。按照江户川乱步的原意,战争只是一处背景,人物走向全然不同,原故事更注重对人心的挖掘,而非战争时代的猎猎大旗。《芋虫》已经把焦点聚焦在了杀人的战争上面,压制了常人易见的变态,更为激进。所以,仅就《芋虫》而言,无论时代背景怎么变,若松孝二没有变,他依然高举政治的拳头,同时不忘情色电影的本。只是,他真的老了,年轻人也听不见他喊的口号了。

木卫二

专栏作家,影评人。《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等媒体供稿。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选片人。参与编著《华语电影》系列丛书。

Recent Posts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4 天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6 天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