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Column | 专栏

Day 361 夜里有光,荷塘里有风,牯岭街上有少年

小四、小马和爱德华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第361天


2017年11月28日星期二
片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杨德昌
广东梅县,宾馆

今天这篇文章是旧文重推。不过也和“和电影生活在一起”这个项目有关联。它写于去年八月的某一天。当时已经有些确定想要去实现365天了。但是不间断得每日观影和写作,对我个人而言是庞大而难以想象的计划。而每天的文章究竟要写成什么样,心里并没有数。于是就试着写了这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我原意是想要和正统的“影评”写作拉开距离,尽量日常化、随笔化。不过在这一年经常来读的朋友,可能也会发现,其实并没有能达到这个风格。总体而言,上半年写得还算放松,下半年就有些紧了。有时为了顺利完成这个项目,不得不就着自己的写作惯性。

虽然我窝在小旅馆里又重温了一遍《牯岭街》,但是重读自己一年前写过的这篇文章,仍能感觉到有些东西在隐隐酝酿中的愉悦。而今时今日看到“这个世界是不会因为你而改变的”这一幕时,悲哀从未如此彻底。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第一篇写的就是《一一》,可见杨德昌和他的电影在我心中的地位。但很遗憾的是没有时间去写他的另一部杰作《恐怖分子》。在上个世纪末我还很喜欢《独立时代》,经常拿出来看。今年年中时,有友人来闲坐,一时兴起又看过一遍(虽然没写)。在《独立时代》里重温到杨德昌的愤懑,这种愤懑来自这个社会将那么多不正常的事看做是正常的,而大家以为这样的话就能好好生活下去。

对了,杨德昌也是梅县人。

下面把时光调回到一年前的某个夜晚。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杨德昌

修复过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直在手边,却一直没有打开看过。

这张蓝光面市也有一些日子了。我不止一次看到朋友圈中议论这个版本的色彩和亮度。有人觉得这次修复可能有些过了,可能是过于明艳了。但多数的意见是,“像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很奇怪,我一直没有打开看过,却对这些议论却放在心上。

其实也不是不好奇,有时候会潜意识里有点抗拒去改变对某一事物的记忆。

前天晚上,本想看点别的,却翻到这部电影的蓝光版,就说好吧,我来试试看两眼。看看有多明艳。就开始看。开场不久,小四用手电筒划开黑夜,在小公园里,我第一次看见原来那里是有一片很美的荷塘的。

电影以前是看过好几遍的,画质不好、暗部细节全无,照说是无损我对它的敬意和热爱的,但那片荷塘我几乎肯定没有见过。也许即使见过,大致因为画面过于模糊而根本没往记忆里去。

(这是豆瓣上找来的截图,从前影碟的画质,这可能是市面上唯一的版本。当你看到这个画面,无论是什么画质,都是如此感人。)

这次我不仅看见了荷塘,而且看见了画面里是有风的。我的感受是,那阵风是如此真实。我能看见荷叶夜里微微地晃动。

就这样一场戏一场戏不停地播放下去。本想只是看两眼,就有别的事忙。可是手里的遥控器一直按不下去停止键。就这样放了将近4小时。中间决没有一个片刻,是让我可以说,“今晚就放到这儿吧”,然后关掉去睡觉的。总之一直坐在客厅里,看到深夜两点左右。

当然不是人物的命运还吸引我,几乎每一场戏,我都已经可以背出来。修复版的新鲜感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像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那种感觉。尽管有许多细节、许多色彩,我以前的确没有见到过、或是注意到过。

之所以无法停下来,我觉得是因为杨德昌导演在上一镜与下一镜、上一场与下一场之间那种黏结的力量,坚定地控制住观看的人。没有任何松懈之处。每一个空间、每一个人物、乃至每一句对白的停顿之处,都让你无法暂停。

眼睛所到之处,你可以看得见杨德昌复原台湾六零年代的苦心与细致。但有时也会超出写实。比如,这里面有两个令人难忘的形象:一个是“戴着海军帽披着衣拖着鞋”的哈尼,一个是倪淑君演的两幺拐老大山东的女人。哈尼的对白,倪淑君的说话腔调,都让我觉得不像真实人物。但是略显脱节的戏剧味道,随着时间却又成为《牯岭街》生动的一部分。

很奇特的,有时自己觉得电影中最突兀的部分,却会更深刻地印在你脑子里。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杨德昌

我2012年因为金马奖的初审工作到台北,被安排在西门町对面住。我有一篇游记写到:“有朋友来接我走走,没想到转过街角,走了三分钟就被告诉:那是中山堂,《牯岭街》里开演唱会的地方。后来,每次在夜里回住处的时候,从捷运站出来经过中山堂立即让人想起那个哈尼——戴着海军帽披着衣拖着鞋突然来了又走”。那个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哈尼,那个拿《战争与和平》当武侠小说的哈尼,彼时对暴力已经深感厌倦。

从哈尼的死开始,一个理想世界就逐渐在小四心里崩塌了。台湾的六零年代和我自己成长的大陆的八零年代,当然是大不一样。小四与小明之间的悲剧其实每一代人、每个地方都有,只是故事不同而已。但是对大部分人的成长经验而言,不会遇到这样惊世骇俗的悲剧。大部分人的青春期是很平庸的。我也一样。

但成年人体制压迫下这种经验还是很容易共鸣到的。再看《牯岭街》一种是像灵魂出窍一样,折返回过去,从客观的视角去看自己。

“这个世界是不会因为你而改变的。”小明被杀前说的这句台词。真是杨德昌式的伤感。今天听起来还是很伤感。即使自己已经成为了成年人。这个世界依然是不会因为你而改变的。

但是,毕竟已经不像十年前、或十五年前看这部电影时那么伤感了。

从前看《牯岭街》,为它的愤怒、抑郁和绝望所征服。少年时代真的犹如黑夜。在黑夜里只能看见黑暗。但现在也看见光了。像星空一样,许多美的细节,星星点点布满夜空。譬如那条搭起来的牯岭街的景,少年骑车在夜里经过,时代的再现真是生动。

还有开场那段,公园里有荷塘,荷塘里有风。感觉真是美极了,那风像穿越过时间,来到我们面前。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杨德昌

如果只有愤怒和绝望,而没有美,我想一部电影也很难在我们对平庸的生活感到疲惫和乏味时,点亮我们的日子。

第52周 南国再见

11月27日(周一)悲情城市 (1989) ,侯孝贤
11月28日(周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杨德昌
11月29日(周三)多桑 (1994),吴念真
11月30日(周四)戏梦人生 (1993),侯孝贤
12月1日(周五)恋恋风尘 (1987),侯孝贤
12月2日(周六)南国再见,南国 (1996),侯孝贤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

Recent Posts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9 小时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5 天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