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TV 电视剧

山田孝之与松江哲明的深夜之约

《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官方剧照 | 来自网络

“死不了啊。斩不下去。”山田孝之在拍摄山下敦弘导演的新片《己斬り》(自斩)里一场自刎戏时,因为道具刀无法伤害自己,作为角色的自己并不能死去而候陷入迷惘。“哪怕一次也好,我想自己试着做出属于自己的中心‘轴’。所以我才决定去赤羽的。想在赤羽活下去。”迷失在角色中的山田意识到寻找自我的重要性,决定抛下演艺事业移居到赤羽 —— 一个位于东京边上的社区。

2015年一月到三月在东京电视台深夜档播出的《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以其纪录片的风格试图告诉观众:这是一个真实的山田孝之的故事。等一下,这里的“真实”是在修饰山田孝之还是故事?“故事”这个词是不是就不真实?按照同样出现在片中,也同时担任导演的山下敦弘的话说,这是一部“连续纪录剧”。该剧播出后,有关其真实性的讨论也逐渐升温起来。但剧组仿佛也把答案给了观众,正如热心观众发现,片尾字幕中协力一行出现了2010年的一部美国伪纪录片电影《I’m still here》。

《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在风格上吸收了日本电视上两类节目的特点。其基础风格,特别是镜头间字幕的运用和剪辑,是以《情热大陆》为代表的明星“密着”纪录片节目。日语词“密着”在这里有跟踪拍摄、贴身拍摄的意思,在捕捉明星“素颜”一面的同时也试图暗示真实性。第二类节目也是日本特有的,叫“街ブラ番組”,可译作“散步节目”。比较著名的有《ブラタモリ》和《有吉正直散歩》。这一类节目主要是让明星和主持人搭档去往一个社区,在那里一边聊天散步一边与周遭环境互动。

字幕的运用 | 来自网络

《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这一剧目虽然在命名上十分接近“散步节目”的气质,但是山田孝之和赤羽之间的联系却非散步节目那样随便,而是名为一部《东京都北区赤羽》的漫画。 这部漫画在日本属于“随笔漫画”的一种,以非虚构内容为主,主要是反映作者日常生活发生的事情和所想所感。山田孝之正是被漫画中形形色色有趣的当地住民所吸引,觉得自己在赤羽也一定能活出自己的样子的。 于是,在《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的最后一集中,山田孝之出演了自己制作的舞台剧《桃太郎》,一个在日本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也是日本育儿园和小学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经典剧目。整部剧在首尾之间由漫画提供的线索和山田的自我探索作为支撑,从结构上看非常完整。从一开始的自我迷失,到最后在《桃太郎》中的回归原点。

虽然具体情节真伪难以查证,但可以证实的是《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的出现并不是一夜之间的突发奇想。东京电视台早在2006年就制作过一档讨论纪录片虚实的特别节目,叫做《森达也的‘纪录片会说谎’》。这档节目包括森达也在内,还召集了原一男、绪方明、堀靖彦等电视电影从业者一起对纪录片这一形式进行了深度探讨。当时担任这档节目制片人的替山茂樹得到的一条总结是:伪纪录片这一类型在电影里并不稀奇,但是在电视上却很少出现。这句话不仅指出了这一类型在电视领域拥有的潜在市场,也侧面体现了电视作为公共媒体在内容划分上的要求。而从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五点这一深夜档,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都是民间放送(除NHK以外的私营电视台)自我审查较之黄金档更加松弛,自由度跟高的创作阵地。

或许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东京电视台在2014年迎来了成熟的时机拍摄制作了《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并在2015年的深夜电视剧环节播出:既不是作为纪录片在白天播出,也不是作为综艺真人秀在黄金档播出。同时,替山茂树在2006年还提及了伪纪录片类型的几个试水者:村上贤司、松江哲明、向井康介。三人当时都参与了那档讨论节目的制作,松江哲明担任的是剪辑,他也是《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的导演之一。虽然他没有像山下敦弘一样出现在片中,但在导演一栏他的署名却在山下敦弘之上。松江哲明在1999年的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以毕业作品《你好(再见)泡菜》获奖成名。作为韩裔日本人的他,以纪录片的形式在影片中探讨了自己的身份。而在参与《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之前,松江哲明已经尝试制作了几部在风格上类似的()记录电影。其中2007年上映的《童貞。をプロデュース》系列,更是以采访、跟踪拍摄等“密着”的方式“记录”了两名青年脱离处子之身的窘境。

密着风格 | 来自网络

与其将松江称之为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导演,松江在对纪录片风格探索时表现得更像是一个“演出家”。演出家一词在日语里多指戏剧导演。由于日本电视剧在成本和周期上的要求,一般电视剧导演也被称为演出家,因为他们的导演职责落在了几个固定场景里、剧本里写好的对白里。但其实“演出家”一词其实更为宽泛。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上的精彩的旗帜交接仪式,便是由MIKIKO、椎名林檎和佐佐木宏组成的“演出”团队负责的。所以和电影导演不同,与演出家相对的是“舞台”的概念。演出家是在舞台里创作,而作为演出家的松江哲明告诉了我们演出家还可以创造舞台。

2009年松江执导的电影《LIVE TAPE》便是这样一部拥有演出家气质的电影,从其中可以隐约看到《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基础风格的奠定。《LIVE TAPE》作为一部长达74分钟的纪录片电影,全片只有一个镜头,一刀未剪。这一手法的结果是“电影真实”带来的临场感:2009年元旦那天,音乐家前田健太的吉他在武藏野八幡宫前忽然响起,在吉祥寺的街道上一边唱一边走,最终走上井之头公园的舞台,完成一场演出。没有剪辑的舞台之大,一直从武藏野八幡宫到井之头公园。这种“真实电影”的风格也在《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有所延续。松江作为演出家,这次把赤羽这个社区化作舞台,同样山田置于于街道之中,让其“临场式”地与周遭环境中蕴藏的戏剧元素作出反应。 而山下敦弘的参与也让《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在这一基础上更加复杂,因为其记录片风格这一主调也时不时被一些音效和视效的戏剧化处理所打破。

《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最吸引人的地方也许就是这种对“真实”和“临场”的戏剧化表现。作为知名度极高的明星,山田孝之出现在处于东京边缘位置的赤羽晃来晃去,这已经是一个戏剧化的事件了。 山田孝之在采访里也透露出这种“明星效应”,他说:“也不知怎么,别人貌似喜欢看我的所作所为,于是我想,既然你们觉得有趣的话,这次就以这种(记录片)形式来做吧。”话虽如此,但对于纪录片形式和山田孝之明星光环之间的平衡,若在拿捏上稍有不善,很容易产生真人秀那种娱乐化和媚俗的气味,而少了一分纪录片特有的张力。松江哲明和山下敦弘这一组合的功力便体现在这方寸的拿捏之间。《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的成功也带来了由原班人马制作的新剧《山田孝之的戛纳电影节》,该剧将从2017年1月起在东京电视台每周五的深夜档播出。山田孝之在尝试制作出演舞台话剧之后,这次目光瞄准到了电影上。目标是戛纳电影节,全世界电影节的顶点。

张师豪

名古屋大学电影学硕士,不死读书主义者。生长于云之南,追梦于美利坚,留恋于日之丸。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2 天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5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