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吉米》(Jimmie 2018):欧洲难民议题的换位思考?

《吉米》剧照|©️Fasad AB

我们常说电影反映社会、反映真实,但比起越来越即时的新闻媒体,电影创作者要制作出一部确实贴合社会动态的原创故事要花上的时间,其实比我们想像的还要久的多。以欧洲2014年的中东难民议题为例,真的出现和中东难民议题相关的电影,大约已经是2017年的事情。在此之前,2016年获得柏林影展金熊奖的纪录片《海上焰火》(Fire at Sea)虽然讲的也是难民,但该片拍摄的对象是来自非洲的难民,只是,非洲与中东难民在海上的命运其实相去不远。

在世界三大影展上第一次看到与中东难民直接相关的原创电影,则是芬兰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äki)2017年与柏林影展金熊奖失之交臂的《希望的另一面》(On the Other Side of Hope,台译:《在幸福的另一端》),接着同年戛纳金棕榈得主瑞典电影《广场》(The Square,台译:《抓狂美术馆》)也在剧情中「略略地」触及了中东难民/移民的议题(记得那个直接杀到主角家门要求他向他全家人道歉的小男孩吗?)除此之外,与《广场》同场较劲的匈牙利电影《木星之月》(Jupiter’s Moon,《白色上帝 White Dog》匈牙利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 Kornél Mundruczó执导)则是目前为止最直接描写中东难民求生经验的电影。在这个群我之间隔阂越来越大的年代,要让他人能够同理弱势者的处境,甚至出手相助,最好的办法或许就是站在他们的角度,说出他们的故事,但或许这样还不足以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大部分观众在观影喜好上多半仍然保守,愿意主动选择欣赏一个肤色长相与自己不同的难民的故事的观众,多半可能都是资深影迷,或是原本就高度关注相关议题的人——或许,这就是为什么2018年鹿特丹影展的开幕片瑞典电影《吉米》(Jimmie,Jesper Ganslandt执导)决定把难民的角色置换成自己国家的人民。

《吉米》剧照|©️Fasad AB

《吉米》以一位4岁瑞典男童吉米(Jimmie)的视角描述他与父亲为了远离战火,从满目疮痍的斯德哥尔摩出发向南寻找庇护之地,父亲并且告诉他,突然不见的妈妈就在目的地等着我们。路上Jimmie一度与父亲失散,所幸另一家人发现落单的Jimmie,并且好心的带他继续往下走,才没让Jimmie被遗落在荒野中自生自灭。 “我认为电影的力量在于,它能让你从别人的角度思考。”(I think the power of cinema is that it can put you in the shoes of others.)导演Jespery在接受鹿特丹影展官方访问的时候如此说。或许就是这样的精神让他自编自导了这一部动人的电影。他直接让瑞典首都陷入战火,让白人一样也得翻山越岭、飘洋过海,并且忍受其它欧洲国家民粹主义者捉弄,或是国境之地上永无宁日的驱赶、追捕与躲藏。这是在各种集权政体垮台后的西欧、北欧社会很久没有经历过的日子。

逃难生活与家乡的战事固然沉重,但是本片编导Jesper让叙事从小孩的视角出发,让一开始的旅程在小男孩的眼里还有着一份冒险般的新鲜感,导演也不时穿插父亲描述心声的旁白,他对于Jimmie在他乡的未来满是美好的期待,也让观众在这个沉重的背景之下看见希望的光芒。但当Jimmie与父亲失散,本片让我们看见战火之下,儿童随时可能面临失落、与亲人分隔的残酷考验。不只这样,为了确保小主角的表演能够自然流露真情,导演让自己与他4岁的儿子Hunter在片中饰演父子,两人的互动之间流露出的亲密之情,以及Jimmie在与父亲失散与重逢时的动人神情,果然是一般的演员搭配很难达到的。父子亲昵的互动在大银幕上的极为动人,仿佛四下的环境再不堪,只要拥有彼此就是天堂。父子两人在大银幕上的这种亲昵,本片摄影指导Måns Månsson(也是2016年电影《迷失广州》的导演)的掌镜功不可没。

《吉米》剧照|©️Fasad AB

从一部“难民电影”来看,《吉米》是一个大胆且聪明的尝试,在这样的设定下,创作者在编剧与场景设计的技术现实上免去了与故事主角之间文化上的隔阂,用能够使用自己的语言,都让本片的执行门槛降低许多。而将难民置换成欧洲人,或许能让观众更有感地思考难民的处境,但转念一想,这也可能成为一记道德上的险棋,许多问题也油然而生:为什么要将难民换成欧洲人才可能有更好的效果呢?观众真的觉得只有白人遇到这样的处境时,才比较可能关注吗?我们对于银幕上人物的同情,真的是因为他的处境,还是他的外貌也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反映呢?而我们又为什么对银幕上的白人演员更容易产生这样的同理情感呢?《综艺报》(Variety)影评人Jay Weissberg与《银幕》(Screen)影评人Wendy Ide对本片这般的身分设定有更强烈的不认同。但导演在访谈中曾表示,他原意想探讨的其实是幼童在极端情形下面对失去亲人的心境与状态,如果让观众能因此也思考难民议题,也是佳话。)

但不论如何,《吉米》还是会被我归为在中东难民议题之后,随之出现的“难民电影”下的一块拼图,而如果我们真能因为这部电影而更能体会中东难民在欧洲流离的艰辛,对于不熟悉这个议题的观众而言,本片还是值得一看的。


版權合作©️放映週報

洪健伦

中央大學英文系碩士班畢業,曾任「MUZIK ONLINE」網路編輯和《放映週報》主編。書看得不夠多,自認不是文青;買不起時尚的行頭,也當不起假文青。只是喜歡表演,喜歡電影,喜歡音樂,喜歡照著自己的步調探索銀河。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8 小时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4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