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幻世浮生》:高贵的错觉

实话实说,我对这部2011年HBO的重头戏实在太失望了。哪怕Kate Winslate与Evan Rachel Woods演得再传神,故事的情节安排与人物刻画也太不合理。Mildred的女儿Veda与情人Monty从头至尾为所欲为,不可理喻,完全缺乏常人的思维习惯。围绕这几个中心人物发生的家庭伦理矛盾充满了廉价肥皂剧的刺鼻呛味儿,爱与恨都发生地没头没脑,莫明其妙。

唯一值得写写,也是剧情前后比较连贯合理的一处,是Mildred对女儿Veda的教育方式。Mildred在1929大萧条后为了独自抚养两个女儿,不得已干起了小餐馆女招待的工作。她怕女儿们瞧不起她,将工作一事隐瞒了很久。后来终于被十几岁的女儿Veda发现,激烈争吵之后Mildred还是说自己是为了开餐馆才去“下基层”学习的。这时我满以为Mildred会实现某种精神的涅磐,终于意识到劳动本身的美与尊严;但有意思的竟然是Midred对女儿Veda妥协——她跟Veda说不要放弃头脑里的“高贵”观念,换句话说,哪怕Mildred再穷再累再上不起台面,只要女儿一直保持传统教养人家的优渥习惯,保持一种艺术性的高贵气质,那她的苦就没白搭。

我想这大概是很多人家教育子女的悲剧方式吧,未必有剧中那么极端性的大起大落,但终极目的都是让子女脱离自己成长的清苦环境,成龙成凤,若有可能,还要打入”上流社会“。很多年后(也有近的就在儿女成长过程中的),突然发现孩子打心眼里瞧不起自己,再呼天抢地,悲痛欲绝。

Mildred为什么不能让Veda知道自己在餐馆打工的事实?她怕女儿瞧不起自己,她怕这会影响女儿已经开始生长发育的高贵气质。也难怪,Veda最喜欢的事就是一天到晚向自己完全摸不着头脑的庸俗父母说什么肖邦的钢琴曲、什么意大利歌剧唱词、什么时新华丽的名流名闻;她在母亲宽大的羽翼庇护下完全不知人间疾苦,就连母亲出售手工烤饼她都觉得丢人,更甭提还要穿上制服干一个伺候人的营生了。

但Veda脑子里关于高尚生活的理念并非空穴来风。剧中最看不起穿制服的劳动者的其实正是劳动者Mildred自己,她是费了多大劲受了多少煎熬才被生活逼着走上了自给自足的劳动之路啊。Mildred自始至终从未真正享受过劳动给自己带来的物质与精神自由,她下定决心降下身份的目的正是要让女儿们锦衣玉食,让她们保持”高贵的“精神理念与物质追求,让她们成为高雅的淑女。所以到头来,也只好难怪Veda会打心眼里憎恨Glandale那个她成长的小破地方,憎恨自己有个拿不出手的妈。

这不由得让我好奇人生儿育女的目的——不说那些一开始就指望着母凭子贵的,就是只考虑那些毫无私心一意为子女彻底奉献的,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在暗暗指望子女能成就自己某种未竟的事业或未成的理想呢?我想知道身为父母,在开始教育子女向往一种“更高”的生活方式时,是否意识到了这其实是自己对自己最大的否定与讽刺呢?而一个不尊重自我的父母,又怎么可能指望教育出一个尊重自我与他人的孩子呢?

也许,是我们的人类社会将”高贵“一词的涵义庸俗化了。不管是30年代的美国,还是新世纪的中国,高贵似乎总与物质的充裕脱不开干系。在大众文化中,人们很少愿意谈论精神性的高贵——严谨、宽厚、自我牺牲、慈悲与善意——这些内在的精神品质因其虚幻而难以衡量,永远无法成为流行的标签;相对的,名牌、名表、名车、名流,这些表面化的物质标准因其显赫明了而成为了高贵的代言人,糜烂的一掷千金被认为是气派的,空洞的高谈阔论被认可是时髦的,远离劳动和坐享其成被艳羡是上流的、优雅的;而至于这些物质堆砌背后那些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尔虞我诈,反正隐藏在不见天日的暗影里,只要聚光灯照不到,就毫不妨碍其表面的光鲜。Mildred所向往的高尚,Veda脑子里那些不可遏制不顾一切的上流念头,就是这种被物质渴望蒙蔽了的对高贵的错觉。

因此,在女儿Veda鄙夷地远离出生成长的小镇时,Mildred的幡然悔悟才有种无比深切的悲凉。这一切难道不是明明白白早都由她自己一笔一划写好了吗?

艾小柯

知名影评人,现生活居住在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