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第153天
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片名:华氏451度,1966,特吕弗
南京,家
很久以前,曾经花时间通览过一遍特吕弗作品,基本上1970年代以后拍的,我就不再有感觉了。在特吕弗之旅当中,《华氏451度》也许是最特殊的一站,因为它看上去很冷硬,并不像其它的特吕弗电影,总是有或温暖或炽热的情感元素。这部电影因为政治意识而将男欢女爱隔离了,或许也正是这样,我对它的印象总是建立在“1984”或“美丽新世界”的基础上,总之印象很模糊。
华氏451度,是书被点燃的温度。在未来世界,书籍乃至文字都是被查禁的。读书成为一种犯罪行为。451消防员的任务不是灭火,而是焚书。消防员认为焚书和灭火都是“救人”。因为书只会让人不开心。人民通过电视节目娱乐或接受教育(观众有个搞笑的昵称“表亲们”),即使看得漫画书也没有任何文字。——为此,影片取消了片头字幕,改用旁白念出演职员表,画面全是电视天线。
主人公蒙塔格本是一位即将晋升的消防员,因受到邻家女子克拉丽丝的影响,爱上了读书。妻子琳达是位沉迷主流文化的家庭主妇,出于对书的恐惧和厌恶,告发了蒙塔格。蒙塔格用焚书的喷火器烧掉自家的床和电视,逃入丛林,成为“读书流放者”的一员。这个组织叫做“书族”(book-people),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能背诵一整本书,把自身变成书籍,保护它流传下去。
《华氏451》是特吕弗的第一部彩色片,现在看来视觉上还是很成功的。影片的摄影师是英国人尼古拉斯·罗伊格,这个人从《阿拉伯的劳伦斯》第二摄影组成员干起,为许多大导演合作过摄影与剪辑,1970年代后成为独树一帜的导演。我非常喜欢他的几部具有迷幻色彩的作品。配乐请来了希区柯克的长期合作者伯纳德·赫尔曼,使影片充满了焦虑。蒙塔格的梦境,色彩变幻,几乎是像《迷魂记》做出致敬。
仅看故事,这部电影的确如同特吕弗在宣传时说的“主题就是对书的爱”,以及“用心默记书,就是最强烈的抗议”。它确实具有一定的浪漫和天真的色彩,影片在“书族”的成员背诵《君主论》、《傲慢与偏见》、《大卫·科波菲尔》、《尤利西斯》、《等待戈多》等等名著中落幕。这场戏是唯一一次即兴拍摄,人们在雪中的丛林念念有词,缓步前行——原著作者认为这是电影史上最好的镜头。
特吕弗对书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电影中被烧掉的书,都是他亲自在跳蚤市场和伦敦的旧书店精心挑选的。我想挑选这些即将被烧毁的书籍时,他一定会想起电影中的一句对白:每本书后面都有一个人。
但是如果仔细打量《华氏451》,影片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书和作者所做出的非议,似乎也不无道理。蒙塔格的领导,见多识广的消防员总指挥说,书里其实什么都没有。比如小说,里面的人物和故事都是虚假的,让人读了就会对现状感到失望,让他们想去过一种不可能的生活(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就出现在特写中)。还有哲学书,比小说更差劲,作者总是说:只有我才是对的,来对抗和自己意见向左的人,好用俯视的姿态看待世界。这些写书的人,一旦写了第一本,就想写第二本、第三本,用来打发自己的空虚,然后再写回忆录。
你能说这个反动分子说错了吗?好像也不完全能。这个老顽固还教育后辈说:作为一个消防员,人生中总有那么一刻会感到好奇,那些书里到底有什么?——他的意思很明确,知道了书里有什么,你不会有好下场;只有不读书,才能没有烦恼,很开心。
电影里的未来社区毫无人情味,但是“书族”的乌托邦也不见得美好,他们甚少交谈,整天背书,临死前还要传授给子女。甚至为此去掉自己的名字,换成了书名。所以,他们一见面都是这样打招呼:
——你好,我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啊,幸会,我是让·保罗-萨特的《关于犹太人问题的思考》
就像特吕弗的传记作者因斯多夫说的,蒙塔格在不做“国家机器”之后,并没有获得自由,而是成为了“承载文本的器物”而已。影片的最后那个镜头里,“书族”的人们就像只会背书的一群孤魂野鬼。到底是赞颂、还是审视,还真的不好说。
也许我们应该警惕的是,人类总是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就像尼尔·波兹曼说的“奥威尔(1984)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美丽新世界)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不过无论如何,可能每个人看完这部电影,都会问自己,如果我必须变成一本书,那会是哪一本呢?我觉得自己可能会选背本唐诗吧,大概这样:
——你好,我是唐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