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Column | 专栏

《BJ单身日记》:佛洛依德主义下的银幕新女性

编者按:

自第一部《BJ单身日记》上映已逾15年,第三部《BJ单身日记》上映首周就成为英国本土票房第一。《BJ》系列历经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在英国依然长盛不衰,除了源于第一部的怀旧情绪,或许还有源自蕾妮·齐维格饰演的布丽姬·琼斯所代表的普通女人共鸣。《经济学人》一篇文章列举了英国30到39岁普通女人的“平均数据”:

身高:5英尺5英寸(约165cm)
体重:128磅(约116斤)
年收入:两万英镑(约18万人民币,布丽姬年薪三万五千镑,约30万人民币)
每周饮酒量(纯酒精):95ml以上(布丽姬140ml)
首次订婚年龄:28岁(布丽姬32岁)
首次生育年龄:29岁(布丽姬43岁)
性伴侣:9个(布丽姬3个)
长期伴侣:2个
孩子:2个(布丽姬1个)

基于以上数据,虽然部分女权主义者烦恼于布丽姬对男人及体重的迷恋,她基本就是英国(或许也是全世界)大多数普通女人的写照。但《BJ》第三部电影上映后,英国媒体围绕布丽姬女性形象的讨论,似乎在宣告这个代表着反抗、藐视、无视政治正确的布丽姬只属于90年代,现在的她不再能代表普通女人了。

无论是女性性解放导致更难寻求一段感情、组建一个家庭的悲观论调;还是声援女性形象应该多样化,布丽姬不必成为一个完美的女性主义者,正如《BJ单身日记》的作者海伦·菲尔丁所说,没有人能停止生物钟,所以以上这些大山还会继续压在全球女性身上,显然相比于90年代的单纯,现在女性的处境变得更加复杂。然而这边厢在讨论选择单身或结婚生子、性解放、女性主义是否过于激进等话题,那边厢的小品却在全国人民面前上演X代单传,女方生不出孩子自觉对不起男方要悄悄离婚的戏码,也不知道哪种情况更值得忧虑、更讽刺一些了。

——大树懒

 

在佛洛依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围绕着女性心理的部分有着各式争议与缺失,也许是因为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许多精神分析早期理论的语境是“男性”向的(例如“俄狄浦斯情结”),女性虽然在案例分析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在理论体系里则更像是客体(object)而非主体(subject),从生育开始她们就伴随和影响男性在不同人生阶段实现各种各样的成长,但对于女性自身成长的理论则少得多。尽管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各路佛洛依德的后继者提出女性发展理论,但荧幕上的女性形象很长一段时间也经历着类似的过程:女性更像是男性突破自我过程中的借力者、陪伴者甚至消费品,这些荧幕形象仿佛确认强调着女性在父权文化背景下的地位:居于被动才可带来愉悦。

然而《BJ单身日记》(Bridget Jones’s Diary)则呈现了一种截然相反的语境:女主角布丽姬·琼斯(Bridget Jones)虽然依旧是一个挣扎在男权文化下的角色,但她也有拒绝服从、争取权力、锐意进取、敢作敢当、自由奔放、情欲旺盛等充满“攻击性”的特质:“攻击性”在精神分析语境下是个中性词,当人类需要面对分离、做出决定、发挥创意的时候,“攻击性”的影子无处不在,“攻击性”等同于某种力量,而具备这种力量的荧幕女性形象一方面让观众在理性上是认同的,在感性上则依旧会体验到一种“异类”感。布丽姬在电影中的形象并不符合父权社会的传统审美,那种温文尔雅体贴得体的成熟女性范式在她身上全无踪迹:她并没有屈服于“阴茎羡嫉”而是选择在职场上攀登高峰;并没有压抑“阴蒂需求”而是勇敢追求与满足情欲;并没有让自己成为男性巨婴欲望的母体港湾而是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并没有退缩回被动的人生目标与选择,而是在一个男性主流文化中争取自己全方位的主动权。

