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北寻路》:这个世界的壮美

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我能超过你,亲吻你的脸颊
银白的胡茬儿摸起来会像白霜
而你老派的、海象式的髭须
沉甸甸挂满了冰凌。
吱嘎,吱嘎……冰冻的皮鞭和开裂的雪。
我想,这些漂流物无边无际;远至北极
不负载任何影子,除了它们自己和我们的。
祖父,请停下!多年来,我从没感到这么冷。

——伊丽莎白·毕肖普

推开一扇门,发现一片海。像列车转弯,小兔子警官第一眼看到大都会;像潮水回流,海豚少女第一眼看到人世间,动画电影顺理成章地建造着前所未有的世界。

2015年,昂西电影节,由法国、丹麦合拍的动画电影《漫漫北寻路》,也给观众带来这样的愉悦。Long Way North,发生在19世纪俄罗斯,女孩萨莎为追寻祖父探险的脚步,踏上寻找北极的征程。

虽然它的故事是相对现实的,但简约的二维线条、色块、阴影,有着高度统一的风格,来源却区分于现实世界。抽象化的动画片去除了真人电影里的冻疮或鼻涕,提炼情绪层面的符号,既有生活的质感,同时保持了一定距离。

在寒冷的北极圈,温暖的阳光洒下时,冷色调的画面换为暖色调,画面仿佛寄存和散发着温度。

它是一个像绘本的电影,不仅仅因为画风极简而清新,更由于故事中的角色,在用行动发现着、改变着自己。

主角萨莎面临被安排好的婚姻,她要嫁的人不屑于自己的家室和理想。父母能做的只是接受,远航未归的祖父被人们相传失踪。未知航线的终点,是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也是回忆里萨莎和祖父亲密的时光。

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刚开始踏上旅途的萨莎一无所知,什么准备也没有,轻信他人,被骗去钱财,十分可怜。但好心的码头酒馆女老板,在听了她的故事以后,帮助了她——“我可以给你提供吃住,但你必须要干活,在酒馆里打扫、做饭。看你的手,我猜你从来没干过这些活儿。”

于是,萨莎开始打工寄宿,并等待启航。

这是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它讲述北寻的冒险,却花了近一半篇幅,描绘登船前的准备。

养尊处优的萨莎,从一开始起不来床忙不过来上菜,开始体验的底层市井日常琐事,最终,她起得比胖老板还早,黎明前微亮的天空,她提着煤油灯,精精神神地开始了新一天。

影片用一组蒙太奇段落,配上慷慨激昂的音乐,简短地呈现了这一改变的过程。从心理层面上去理解,只有这样的萨莎,才具备了出征远航的资格,做好了经历风雨的成长准备。

除了慈眉善目的酒馆胖老板,船长兄弟,少年水手,每一位配角都有着相当鲜明的形象。尤其弟弟一开始是个骗子,但后来被萨莎所动,又和她和解。它表现着生活中虽有冷酷的一面,但也会出现温暖的好心人,而好心人的出现,需要你先以一颗好心展示给生活。

海鸥盘旋,厨师的菜很香。船上部件展示周到,船员生活氛围浓厚。而此时影片的画面,一直在微微晃动,足以见到创作者对于细节的用心。白昼,黑夜,驶入冰山区的船遇到了阻碍,北寻的路,成为冰雪中结实的脚步,需要一步步踏出。

“九月十六日,暴风雨持续了三天,我已精疲力竭。”

“十月二十二日,我的旅途画上了句号,我已经没有力气重回达瓦伊号。这太美了。我亲爱的小萨莎,我希望你也能看到。”

究竟为什么要探险?《漫漫北寻路》说的显然不是科学进步的大义,因此用合理性去质疑此片的逻辑是不合适的。它首先是个故事,区别于现实的内心成长故事,“这太美了”或许可以成为题注——

并非征服自然,甚至可能被自然吞噬,但在此前发现了自然的美,这个世界的壮美,不正是渺小的人类个体,从内心接受自己活过的证据吗。

tout_en_haut_du_monde
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以皮克斯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精于3D,以吉普力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忠于2D,这是世界产业及中国观众相对认同和评价较高的两支。2016年的大陆院线,既有如前者的《摇滚藏獒》也有似后者的《大鱼海棠》,《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航海王》剧场版都已经或者将登陆银幕,更不用说已经备受欢迎的《疯狂动物城》,动画分明似乎已经积累迎来了观众。

而还存在《漫漫北寻路》这样比较独特和独立的作品,像大IP之外小巧而精致的存在,像畅销书排行榜架子旁边的角落不起眼绘本。它最接近的,可能是今年另一部好评作品,也是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片选手《海洋之歌》。

比起3D和2D,它们则以风格化的材质取胜。贴花一般,剪纸一般,继承的是传统美术的遗留,并在影视艺术中融合、应用和创新。中国也曾有水墨动画,但好汉不提当年勇。和《海洋之歌》同台的日本作品《辉夜姬物语》就在去年,又一次将那种情绪渲染升华到了相当的高度。合理地讲,电影史会记住它们比《超能陆战队》重要。

良卓月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南加州大学电影学访问学者,影视策划,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