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Column | 专栏

Day 19 重看冬春,以及小帅来信

“更深刻地反应一个时代的电影,恰恰是这样不刻意交待时代的电影。”

《冬春的日子》剧照 | 来自冬春电影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第19天


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片名:冬春的日子 导演:王小帅
北京,酒店

在雾霾浓重的北京,躲起来看《冬春的日子》,感觉倒是挺合适的。这部作品应该就拍在这个季节里,走上街身体能感觉到寒意,电影的画质粗粝而模糊,跟这个天气里看景物差不多。看完《冬春的日子》独个儿出去吃饭,街上的人也跟着粗粝而模糊,是雾霾闹的,也是电影闹的。这么小型、这么个人的电影,却让你看完之后,有一种冷峻的气质附着在你身上,无论是与人说话、与人喝酒、与一群人宵夜,这种气质始终如影随形。

《冬春的日子》摄于1992年,出品算1993年,海外发行获奖在1994年。我是很后来才看到。回想起来那些年自己在干嘛呢?读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遗迹是家里有一面墙的古代书籍)。那可以算作我“看电影之前”的一段时间。我当时十八九岁,算是最需要知识的青春时期,却也是我们国家与西方世界基本隔绝的一个时期。我的视野里几乎没有来自西方的艺术、电影、音乐这些东西。《冬春》恰好拍于那个时期。

《冬春的日子》剧照 | 来自冬春电影

一个好友说2002年时《冬春》曾经热过。她记得当时张献民在《书城》上开“看不见的影像”,写得第一部片子就是它。我找出来看这篇文章,张老师给《冬春》在影史上的位置做了准确标识:

“当时或之前独立操作性比较强烈的有张元的《妈妈》和娄烨的《周末情人》。但这两个都不是自己掏的腰包,而且背后还有个正式机构或制片厂。《冬春的日子》是新中国第一部彻底独立的影片。

“《冬春的日子》诞生在电影管理尚非常松散的时期。我们目前身处其中的严格电影管制肇始于1995年春节前后。”

“可以对比的二者,是88年的《红高粱》以最热闹的场面终结中国电影的八十年代,而92年的《冬春的日子》以冷峻空旷寂寞抑郁开启中国电影生存于地下的九十年代。”

这个拍摄的时代背景对于感受这部影片的气氛非常重要。电影本身没有任何那个时代的故事背景、旁白说明、细节特征。《冬春》看完的感觉,更深刻地反应一个时代的电影,恰恰是这样不刻意交待时代的电影。

《冬春的日子》剧照 | 来自冬春电影

《冬春》里的演员是年轻的刘小东和妻子喻红,分别饰演冬和春这对走投无路的艺术家夫妻。而我身处的2016年,再看这部电影,当然会想起贾樟柯拍的《东》(2006)、姚宏易拍的《金城小子》(2010)里的大画家刘小东。作为电影,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但是,那个留在黑白乐凯胶卷上的冬,却显得如此真实,在窘迫的生活和焦躁的情绪中,我们能透视他的内心世界。一个根本无处宣泄、无可奈何的世界。

这是王小帅导演的处女作,可说一部完全自由的作品。他最大的遗憾是当时没有条件做同期录音。也就是说这部电影没有录下时代的声音。现在听起来,声音演员的对白,确实和画面仿佛隔着一层空气。不过这确实也带着一种“过去的电影”的味道。我恍惚间觉得,《冬春》大概也是一部默片,如果对白可以用字幕出现的话。总之它如此久远,与所有的时代格格不入。这也是它如此珍贵的原因吧。

当然不止于此。电影不止于和时代的关系,还有和人的关系。

当我们看着冬和春做爱、吃饭、散步、争吵、洗衣机坏掉、打听自己的画有没有卖出去、为要不要去美国而挣扎,我们就看见了他们真正的日子。没有诗意、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艺术家的日常,尽是无聊和空虚。可是在这种看似散漫的记录当中,又让我感到一种眷恋和炽热渗透进日子来——这和角色本身的成功或失败、聚或散又好像没有关系。

《冬春的日子》剧照 | 来自冬春电影

这大概是创作者群体(包括王小帅导演、刘小东和喻红、客串出演的娄烨、摄影师乌迪和刘杰)当时的“狂热与哀伤”的投射吧。即使作为观众的我在20多年后看完,这种“狂热与哀伤”的感受还是依然强烈,久久不能散去。

我也简短地访问了小帅导演,问他现在如何回望过去的那段创作时光,他很认真地写了很长一段话。


小帅导演来信

《冬春的日子》拍完以后,除了开始在电影节上看的那几遍,之后几乎就没有完整地看过了。但是会在不同的媒介上会看到一些点滴片段。怎么说呢?回头想这个片子,总是有很多遗憾。首先就是声音,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同期录音的能力,只能在后期配音,不管是声音演员和制作条件都不是很理想,多年来一直想着如果能重新做一遍声音就好了。至于影像上的那种粗粝,相反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气质,如同老照片,模糊,但是温暖纯真,也是那个时候的一种直观反射吧。

对我来说,《冬春的日子》是一个永远想回又回不去的拍摄电影的状态。如同初恋,所有的第一次都是如此懵懂而美好。甚至你都不确定你是否已经在恋爱了。就像在拍摄的时候我经常会问自己,这算是在拍电影了吗?

如果这个处女作对我有什么特殊意义的话,那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作为一个作者,一个观察者,一个导演,通过镜头,通过你选择的一秒24格的画面,通过演员,发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声音,独立的、自己的声音。我知道,这个不管在当时,现在,以及未来,都是要相当珍惜的,尽管有些东西你可能永远回不去了。


*特别感谢冬春电影提供给我影片数字文件和剧照。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8 小时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4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