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的第二次戛纳之行。2014年一部《游客》参赛戛纳一种关注并获得评委会奖,通过一对中产阶级夫妻度假时面对突如其来的雪崩,丈夫独自逃命,由此讨论夫妻信任关系的崩塌,其中对人与人心理关系的精妙描述,直接吸引了大批粉丝,三年后,对他这部晋升主竞赛单元的新作,也倍加期待。
引入戏中戏来帮助剧情发展深化主题的电影不在少数,而将当代艺术理念如此大篇幅融入剧情中的影片却极其少见。故事背景,正是发生在瑞典一个现代化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在馆长克里斯蒂安主持下,一个以利他主义为主题的方形艺术装置,将要在这里展出,其核心内容是所有踏入这个正方形装置的人,在对路人提出帮助请求时都得到对方回应。对了,影片的英文名字 《the square》 ,正是这个方形艺术装置的名称,而并非广场,故事中主人公们这样定义这一艺术装置的精神:“这是一个由信任和利他主义统治的圣地,身在其中的所有人拥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信任方块》作为片名是否更为贴切?)然而,这个动机良好的艺术创意,并没有想象中那般一路顺利,主角克里斯蒂安工作和个人经历的狼狈,也让这个社会认知的精英和知识分子,从一开始抱着真诚的理想主义态度,到在个人经历中开始反省社会中人与人的实际关系,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的隔阂和偏见。
依旧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新作里放大到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对人物关系的精准刻画,面部表情的微妙捕捉,充满喜感。鲁本总是有各种充满灵感令人吃惊的创意:出现在房间里旁若无人的大猩猩,博物馆策划会议上睁大双眼的无辜婴儿、某些神经质的对白、 种种不经意表象下的精心背景设置,导演用抽离和荒诞,来反衬当下充满不正常现象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其中一场奢华酒会大戏,行为艺术的现场示范让人拍案叫绝,让影片本身也染上当代行为艺术的色彩带给人深思。这不由让人联想到去年戛纳的现象级影片《托尼埃德曼》,后者导演玛伦·阿德担任今年主竞赛单元评委,是不是会有他乡遇知音的感觉?
不过,随着剧情发展,会发现这并不简单是一部举重若轻的荒诞诙谐之作,正好相反,影片极其严肃认真的讨论当今社会中的阶层偏见和交流沟壑,以及人与人之间充斥的冷漠和不关心 ……。就像观众看到在人潮熙攘的商场里主人公寻求帮助时,却只有擦身而过的漠然,而那些隐藏在繁华下各个角落里的卑微乞丐,更是被几乎所有人忽略。最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后帮助他的正是一位席地乞讨的男子。事情又永远不是简单和单向的,在另一幕场景里,商店门口,坐在地上的乞丐毫不客气的让克里斯蒂安购买三明治还要求不能加洋葱,它证明探讨的问题并不仅仅涉及到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阶层,它来自整个社会。
在讲述人与人之间信任,或者阶级贫富的普世话题之外,提升影片深度的是导演在探讨时紧密联系今天西方世界的认知,那就是人们普遍认可的帮助弱者、人人平等的理想主义下,是现实中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幸福表现出的冷漠和自私,这一悖论在影片中形成鲜明对比。导演本人也承认,正是看到国家个人主义越来越盛行,让他产生拍摄这部作品的想法。
影片中扮演克里斯蒂安的男主角Claes Bang, 化身一个40出头的现代博物馆馆长,年轻,有才华,身上既有自私、懦弱, 同时又有着人性、理想主义的精神,导致他最后的改变。将一个现代北欧社会里的上层精英塑造的有血有肉,令人信服,正是通过他的视角完成了导演希望传达的信息,同时也让演员有了竞争影帝的实力。
版权合作©️新浪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