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2010 Venice】《身后事》: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Post Mortem (2010)

最近几年,新一代的南美电影导演成了国际电影节的常客,而且在奖项上也屡有斩获。2010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阿根廷影片《谜样的双眼》最终赢得了最佳外语片,算是新时期南美电影的一个小高潮。不难发现,目前越来越多年青的南美导演出现在国际影坛上,基本上都是生活或者经历过南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独裁统治时期。2010年,出生于1976年的智利年轻导演帕勃罗·拉瑞带着他的第三部长片《身后事》(Post Mortem, 2010)入围了威尼斯的主要竞赛单元。

《身后事》的时代背景发生在1973年智利将军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政府。在这场政变和之后的清洗运动中,智利数以万计的人被杀和失踪。电影故事雏形源自当时报纸上关于一个男人马利欧的报道,导演帕勃罗·拉瑞觉得这个男人的故事可以让观众从另一个方面去了解智利国家的那段历史。随之他将这个故事进行了改编,让他在变得更加自闭的同时也学会爱人。

电影以一个有趣的镜头开始,马利欧(阿尔弗雷多·卡斯特罗饰)在清洗自己的车子,可是他突然转身走到马路中间,傻傻地对着马路另一边的房子发呆,水管的水还在流着……从电影后面的叙述可以了解到马利欧爱上了住在街道对面的舞女南希(安东尼亚·泽戈洛斯饰)。他偷偷闯进戏院的更衣室只为一睹她的容颜;他邀请她去中国餐厅吃饭并向她求婚;为了能让她重新登上舞台,他软硬兼施砸了戏院老板的玻璃门,又将自己的车子作为交换送给了剧院老板。他拒绝了女同事的投怀送抱并且冷冷得说了一句话:“我不跟和其他男人睡过觉的女人睡觉”。这句话,为电影最后的悲剧埋下了一个伏笔。

所有看似平静的生活在一天之内开始改变。就在马利欧洗澡的时候,电影中传来了噪杂的画外音响;等他出门时,街道上的一切都已经改变。遍地的尸体、焚烧的汽车、毁坏的房屋,更让他为之担心的是,南希家经历过一次洗劫,热衷于政治运动的她的家人全部失踪,她也不在。而马利欧自己由于需要为军政府处理尸体的善后而开始忙碌得工作。某天南希回到了家中,藏在小阁楼里,马利欧冒着危险给她提供食物。直到最后,马利欧发现南希的小阁楼里原来还藏着另外一个男人的时候,他竭尽全力将所有能够搬运的东西都堵在了小阁楼的门口。在堵东西的画面中,导演用了一个静止的长镜头,将摄像机长久的对准了这道门,马利欧不停得在搬运东西,偶尔走进镜头,偶尔就在旁边抛掷东西,要不就是他在周边翻东西时的声音。这个镜头冷静而又真实得再现了马利欧此时心裂欲绝的状态,运用得非常精彩。

1973年之后的几年里,席卷智利全国的清洗运动还有记忆残留在导演的脑海里,导演已经不是第一次通过镜头来表现当时的白色恐怖是如何改变人性的。在他的第二部剧情片《杀手狂热夜》(Tony Monero, 2008年)中,导演塑造了一个冷血的连环杀手,而在《身后事》中,主角马利欧的性格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尽管他在电影中的表情始终呆滞冷漠,但是他充满了对真爱的向往和期待;他还充满爱心,不仅帮受伤的狗缝伤口,还冒着生命危险试图帮助尸体堆里的一个活人逃离虎口。但正是他对爱的孤注一掷和对性爱的偏执狂倾向最后让他走向人性的崩溃。电影的叙事极其流畅,在所有精心剪辑的铺垫中慢慢得让高潮水到渠成得在结局出现。

电影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侧面描写和画外音的运用。在白色恐怖下,没有厮杀,没有抗争,只有尸体:满街的尸体,满车的尸体,满医院的尸体。然后就是用以院里的工作人员的挣扎和恐惧来实现以小见大的目的。那些画面外的音响帮助画面创造了很多空白,给观众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间。这种手法的运用在电影中完美得达到了以静衬动的境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

《身后事》是新一代南美导演对他们经历过的70年代生活的回忆之一,通过帕勃罗的影像作品人们可以更加理解发生在那些国家的一段悲惨历史,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当代人深重的影响。当然拍摄这种反思的电影逼近需要勇气,还需要像讲述故事的技巧。《身后事》再次证明了对于这样的题材一个好故事是多么重要。

tati

旅居丹麦,深度影迷分子。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