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Column | 专栏

卫西谛: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我并不打算写365篇电影评论。只记录电影是如何渗入生活。就像是长达一年的、一个人的电影节。

图片©️卫西谛

我预备要做一件事。就是花一整年时间去专门重温电影史上的杰作。也就是365天,每天看一部经典电影,然后每天写一篇观影日志。

我把这个计划称作“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非常渴望暂停和电影的关系。如果从BBS时代开始算起,我写电影评论和随笔已经将近20年。我并没有厌倦观看电影,也没有厌倦为电影写下真情实感。毋庸置疑,电影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我确实厌倦了以此为生。这种厌倦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点是,我要表达的感受都已说完,而电影并没有给我带来更新的东西。

这种厌倦使我近些年来推掉了几乎所有写电影的专栏——同时看着我曾服务过的媒体萧条或倒闭。我也越来越不愿意去过多谈论现在的电影,它们离自己太过接近了。

当我逐渐疏远电影时,去长时间旅行、拍照、或者宅在家里读小说,却对它产生另一种渴望和亲近的心情。这种感觉像恋爱一样。

对我来说,生活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现实与想象就像河与岸。现实如岸约束着想象,但是想象却也像河流一样,日以继夜地改变着现实的面貌。

生活中没有什么,我们就会去电影里去寻找什么。电影给我带来快乐、慰寄、以及期待,它弥补我们因缺少和失去而带来的遗憾。

于是,我想花一段时间去回头看,曾经让我为之惊异、为之感动的经典作品。

一位叫大卫·丹比(David Denby)的《纽约客》影评人给了我启发。1991年,48岁的大卫·丹比回到30年前曾就读过的哥伦比亚大学,在课堂上重新学习了两门人文课程。他花了一整年的时间,重读了从荷马、柏拉图到康拉德、伍尔夫的经典之作,并写成了一本名为《伟大的书》的书。

我在10年前遇到这本书,粗略地把它当私人文学史翻阅过,印象说不上有多深。10年后的今天,我的年纪也直追当时的大卫·丹比老师。重读他在前言中的话,让人到中年的我有非常的共鸣。他说:

“……我已不知道我知道什么。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我拥有观点但没有原则,我拥有本能但没有信念。”

我觉得,在同样处境的我也可以花一整年的时间去“重读经典”。对我而言,我的人文知识来自于电影这所学校,那么我就去重温电影史上的杰作好了——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私人电影史”上的杰作。像大卫·丹比那样“把自己暴露于某种比我的生活更广阔、更强大的东西之中……”

这件事本身其实并没有多么了不起。我知道有大量的影迷每年并不止看三百部电影(就像最初爱上电影时的我一样);我也知道有许多人每天都更新一篇言之有物的公众号。而我只是想带着初心和好奇心,去观察固定的观影行为如何嵌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像观察河与岸的关系那样。

我是一位榜单控,但我不打算提前公布这365部电影的片单。这些影片有一个类似“人生中必看的1001部电影”那么大的范围——我将它们限定在2000年以前。但最终我会选择哪365部,我和读者一样,会在一年后才知道。

但是我会在每周日公布下周七天的7部观影清单,也许有人愿意和我同步观看,那是我的荣幸。我的观影顺序也并不按电影史等任何方式排序,排片也许有迹可循、同时也随心所欲。

我并不打算写365篇电影评论。只记录电影是如何渗入生活。就像是长达一年的、一个人的电影节。

说起来,这个计划已在心里想了很久,想到它的漫长和可能的难处,一直未能下个决心去开始。日前,恰逢好友旭斌重启迷影网。他也是个爱电影的人,于是聊起这回事,他立即要我在迷影网与自己的公号上作同步的更新。是鼓励也是督促的意思。这样就有了2016年12月3号开始的“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2 天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5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