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Column | 专栏

Day 245 永恒之城,永恒的电影

当我开始意识到罗西里尼电影里包含的矛盾和困惑时,我才看见他对事物和情感本质的揭示。

Roberto Rossellini and Anna Magnani on the set of Roma città aperta, 1945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第245天


2017年8月4日星期五
片名: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Roma, città aperta (1945),罗伯托·罗西里尼
南京,家

上周看让·雷诺阿的时候读他那本薄薄的传记,写到拍《黄金马车》时,提到了女主角安娜·马尼亚尼。很多人对在这部舞台性、造型感十足的电影里,启用一位“新现实主义”的女演员感到不解。雷诺阿说如果他用一位资产阶级型的女演员,这部影片就会变得矫揉造作;而启用马尼亚尼,危险性是在现实主义的路上走太远。但是,“她给了我另一张叫庄重的王牌”,我对雷诺阿的这句话印象颇深。

对于今天的观众,无论是看1952年的《黄金马车》,还是对1945年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对安娜·马尼亚尼的外形都会感到不解——完全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意大利妇女的样子。但她无论是演贵族的情人、还是孩子的母亲,都有一种庄重感,平衡着影片内部的滑稽和悲怆感。

在特吕弗的文章里,甚至揣测罗西里尼之所以拍摄故事片是因为出于对安娜·马尼亚尼的爱,而最初他是拍鱼类纪录片的。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Roma, città aperta (1945)

马尼亚尼在《罗马,不设防的城市》里扮演的皮娜是一位失去丈夫的寡妇和孩子的母亲,同时她即将和印刷工弗朗切斯卡结婚,肚子里已经怀着下一个孩子。和电影里那些普通的罗马市民,一样她属于反抗者。“皮娜之死”是载入电影史的片段。当她的未婚夫被德国士兵逮捕押上卡车,皮娜朝向卡车奔去,中枪倒地。这一幕既非出自卡车上的弗朗切斯卡的视角,也没有呈现开枪的德国士兵的镜头,只有皮娜在奔跑中倒地的画面。这种纪实的手法,和传统故事片的拍摄完全不同。这个瞬间无疑会让人想起罗伯特·卡帕在战争中拍摄的极具感人力的摄影作品。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里的现实主义显而易见。孕妇皮娜、神父唐·皮德罗、印刷工弗朗切斯卡这些的角色都是来自真实人物。“皮娜之死”就是扮演唐·皮德罗的演员法布里奇亲眼所见。而编剧赛尔乔·阿米德伊的女房东就在电影里扮演以自己为原型的房东角色。甚至有一些镜头,是在战争尚在尾声时,就拍摄下来了。我们看到的那些虚焦的、粗糙的画面,有着“逼真的亲切感”。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Roma, città aperta (1945)

罗西里尼把我们带到历史现场,电影就成了永恒。

但是,这部电影仅仅关于真实吗,或者仅仅为了表彰意大利人民的战斗精神吗?似乎远远不止这些。就像所有历久弥新的杰作,影片的风格和内涵非常丰富。惊心动魄的悬疑场景和幽默生动的喜剧场景,自如地转换着。即使是在一致的抵抗战线中,共产党人和天主教徒之间信念的冲突也被展现出来。摄影棚里拍摄的盖世太保总部漫画式的氛围,和大街上拍摄的孩子们玩耍时写实的场景,竟然融为一体。如此自由地使用纪录片风格和戏剧性镜头,是罗西里尼以他天才的直觉和果断在创作。

回顾我个人对意大利电影的接触史,罗西里尼一直是不那么最受重视的导演,只是模糊、简单地把他当做“新现实主义”的开创者,一个拍战争题材电影的意大利人而已。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维斯康蒂帕索里尼,他们都以各自的迷人更吸引自己。但近几年,当我更多观看他的电影,却越来越热爱他。他的电影总是从不以抒情的方式而能抵达诗意,总是直接展示他对人间的观察,有力量。当我开始意识到罗西里尼电影里包含的矛盾和困惑时,我才看见他对事物和情感本质的揭示。

就像《罗马,不设防的城市》里的“皮娜之死”,不仅是对人民在战争中所遭遇的不幸的控诉,也是指出了普通人的牺牲如此无意义——转眼押运弗兰切斯卡的卡车就被游击队围攻,她的未婚夫就恢复了自由。对于观众而言,已被塑造成女主角的皮娜,在电影中间就被害身亡,在震惊之余,无疑是会意识到,她和她的邻居们并不是什么英雄,而是千万在战争中丧失的普通人之一。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Roma, città aperta (1945)

就像电影中说的,“想要好好地死去并不难,难得是好好地活着”。这是对人类所遭受的不幸的深痛哀悼。

罗西里尼在电影里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非常感人,并且也非常震撼人心。影片的结尾是神父唐·皮德罗被德国士兵枪决的场景。费里尼作为编剧之一,为这个角色注入了喜剧性的一面。我一直不会忘记他在一间古董店和地下抵抗组织结头时,把桌子上面对面的两座雕像——一座圣像、一座裸女——各自转过身去的滑稽场景。任何观众都会记住并且喜欢这个角色。一群曾经和他亲近的孩子们,在枪决现场的铁丝网外,吹起了刺耳的口哨,愤怒和绝望、悲伤和反抗的情绪是唯一的曲调。摄影机追随孩子们的背影,摇向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因为这个结尾,战后的西德直到1961年才敢引进这部电影。发行商不得不在片尾加了一行德文字幕:本片不针对德国人民,而是对战争的控诉。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