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第331天
2017年10月29日星期日
片名:艳贼 Marnie (1964),希区柯克
香港,酒
中文片名“艳贼”,真正的名字叫玛尔尼(Marnie)。她总是用假名,去应聘办公室职员的位置,从事打字和影印的低级工作。玛尔尼拥有美貌,但极为端庄自重,她的套装从不露出自己的膝盖。但是在工作两三个月之后,她总能席卷公司保险柜里的现金离去。她就像为自己换一身皮肤那样,换上另一套衣装,变成另一个人,然后换成另一个名字,到新的公司去应聘。
年轻的时候是不可能对《艳贼》有真正的兴趣和认识。因为接下去它并没有展现希区柯克式的紧张和悬疑来,而是变成了精神分析。当玛尔尼被新老板拉特兰认出真实的身份,并像“猫捉老鼠”一样捕获之后,就再也没有刺激性的场景出现,一切只为了解释玛尔尼成为贼的心理创伤。
她为什么害怕红色?她为什么恐惧雷电?她的噩梦代表什么?她和母亲的关系究竟怎样?玛尔尼的这种心理疾病在医学上被称为病理性偷窃或称之偷窃癖,也是习惯和冲动障碍的一种,这种病人会反复出现偷窃欲望,无法克制,他们的偷窃目的并不是要获取钱财。病人在偷窃行为前有一种不断增长的紧张感,偷窃的过程中和偷窃后紧张感得以释放,代之以一种满足感。这也是典型的弗洛伊德式的病例再现。
表面上看起来,《艳贼》对应的是《爱德华大夫》。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然后要治愈他/她。但是同样是治愈,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对换之后,我们发现相比女性的爱充满母性的泛滥,男性的爱中明确地带有强烈的权力欲。
——就像《艳贼》对白所言:
玛尔尼:动物学包括人类吗?
马克·拉特兰:人的本性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
玛尔尼:那么女性自觉呢?
马克·拉特兰:其实我的那篇文章里谈到了捕食者的本能,那是动物中的罪犯阶层,而其中很多捕食者都是雌性动物。
肖恩·康纳利扮演的拉特兰,一个典型的高富帅,但他不再是花架子的007情报员,而是一个真实的男人。他爱玛尔尼,爱她的美貌,也爱她的冰冷,实际上是爱她的病态——病态使一个女人变得特别。她越是拒绝所有的男人,拉特兰就越想成为亲近她的人,成为唯一拥有她的男性。
《艳贼》里男性的爱带着施虐性的、狩猎式的心理——或者说同样也是一种病态。当拉特兰“捕获”玛尔尼之后,立即给了对方两种选择:要么将她送去警察去坐牢,要么跟他回家结婚。将“婚姻”与“监狱”等同起来,这是希区柯克多么犀利的明喻。
而在蜜月旅行中,拉特兰开始接受、但最终难以忍受玛尔尼对性的拒绝,而强奸了她。——这一情节使得影片在当时失去所有的观众,任何男观众和女观众都厌恶它。而二十年后,评论家们又把这部电影视为希区柯克最好的几部作品之一。因为他让人直视男女关系中的权力的不平等和不道德。
但是,拉特兰对玛尔尼通过让她恢复惨烈的童年记忆,最终的治愈了她,从而又让人感到一种困惑:“真正的道德是否看起来是不道德的?”或者说真正的爱看起来是如此残忍。真正的不道德,也许就是对浪漫的虚构和鼓吹。
而现在重看《艳贼》——以及前几天重看的那些电影一样,我能感受到的震撼不再是希区柯克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设计什么的,而是他对道德观和欲望的深刻洞察。
也许只有当我们在希区柯克那里,意识到自己的情感是如此复杂和暧昧,我们才能在他的电影感受到真正的刺激和快感。
最后得说:《艳贼》是希区柯克最后一部真正的杰作(之后重返伦敦所拍的《狂凶记》也值得一看)。虽然这部电影在当时票房和口碑是如此失败。随着这种失败,希区柯克长期的合作者也纷纷离去:摄影师罗伯特·伯克斯在拍完本片后不幸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死;此后不久,剪辑师乔治·托马斯尼也因病去世;作曲家伯纳德·赫尔曼没有多久也离他而去……希区柯克的巅峰时代从此正式结束。但他给电影创作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影响,至今仍然清晰可见。
第47周 希区柯克:爱与谋杀
深闺疑云 Suspicion (1941)
爱德华大夫 Spellbound (1945)
美人计 Notorious (1946)
火车怪客 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
后窗 Rear Window (1954)
迷魂记 Vertigo (1958)
艳贼 Marnie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