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身而过的时候,才知道你在哭。事情就在那时候发生了。”
《你的名字》有一个好剧本,角色生动,节奏紧凑。但它比较怕被剧透,剧情简介写的都是个大概,讲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梦里的故事。不方便剧透,意味着故事有些反转和细节非常令人意外。
的确,虽说《你的名字》的剧本并非影史无鉴,但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它首先建立了令人信服的人物、令人沉醉的幻觉,再将它铺开、延展、回溯,平凡情感上升到了更高的维度。
弥补了故事短板,同时几乎继承新海诚作品序列所有优点,这部电影当之无愧是导演生涯里的一次重大突破。
新海诚老师的优点,或者说特点,都有什么呢?
宇宙迷思:从有极到无限
桌面壁纸一般的画面,是最直观的。许多场景取自生活现实,早有人发出实景照片与电影画面的对比。色彩是更鲜亮的,在光线的处理上追求炫目。尤其是涉及天空的,星辰、云彩、大雪纷飞、大雨滂沱。
在新海诚的作品里,空间担任了一部分叙事,表达着重要情绪。不同于宫崎骏表现森林、乡村、田野景色居多,新海诚的许多剧情发生在校园、街道、店铺。这让他的电影首先有一种非常强的现实质感,这一现实指向的是当代化的、本土化的日本小镇和城市。
在造型方面,宫崎骏、押井守、庵野秀明等大师,往往会有一些想象力出奇的设计,主人公与那些动物或机械是紧密关联的。这在新海诚的作品里相对鲜见,《追逐繁星的孩子》是个不太成功的例外,但“繁星”才依然是关键。
与天地相比,科技和生命显得太小了。新海诚的迷思,是在无比广阔无垠的天空下,具体的日本,最细微的情绪。极大的和极小的,在碰撞的某一时刻彼此交换,因此一片记忆中的碎屑,都可能达到永恒。
这种时刻通常也是他作品里的神迹时刻,比如《秒速五厘米》第二段的火箭升空(不知韩寒在《后会无期》里是不是对此有所借鉴)。在生命中最可能被铭记,一次纯粹的告白的临界点,划破苍穹的火箭,是一个人无法控制世界、控制爱人、甚至控制自己的内心外化。虽爱情无可能,但心灵之震颤感,可以留到岁月沉淀。
少女情怀:逆向成长行动力
而这不是一个永恒、等待或纯洁当道的时代,新海诚有些太过细腻的情绪,会让人感到矫情。
一个小学生找另一个小学生刷了个夜,多大点事儿。细心的影评人曾做过实地调查,那一段铁路线也大约不过是横穿北京城的距离。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感情已经冷漠坚硬,但另一方面,也是新海诚将这类情绪放在一个男性身上的缘故。
在一个男性角色身上,冒出的是少女心思,这使得《秒速五厘米》不被一些人群所认可。《你的名字》就好了,男女主角的双线叙事,更突出了一些男子汉气概。以及不便于剧透的剧情设置,使得一些本来缓慢的情绪加快了,而且变得呆萌趣味起来。
理解新海诚的少女心,首先要认同他作品里的人物——他们是去性行为、无欲望投射、无窥视感的。并不是性冷淡,而是处于启蒙阶段。因此在对待性方面的元素,绝不会出现《未麻的部屋》之类的段落(想想画面太鬼畜了吧),而是一种少年儿童式的好奇,和羞涩的自我认知(《言叶之庭》)。
拒绝长大,也不刻画具体的成人世界,青春回忆才是第一位,肯定这种价值,本是退行行为,在剧作中本身是反行动力的,所以,新海诚以往的作品有时有种不够过瘾的感觉。而《你的名字》则通过剧情设置,成功将这种反行动力的价值诉求,转化成为极强的行动力。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部电影,和今敏的第二部作品、细田守的第一部作品,混剪在一起了(为了不剧透真的很拼)。
无疑,新海诚描写的是爱情。但他所说的爱情,从来没有相处这回事。在给人物去性欲之后,新海诚的爱情故事,也是去物质、去阶级、去职业的。
这就是说,不管《你的名字》中两位主角存在怎样巨大的现实差异,他们之间的羁绊也是不可替代的,同时是不重要的,是一种浓浓的宿命论。其实这是很难在现实中存在的,《言叶之庭》的师生身份或许对人物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也不会被展开刻画,集中说的还是那种形而上的欲语还休。
告白之前的心情,因为去掉了现实的杂质而高度提纯,不再是通常所说的暧昧阶段。角色常常是在一个人的独处时刻,去反复确认这种命中注定的安排。擦身而过是最常见的表现手段,它代表着一种内向者的期望。即使主人公在故事中段充满行动力,但结局的吻从来不会像好莱坞英雄一样顺理成章。它依然是小心翼翼的、不忍触碰的、含蓄的以及不确定的。
在看《你的名字》的时候,想到今年两部国产院线电影,《不二情书》和《大鱼海棠》。
同样是遥远而命定似的爱情,《不二情书》有非常多很现实的东西,受够了勾心斗角,不想再被物质束缚,才最终选择纯粹——整个故事是物欲搭建的,反物欲、回归传统的主题,是以观众的窥探物欲奇观做基础。
除了年龄设定的不同,这可能是当下中国的现实(青春片亦如是,不表现丑陋的成人世界似乎就无法对比出纯洁的学生时代),人们只能在焦虑生活中虚构一种诗与远方。
《你的名字》或《秒速五厘米》也写了成人世界白领生活,而且人物的整体作息状态非常都市,但基本都是蒙太奇段落一笔带过,赞颂纯情,就把纯情做到极致,即使让它存在于回忆和梦中。
回忆和梦中,是另一个世界,《你的名字》几乎可以是《大鱼海棠》的教科书,是从小处往大写,还是先建立大的世界观,对于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来说,显然前者更为适合。同时,在表现东方元素方面,《你的名字》寥寥数笔,用细节前后呼应,有理有据,做的十分巧妙。
“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廖一梅这样写,“一眼望去满街都是美女。高楼和街道也变换了通常的形状,像在电影里。你就站在楼梯的拐角,带着某种清香的味道,有点湿乎乎的、奇怪的气息。擦身而过的时候,才知道你在哭。事情就在那时候发生了。”
“为什么会流泪呢?”三叶和泷也是在这一刻,发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绪,它让我们开始渴望奔跑,即使不知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