布丽姬·琼斯 | 图源网络

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布丽姬与自己的体型方面的关系从全片一开始就是关注焦点,与许多现代女性一样,她也经历着减肥、塑身衣、失恋暴食等篇章中的彷徨与失落。有意思的是,《BJ单身日记》三部曲分别上映于2001年、2004年以及2016年,在这15年间社会对于女性身体及意识的审美也在发生着悄然改变。最新上映的第三部与前两部的显著区别是,布丽姬不再把过多精力放在对自己身形样貌的改变上,身体再也不是她用来取悦大众审美的客体(object),而更多关注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能拥有、掌控和享受自己的身体:享受性爱、用运动解压、选择怀孕,身体对BJ来说已经和她的自主意识整合为一个主体(subject),她可以清晰意识并尊重这些主体的体验并在这个主体框架内让自己成长为更完整的女性。女性成长亦需要“母亲”这个重要客体的存在:她既要对自己与母亲不同的部分感到认同,又能对自己与母亲相似的部分感到认同。从这个意义而言,全片中布丽姬的母亲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人物,布丽姬和她一样勇于追求真爱与事业,某种程度上也有着无厘头的性格特质,但相比母亲,布丽姬更能与孤独共处也更追求内心世界的探索,比如“日记”这个贯穿全片的概念如同她自我探索与觉察的一方小天地。

除了爱情、体形、日记等贯穿全片的元素外,“”这个元素也反反复复出现在不同桥段与情节中。一个在银幕上抽烟的女性形象在佛洛依德时代一方面是难以想象的,另一方面也演绎着当时对“抽烟”这一行为的精神分析解读。

同中国诸多适龄单身女性一样,在保守的英国小镇长大的布丽姬在圣诞佳节也同样面临着“催婚催生”的压力。而与许多中国女性不同的是,布丽姬在第一集中是抽着烟走入了大家庭的团聚场景中。抽烟看似是一种“攻击”(对世俗观点的挑战)与自我身份的认同,但同时也是一种全方位的退行。1969年,精神分析学家Eli Marcovitz在一篇对于抽烟行为精神动力探讨的文章中之处,烟有一部分的意象如同“童年记忆中妈妈的纱裙”,而抽烟的人就如同一个“躲在妈妈纱裙后的害羞孩子”。单身且一无所有的布丽姬需要独自面对大家族期待时的无力感在那一刻好像可以在抽烟的过程中灰飞云散。面对家族中猥琐的男性友人,布丽姬内心也是愤怒的,抽烟又仿佛提供了一种渠道让她抑制了意识与无意识层面的攻击冲动。“抽烟”在传统认知中也通常和雄性气概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女性抽烟的形象在旧时代甚至会让人产生与“同性恋”相关的联想,在《BJ单身日记》第二部中,让人啼笑皆非的误会即源于此。

“退行”的抽烟行为 | 图源网络

最频繁的抽烟场景出现在布丽姬感觉寂寞的单身时代与失恋的时刻。佛洛依德曾认为,人类最初级的成瘾行为是“自慰”,而抽烟喝酒等伴随口欲满足而出现的成瘾行为都是“自慰”的变形,也成为了布丽姬在情感空窗期频繁“自慰”的意象。除了这部分功能之外,抽烟也是不多的能让人类探索自己身体内部边界的活动体验烟被吸入胸腔的感觉,人类共有的身体内部空缺是胸腔与腹腔,而女性还要多一个骨盆,抽烟不仅是在探索身体内部边界,在意象上仿佛也是在填补这些空间。影视作品中经常用“抽烟”来隐喻人的空虚,这也不仅仅是被“烟雾”本身虚无的意象所决定的。缭绕的烟雾有时候如同另一张屏幕,投射的是抽烟者内心那个理想的自我,那个“自我”如此虚无,仿佛可以被制造出来,但其实想得却不可得。

