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Column | 专栏

令人崇敬的电影节人-国际电影节回顾之四

相对于商业市场以营利为第一目的,国际电影节则是以文化艺术创新、交流为根本责任,是项非营利活动。世界上多数的国际电影节以政府支持、民间主办的形式运作。为此,对投身电影节事业的人,有着特殊的要求。

杜尼约克

柏林节归来后,我很快投入了影片《香魂女》的导演工作。一天,接到中国电影发行公司经理胡健的邀请参加一个特别的宴会,庆祝一位德国友人访华60次。

那是我第一次正式认识这位著名的德国制片人兼导演曼佛雷德·杜尼约克(Manfred Durniok), 才知道他是从1972年就来到中国的电影人,不到二十年里,推荐了许多中国电影走入柏林国际电影节,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化与艺术的电影使者。

他听说我的新电影已经接近完成,就积极要求观看。第二天,在中影公司的小放映厅里,我给他放映了《香魂女》的对白双片。靠着翻译的简单解释,他看完电影后,握着我的手说了一句吓了我一跳的话:“祝贺你,你拍了一部Masterpiece杰作!”

他要我马上送材料报名柏林国际电影节。93年2月12日晚上,当《香魂女》第一次在柏林节的动物园宫放映后,我和主演斯琴高娃、伍宇娟走上舞台时,千余观众用超过十分钟的鼓掌与欢呼来表达他们的赞美。

走出剧场后,我第一个见到的就是等在外面的杜尼约克先生,他喜形于色地握着我的手说:“我说得没错吧!”

《香魂女》在柏林电影节首映 ©️谢飞

好的国际电影节需要有好的选片人,需要懂行的艺术掌舵者。

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有了热心的“老杜”(我们电影界对杜尼约克的尊称)开掘,才在柏林最早“走了出去”。

老杜是个专业的电影人,一生制片、导演过400余部电影,最著名的是1982年任制片人拍摄的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影片《摩菲斯特》。

经验与品味是选片人的关键,而热爱多元文化则是根本。

老杜热衷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支持与促成了中德合拍的电影《黑炮事件》(黄健新导演)、《少爷德磨难》(吴贻弓导演);2000年,他在德国规划修建了欧洲最大的中式园林“得月园”。(编辑注:从1972年)到他不幸因病去世的2003年,三十年中他来过中国达到120次,年均4次,这创纪录的数字中饱含着对中国文化和电影的深情厚谊!

德哈登

电影节的选片人重要,而掌舵人——主席则更为重要。

德哈登先生从1980年起担任柏林节主席,到2001年退休,长达21年。8、90年代的中国电影从那里走向世界,和他的鼎力支持分不开。

他曾经说过:“世界一流的电影节在评奖时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寻找新鲜的东西。中国电影90年代初在各大电影节的‘大丰收’,原因在于它给国际影坛带来了新的电影形态和文化表达。”

是啊,从80年开始,他坚持年年聘请中国电影参赛或展映,让世界通过电影了解隔绝多年的中国,直至88年《红高粱》获得最高奖——金熊奖;92年5月《霸王别姬》获戛纳金棕榈奖、8月《秋菊打官司》获威尼斯金狮奖、93年2月我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获柏林金熊奖,中国电影在一年内包揽三大电影节大奖的空前、也可能绝后的“大丰收”,都和电影节的主办人的可贵的文化艺术坚持,密不可分。

理论家戴锦华说过:“商业电影是复制再生产,艺术电影承担的是创新实验,十个艺术电影中有八个都要掉入沼泽,因为它们在走新路;一部电影走通,整个电影产业的纵深就出来了。”

商业电影的价值靠市场的票房证明,艺术电影的价值则要靠有坚持、有见地的电影节的评选来体现。

《香魂女》在柏林的获奖也出乎我自己的预料。这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家庭伦理剧,形式、风格方面的创新不多;优点在于剧作上人物形象刻画独特、丰满,斯琴高娃的表演充满艺术魅力,她得个女演员奖有可能。

幸运的是那一届的评委主席是刚刚获过金熊奖的张艺谋。

后来他对我们说:全部参赛电影看完,我发现大家对两部中国电影都比较满意;我听说柏林节有个不成文字的规定:每届评奖里只允许一项并列,即“双簧蛋”,我就在讨论时主动提出两部中国电影并列金熊奖,获得通过。

德哈登主席(左一)给谢飞(右二)与李安(左二)颁发金熊奖杯 ©️谢飞

那时候,海峡两岸的关系还十分紧张、微妙,双方都非常重视这个活动,均派了电影局局长和新闻局局长带队的代表团来助阵。“双喜临门”的结果使大家非常高兴,一起聚会庆功,从此成为了专业上的好朋友。

在香港、台湾,《香魂女》的影响远远超过《本命年》。第二年的香港电影节上,《香魂女》的放映非常受欢迎,并获得了香港影评人的“年度十佳影片奖”;95年,《香魂女》又成为第一次在台湾的“大陆电影展”的影片。

一部电影在中国的分隔多年的“两岸三地”的融合、交流的历史进程中起了作用,这与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推荐是分不开的。

海峡两岸电影人合影©️谢飞

纵观世界上几十个著名的国际电影节,寻找到文化艺术造诣高、热爱电影事业的主席和选片人,并保持相对长时间的稳定,是其成功的秘诀。他们把策划、举办好的电影节当作自己的人生的主要职业与责任,具有令人赞赏的献身精神和工作能力。

我把他们称为“电影节人”,令人崇敬的“电影节人”。

德间康快

几十年来,我在各个国际电影节上,遇到了许多值得尊敬、值得怀念的电影节人。

日本的著名电影人德间康快先生(1921-2000)以他的“德间书店”为基础,在80年代,不仅年年在日本举办“中国电影映画祭”,还出资拍摄了《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和张艺谋的《菊豆》、田壮壮的《蓝风筝》等重要电影。

91年起,他连续8年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主席,将电影节从两年改为一年举办一次,致力于发掘和支持亚洲电影新力量,成为那一十七亚洲最优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黄建中的《过年》、田壮壮的《蓝风筝》、严浩的《天国逆子》等都在那里为世界认识。

巴苏·戴普

90年代我曾带着《湘女萧萧》、《香魂女》多次参见在新德里举行的国际电影节,认识了另一位令人尊敬的“电影节人”阿鲁娜·巴苏戴普(Aruna Vasudev)女生。

巴苏·戴普(Aruna Vasudev)

这位50年代毕业于法国高等电影学院的印度女电影博士,将自己热爱电影的一生奉献给了电影研究、电影节策划、电影协会运作等辛劳的工作中去。

她创办的“亚洲电影促进联合会NETPAC在世界上3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设立评奖,专门表扬与支持亚洲国家的优秀电影作品与人才。

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彭韬的《血禅》等新人新作都得到过它的支持。今年十一月在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将举办庆祝NETPAC成立25年的活动,应该也是对这位年逾八十的令人尊敬的电影节人一生业绩的赞扬吧。

我常常给电影学院的学生们说,成为著名导演、演员、编剧、制片等专业人员当然不错,但是电影事业也需要有专业的、负有热诚与能力的电影节人。

可喜的是,近年来在我国除了官办的两三个国际电影节外,已经涌现了不少独立的、专项的、民办的国际电影节,比如南京独立影展、西宁FIRST青年影展、云之南纪录片影展等等;出现了一些热心于电影节事业,有品味、有素养,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青年电影节人。

他们是中国未来电影节事业的希望!

写于2015年7月10日

原文刊登于2015-9-17 《南方周末》
经原作者授权转载

谢飞

中国著名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