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FIRST创投会在持续两个月的电影计划征集后,总计收到697份报名提案,经过昨天长达16个小时的初审工作会议后,终于决出30个初选入围电影计划。故事创意、题材、导演创作经历及作品参考、文本开发空间等元素,成为初审不断复议的综合考量因素。
30个电影计划将在6月中旬面向创投复审进行提案阐述。最终12个入围电影计划将奔赴西宁与施南生、汤唯、曹保平三位创投评委和电影资方代表进行沟通对话。
入围电影计划中,除杨龙《病人》为其第二部剧情长片,其他皆为电影计划代表剧情长片处女作。创作者中或有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布拉格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电影学院等等国内外电影院校专业教育背景,或具备丰富影像经验但未有剧情长片作品的创作者,以及职业影视编剧。
相比往年,今年初选入围电影计划覆盖类型愈发多元,题材丰富。剧情、犯罪悬疑、荒诞喜剧、黑色幽默、魔幻现实、科幻寓言、青春成长、家庭伦理、女性视角等等电影表现方式之下,透射着对人性、情感、社会现实及诸多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探讨。
带有喜剧色彩、颇具创意和活力的故事多过于往年,李翼《江湖经纪人》融合武侠和现代语境里的“经纪人”概念;王鹏《狐仙、纸人、假新娘》描述“关于电影的电影”;彭晨《妈妈,再打我一次》用夸张幽默讽刺手法道出了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反思;郝鸿远《黑风车》将一个荒诞的故事架设在民国时期,探讨人性深处既得利益所掩盖的愚昧和丑陋。
基于创作者生活经验的南方特定地域样态下的电影计划也成为亮点,高鸣《回南天》里南方潮湿粘稠的环境交杂着人性的复杂多义;彭志中《二度梅》基于广州独特的社会形态和环境,探讨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理念的冲突;林伟东《来来》则是关于广东地域环境和社会洪流中青春成长的故事。
今年入围计划中,青春成长题材增多,往往也带有作者个人的生命印记,孙晓晨《长岛》以半自传的方式探讨成长中的爱与痛,迷茫和觉醒,欲望和压抑;《东京散步》带有作者自省意识,为青春成长中的焦虑和挣扎裹上了悬疑的外衣;唐建《春梦》也以个人经历代入,展开了一段迷茫慌乱的青春旅程。
入围电影计划代表中还有过往参与影展的经历者,显现了FIRST影展不同板块对于青年电影创作者的认同及关注。
曾两次参与FIRST训练营,并凭借剧情短片《吉日安葬》提名第九届FIRST影展“最佳短片”的王通,其首部剧情长片计划《天河日夜》获得入围,取材于真实社会新闻事件;去年凭借纪录长片《宫殿之城》提名第十届FIRST影展“最佳纪录片”的宋婷,此次剧情长片《房子》关注了当下中国最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不能白头偕老》李冉所创作的剧情短片《露西亚》在第十届FIRST影展获得“最佳短片提名”,这次的长片讲述了都市中产阶级的生活困境。
陈骥的《江船》则是今年入围电影计划中仅有的科幻类题材;周笋《佳禾》以少有的女性视角切入,探讨年轻人心理、家庭和社会关系上的困境;杰诺拉泽《玉象》发生在彝族村落,以细腻的儿童视角缅怀着流逝的民族精神。
近年来,除却类型元素,大部分文本仍难以逾越形式窠臼。但本届FIRST入围电影计划,如郭文文《老老老老姥娘》取材于历史洪流中家庭关系的变迁,讲述了寻找和等待的故事;鄢杰灵、陈淳《花瓶少年》出奇地勾勒了上世纪90年代民间文化异态;崔聪聪《从前有座山》汇聚了黄河入海口所在土地上的一系列家庭关系和成长故事;敬然《落地生》关于中西方文化冲突下,人生的逆境和转折;高临阳《团圆》则描摹了历史伤疤下无法和解的家庭危机。
今年,具有犯罪、悬疑、黑色幽默等类型元素,打磨叙事结构的电影计划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主体。夏超《太阳饭店》的四组故事是人类生存价值的寓言;孙浩伦、董性以《一首小诗》的犯罪案件下隐藏着悲剧的宿命;张硕《半空屠杀》展开一段传奇和世俗交织的黑色荒诞故事;毛泽翔《马路野郎》关于一个独特社会群体中,一个死亡真相背后的遗憾和成长;施一凡《孩子们》犯罪类型下,暴露出人性的恶意和成长的痛苦;李星《蠢蠢欲动》三段式叙事架构起一场黑色幽默故事。
第11届FIRST创投会将于2017年7月24日—27日之间举行,最终入围名单还需期待6月中旬的复审结果。目前,FIRST影展创投资方报名正在进行中,将持续至6月25日,可登录FIRST青年电影展官网具体了解,并完成在线报名。
最终入围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