人人都知道抽烟对身体有害,点烟需要用到火,这些元素本身隐喻着对生命的威胁,然而看起来抽烟这个行为又是在个体掌握之中的。抽烟是人类社会一种相当特别的行为,几乎可以把生存与死亡、存在与虚无、献祭与复兴、堕落与升华这些命题同时呈现在一个相当紧凑的时空里,对吸烟者来说,点燃烟草的那一刻TA仿佛就在火焰与烟雾中被赋予了某种神一般的权力,这种权力甚至可以逾越生死。抽烟也有一种欺骗性的效果:“我吸入的烟是会被吐出去的”。这种效果让人对这一实质危害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行为会感觉并无多大的内疚感,也成为了很多人在哀悼关系离去时会选择的“镇定剂”:愉悦与伤害并存的“镇定剂”,如同失恋时的布丽姬可以一天吸三包烟:自慰、掌控、哀悼……这些都是那一刻她求助于烟草才能获得满足的部分。然而在《BJ单身日记》第三部(单身日记:好孕来袭,Bridget Jones’s Baby,2016)中,健身、旅游、自我实现等方式纷纷登场,替代烟草满足了布丽姬的内心需求,这样的变化也暗示着人物内心成长的脉络。

更有意思的是,第三集中的布丽姬还做了妈妈。抽烟这个行为本身从退行理论来理解的话不仅是口欲期的满足,更被一些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是退行到了更初级的分娩创伤阶段抽烟是对“窒息感”的防御,通过抽烟可以让自己确信有能力进行呼吸,而这种感觉类似于分娩时婴儿在钻出妈妈产道时无意识里经历的心路历程。从这个意义而言,人在抽烟的那刻所体验的不仅是巨婴,更是“巨胎”。布丽姬不仅戒了烟,还让自己成为了那个制造与承载“窒息”体验的人——选择成为一个妈妈是她的自由,也是她的力量,她终于不再是一个只会呆在“巨胎”状态里的女性了。

《单身日记:好孕来袭》剧照 | 图源网络

《BJ单身日记》对很多人来说是部励志喜剧片,许多观众开始相信浑身缺点的女性只要够努力够真诚就总能有帅哥为她打架还抢着当爸爸。而询问周围看过《BJ单身日记》的男性友人则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你对《BJ单身日记》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那个女生好爱抽烟啊。”
“哦?女生爱抽烟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女生抽烟多皮肤就会不好吧。”
“嗯也许。男生如果抽烟多的话就不太会有人担心他皮肤好不好。”

即使女性早已拥有了抽烟和不抽烟的自由,大部分人依旧会用既定的审美标准去无意识评判女性的各种抉择。伯格曼曾说:“电影不是记录,而是梦想。”从这个角度出发,《BJ单身日记》的确是新时代女性们的一个“梦想”。

参考文献:
(1969).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17:1074- 1096
On the Nature of Addiction to Cigarettes
Eli Marcovitz, M.D.
(197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53:345-349
Smoking, Coughing, Laughing and Applaus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spiratory Symbolism
Martin Grotjahn
(1993).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oanalysis, 21(1):133- 147
“Breaking the Law,” A Metaphor for Female Empowerment Through Aggression: Women in Film
Robin Benton, Barbara Czechanski, Holley Pavy, and Marly L. Sweeney
(199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79:837-840
Representing the Woman: Cineman and Psychoanalysis. By Elizabeth Cowie.: London: Macmillan. 1997. Pp. 397
Review by: Andrea Sabbadini
(2008).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 22(1):64-66
Book Reviews
The Couch and the Silver Screen. Psychoanalytic Reflections on European Cinema, edited by Andrea Sabbadini, London &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2003, 280 pp.,
Review by:Maria Eyres
严艺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高级组成员,中德精神分析学院在读。电影爱好者,现居上海。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