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2011 SIFF】《双重罪》:节奏感的胜利

Unter Nachbarn, 2011

一部电影的精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本身的节奏,酣畅的叙事节奏往往可以从根本上弥补剧情的薄弱。德国电影《双重罪》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片就在叙事上充分发挥了节奏的力量,平均计算下来大约每15分钟就有一个情节点,20分钟就有一次大转折,令整个故事始终都在跌宕的气氛中向前奔跑,不带一丝松懈,这也使它与大多数沉闷的欧洲剧情片有着明显的区别,以至于在起承转合的时间把握上多少还有那么一点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感觉。

倘若《双重罪》按片名直译,可以翻成《一个好邻居》,这个片名与故事主线的关系也比现在的译名要来得贴切。片中在报社工作的年轻记者大卫搬了新房,在借螺丝刀的时结识了邻居罗伯特,这位未婚的老宅男开始对大卫产生好感,欲与之深交。某夜,大卫酒后驾车撞死了刚在酒吧结识的女孩,罗伯特为了保护大卫而拉他逃逸,并自作主张销毁了一切证物。偏偏这起撞人逃逸的案件又由大卫自己负责后续的跟踪报道。当内疚的他与悲伤的受害者妹妹走到一块时,两人之间也逐渐萌生出了危险的暧昧情愫,这也令罗伯特这个变态邻居愈发愤怒,事态开始一步步走向失控。

从人物设定上来看,罗伯特这个变态邻居对剧情的发展有着核心推动作用,原本可以投案自首的车祸在他扭曲心理的作用下渐渐成为了一起复杂的悬案,非但警方对此毫无头绪,就连肇事人大卫也被迫承担起了痛苦的心理负担,使所有人都经受着不同的精神折磨。但是对于罗伯特自己来说,他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大卫。

乍看之下这似乎有点同性恋的意味,然而背地里却也表现了对当下社会中某些特殊群体生活状态的关注。影片中的罗伯特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同性恋,他只是一个极度孤独的老宅男,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在社交上有着某种先天性的障碍,也许在他的人生中,从来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去经营友情,他为朋友所作的一切都令朋友感到可怕,于是自然也就没人愿意搭理他。长此以往,孤独的罗伯特对于朋友的渴求也就变得愈发强烈,最终成为了一个有着强烈占有欲望的中年变态。因此,当他发现大卫与受害者的妹妹相爱时,第一反应便是自己将会失去大卫,其次才是那起交通肇事案有可能会被发现。为了自己眼中的新友谊,他甚至不惜大开杀戒。

饰演罗伯特的这位德国演员凭借自己生动的面部表情将这种变态心理演绎得活灵活现,从一开始的示好,到后来的担忧,再到最终的绝望,一段纠结的心路历程构成了一次次跌宕的情节转折,目前看来应该是本次竞赛单元中最佳男配角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然而,由于影片的构想是通过人物塑造来作用于情节,这也就意味着它没法在案情上有严密的逻辑线索。单纯就交通肇事逃逸后的处理手法来看,故事就显得漏洞百出,警方完全可以通过排查刹车胎印,比对小镇上同类车型,迅速查出肇事人。如果按照好莱坞悬疑片的制作套路必然还会加入大量的警察戏,令影片更具商业味。

《双重罪》在欧洲电影的艺术气息与好莱坞的商业性中更多的还是偏向于艺术,偏向于人文关怀,但他同时也在艺术与商业间巧妙地找到了至关重要的平衡点,那就是对叙事节奏的掌控,在出色的节奏面前,探讨案情的漏洞全然没有意义,节奏带来的快感远胜一切,这是一次属于节奏的胜利。

基督山伯爵

独立影评人,常年混迹于MTIME时光网,上海艺术人文频道《光影空间》节目策划,影评散见于《东方电影》、《电影故事》杂志、《北京晨报》、《南方人物周刊》、《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南日报》等。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