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侦的《日常对话》揭露导演最私密的经历,既是个人与童年自我的和解,也是社会通往性别和性取向平等的旅程。
在引起广泛讨论的多元成家立法草案刚刚于台湾立法院一读通过的当下,观看《日常对话》正逢其时。黄惠侦开启的《日常对话》是一封写给母亲的情书,母亲在七零年代的乡下被迫相亲结婚,嫁给暴力的丈夫,性取向不被接受,与两个女儿的情感也十分疏离。通过镜头下的对话,她们终于能够打破沉默,正视共同经历的苦难,诘问艰难的亲情。母女之间最后那场餐桌对话以残酷、真实、赤裸的方式撕开所有伤痕,拍摄时架设了三部摄影机,捕捉两人的特写镜头以及她们面对面坐在桌前的侧面,两人隔得那么远,坐在碰触不到对方的距离。虽然母亲大部分的时间保持绵长的沉默,低垂双眼避开眼神的交集,边手指玩着脚趾,可是她并没有逃离。
黄惠侦借由拍摄,身体和心理得以接近母亲,站在镜头后方的她终于可以凝视母亲所有细致微小的脸部表情、每一丝皱纹、每一寸皮肤肌理。 黄惠侦问她阿姨是否知道母亲喜欢女人时,阿姨急忙转身回屋内回答道:“我要去洗衣服了。”我们看到这里都笑了。在这个幽默而苦涩的片段以及数次反复来回的问答“你知道吗?”——“我不知道。”里我们看到“日常对话”刻不容缓的迫切,因为只有在对话中,那些停在沉默中太久的人们、被歧视被轻看的人们、该停止为自己感到羞耻的人,才能重拾自己的话语权。
这部电影的配乐极美,是由作曲界传奇人物林强所作,监制则是台湾最重要的电影作者之一,侯孝贤。今年柏林影展也同样入选全景单元的《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egro)取材自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的手稿,其中的一段话与该片产生强烈共鸣:“并不是面对了,就能改变所有事情。但是不面对,就什么也改变不了。”
版权合作©️歌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