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Column | 专栏

Day 207 “我是个根据原则来生活的人”

“侯麦的电影之所以成为喜剧,因为他展示了这个世界总是由这样那样的人组成,并以一种自洽的形式存在着。”

《双姝奇缘》(1987)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第207天


2017年6月26日星期一
片名:双姝奇缘 4 aventures de Reinette et Mirabelle (1987),埃里克·侯麦
南京,家

昨天看完1967年的《女收藏家》,今天再看1987年的《双姝奇遇》,创作时隔20年。这样随意的观赏有点即兴的感觉,但也清晰地看到侯麦一直坚持着他小制作拍电影的方式。当然选择看这部电影,也受到安东·德贝格和诺尔·爱柏所著的《侯麦》一书的影响。作者在写到《女收藏家》,在谈论侯麦将演员本身的性格和癖好融入角色时,说直到20年后侯麦在《双姝奇遇》中才再次使用这种方式。

《双姝奇遇》的主角是两位十七、八岁的女孩,一个是来自乡村的蕾妮特,一个是来自城市的米拉贝。这部电影不在侯麦的三大系列之中(道德的故事、喜剧与谚语、四季的故事),甚至没有涉及到男女之间的情感问题。而是通过四个故事来谈论她们之间不同的生活态度。

蕾妮特和米拉贝在城市里遇到的事,其实都是我们生活当中也会遇到的问题:街上遇到乞丐怎么办?看见别人在偷东西怎么办?在车站有人请求你给6块钱车费怎么办?——都是特别小的事,侯麦却称之为“奇遇”。为什么?因为在这些小事面前,我们都会经历一番道德拷问。

看见乞丐伸出的手,我们是厌恶地背过身去,还是装作没有看见,或者是给他一块钱?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理由,就像电影里的双姝一样。蕾妮特说,既然我们能吃饱,为什么不愿意分给人家一点呢?米拉贝说,这样的人太多了,难道我要挨个给吗?或者我们可以讨论出更多东西,比如给钱的人是否为了“购买”一份善心?比如那些乞丐是否在利用这种心理?比如社会或政府没有能力解决这些人生活的情况下、有能力的个人是否应该拒绝乞讨?

生活真的很复杂,但是面对这种复杂的时候,每个人又总是用自己所坚信的原则来行事。但是侯麦把这种讨论拍得非常清新自然,饶有趣味。我们就像站在巴黎的街上,看着两个迷人的女孩,“就一杯4.5法郎的咖啡提出道德问题、形而上问题和政治经济问题”。——事实上拍电影时,很多路人也以为她们真的为一杯咖啡而受到服务生的刁难而上前帮忙。

《双姝奇缘》(1987)

《双姝奇遇》的诞生和扮演乡下女孩蕾妮特的若艾尔·米凯尔有直接的关系。这个17岁的女演员因为热爱侯麦,而直接给他所在的菱形电影公司打电话,侯麦不悦地说:“我在筹拍新片,没空和任何人讲电话。”没想到对方说:“正好,偏偏我不是人。”侯麦惊讶这个回答,答应见对方15分钟,结果谈话延长了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这个女孩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故事(包括刁难她的服务生的故事),都告诉了侯麦,侯麦把这些都录了音。四个小时之后,侯麦说,“我要和你拍一部电影。”

而若艾尔·米凯尔这个女孩见侯麦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根据原则来生活的人”。这也正是侯麦所有主人公所具有的性格。他们根据原则生活,也根据原则谈恋爱,有时他们的坚持让人钦佩,他们的选择也让人感到荒谬,他们对自己所遵循的理论信以为真的态度,让我们喜欢那种一派天真、又让我们自嘲。

侯麦不会告诉你,应该更倾向于谁。他只是提示我们在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也可能是最本质的问题。侯麦的电影之所以成为喜剧,因为他展示了这个世界总是由这样那样的人组成,并以一种自洽的形式存在着。我们面对日常的选择时,总会充满焦虑、欲望和负罪感,对于个体而言没有界限分明地对与错。

然而《双姝奇遇》又并不是在说教。侯麦为这部电影安排了第一部分,“蓝色时光”,把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问题,和广阔、宁静的自然相对比。女孩与女孩在乡村偶遇,蕾妮特邀请米拉贝住上一两晚,并坚持和她一起去看“蓝色时光”。什么是“蓝色时光”呢,就是在“黑夜与黎明之间绝对寂静的时刻”,那时白天的鸟儿还未苏醒,黑夜的鸟儿刚刚沉睡,用蕾妮特的话来说“只有一分钟”。

两位少女,就是在“蓝色时光”的一分钟里,坚定了友谊,并感受到了自然所带来的——纯粹的快乐。侯麦的电影里,乡村总是重要的背景。在毫不做作的风景面前,人变得更加敏感,也更具有思辨精神。在自然面前,人为的道德和原则都显得渺小无意义。对于我这样一个观众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越在意影片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越喜爱人溶入风景的时刻。

可以说《双姝奇遇》里的“蓝色时光”,延续了侯麦在《绿光》里的日落地中海的瞬间,真像奇迹,让人产生一种超凡又丰盈的感受。结尾处,侯麦巧妙地围绕艺术品发展出一段关于语言和沉默的辩证故事。当我们目睹电影在画廊里的金钱交易的轻快、狡诈的气氛中结束,也许会回想起开头的大自然。这时就能感受到侯麦的看似业余(他自称在拍“业余电影”),并且自由,同时也无比的精妙。感知到的,远超出眼睛所看到的。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