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SIFF】《曾经的背叛》:针锋相对的情感盗窃

作者:叶航

俄罗斯影片《曾经的背叛》据导演所言,整个拍摄时间是14天,这是一个相当短暂的周期,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出它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投资不高、人物集中、场景简单等等。其实一直以来,我还蛮喜欢看这一类单一的封闭空间里的故事,远的如1972年的《足迹》就是由劳伦斯*奥利弗和迈克尔*凯恩这两个老戏骨之间的勾心斗角撑起一台戏,之后在2007年,凯恩还和裘德洛重演了这一戏码。《心慌方》系列和最近两年的《127小时》、《活埋》等走的大体也是这一路数。这样一种独特的叙事模式,其实就像硬币的两面,拍好了,短小精悍,新意闪闪;拍砸了,沉闷无聊,味如嚼蜡。

故事就发生在一个晚上,但是情节却一直往前回溯到十几年前。一个夜晚,阿瓦和塞奇潜入一户人家偷窃,而这户人家的男主人恰是塞奇大学里的同学奇斯托夫,当年,奇斯托夫也暗中爱慕着塞奇的女友。之后,塞奇因奇斯托夫的告发而在毕业前夕被学校开除,女友也被横刀夺爱。影片有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创意起点。表面是一个带有悬疑色彩的入室盗窃故事,内在讲述却是一则情感盗窃故事。随着叙事的推进,人物之间的前史也一层层地被剥露出来。在现在进行时,塞奇对奇斯托夫实施行骗,隐藏他入室偷窃的真实目的,还大话连篇地欺骗奇斯托夫,她真正爱的人一直是自己而不是奇斯托夫。而这一切,皆来源于过去时中奇斯托夫的背叛。这可真算的上是一场骗中骗,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导演在影片中多处使用广角镜头,为促狭的空间营造出夸张的荒诞意味,而一些镜头切换节奏也使现场气氛变得诡异、紧张,这些影像调度都增加了影片的电影感,而不是舞台剧的实录。在影片的前半段,导演成功地建立起了关于”塞奇盗窃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塞奇和奇斯托夫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去和关系”等悬疑,正是这些问号驱使着观众跟着剧情往下走,而不会被大量的对话搞得心烦意乱,而身材肥硕的阿瓦又时常以一些滑稽的言行中和冲突、对峙的氛围。

塞奇这一看似不可思议的盗窃、报复行动,却也写出了他对前女友的念念不忘之情和情伤之苦。但可惜的是,故事发展到后半部分便失控了,塞奇和奇斯托夫接连的死亡,没有逻辑上的支撑。在塞奇的欺骗之下,奇斯托夫竟然在留下遗书后选择了自杀,这似乎很难发生在一个能设计陷害好友之人的身上。而阿瓦刺死塞奇更是难以服众,一个盗贼的良心发现,改邪归正?至少剧情中没有给出充分的转变理由。

影片虽然是几个男人之间的对手戏,但谁能说实质上的主角不就是那个女性?没有她,奇斯托夫不会告发塞奇,这自然也没有了塞奇的复仇行动。而这一切,又根源于两个男人对她不可自拔的爱。但当她最后进家之后,故事一下子从虚变为实,反而失去了想象的空间,如果她一直不现身,就那么一个缺席的人物,让两个男人你死我活地争斗,结果双双殒命,是不是更能表达出爱情和谎言的杀伤力?

作者简介:
叶航:
影评人,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华语电影优质大奖内地评委。已参撰《电影+2005》、《后窗看电影》、《香港制造》、《意大利电影十面体》等8本电影书籍,文章散见《南方都市报》、《电影艺术》、《看电影》、《电影世界、《Cosmopolitan大都会》等。

叶航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讲师,影评人,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华语电影优质大奖内地评委。已参撰《电影+2005》、《后窗看电影》、《香港制造》、《意大利电影十面体》等8本电影书籍,文章散见《南方都市报》、《电影艺术》、《看电影》、《电影世界、《Cosmopolitan大都会》等。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1 月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2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2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