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BFI网站
作者:Tony Rayns
翻译:西拿费丽亚 | 校对:王骁双 (Cinephilia翻译小组)
【故事梗概(有剧透)】
扬子江畔的四川县城奉节,正由于三峡大坝三期工程将带来的洪水而面临拆迁。山西的煤矿工人韩三明,来到山西寻找他的前妻幺妹。幺妹是他用钱买来的,十六年前离开了他。而现在他突然觉得有必要去看看他正值青春的女儿。在一间破旅馆住下后,他找到了幺妹的哥哥,一艘渡船的老板麻老大。得知幺妹正在上游的一艘船里工作,韩决定留在拆迁地里做苦力等她。
太原的护士沈红,来到奉节寻找两年来都杳无音信的丈夫郭斌。她发现先前丈夫工作的厂房早已倒闭,并听说他新近在拆迁部找了份新工作她让丈夫的朋友王东明帮帮忙打听。王东明的工作是挖掘那些因拆迁而被发现的西汉文物。郭斌行踪无定,但第二天还是被沈红找到。沈红告诉他自己喜欢上了另一个人,并要求离婚。二人就此分手,沈红乘着旅游客船离开,开始了新的爱情。
韩三明从麻老大那里听说幺妹已经到了奉节。他们见了面,再次因为那些辛酸的过往亲近在一起。韩也从幺妹口中得知女儿正在遥远的东莞工作。韩三明找到幺妹现在的老板,问他能否让自己带幺妹回山西 ,老板同意了,但要韩三明还清幺妹的哥哥欠的三万元。韩三明决定回到山西多挣些钱,便一个人离开了奉节。
【评论】
贾樟柯这部精彩的电影叙述了两个平行的故事,皆是关于个人来到四川奉节寻找失散已久的另一半。而环境的设置和人物一样令人产生共鸣:奉节在历史上经常作为古诗词中赞誉的对象,奉节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追溯回两千年前的唐朝,而如今却因为长江引起的迫在眉睫的洪水而遭受拆迁。不少中国电影早已审视过修建三峡大坝所需付出的个人和社会的代价(从章明的《巫山云雨》(1995),到鄢语、李一凡的纪录片《淹没》(2005),后者也是在奉节拍摄的),但《三峡好人》却是首次借“一个历史悠久的聚居地的失去”这个话题,来表达“短暂而脆弱的人际关系”这个主题。电影的英文译名是《静止的生活》(still life),指的不仅是遭受拆迁的镇子里那些像雕塑般伫立不动的废墟遗骸,亦是那些用以象征人物感受的平凡的日常食物(正如电影的四个章节,《烟》《酒》《茶》《糖》)。
事实上,影片有关静止亦关乎变化:两个主角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奉节。男人韩三明,一个山西北边儿的穷困的煤矿工人,寻找着十六年前女儿一出生就离开了自己的用钱买来的妻子。他只是急切地想见女儿,而非想要寻求与妻子和解。女人沈红,一个山西太原的护士,则是为了离婚,来到奉节寻找已两年没有联系的丈夫郭斌(郭斌和那个帮助了沈红的考古学家王东明,都是山西本地人)。韩是典型的工人阶级,沈则是典型的中产阶层,两人却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找不到自己想找的人,却尴尬地看到了当地人之间的斗殴与争吵,也意外地和那些人结下友谊。他们都决心要解决自己的情感问题,而这种决心很不像中国的传统。他们也同时看到了在山峡间盘旋晃荡的UFO。
那几个月奉节正罹受着灭顶之灾,UFO成为影片为数不少的表明奉节的超脱尘俗的元素之一;另一个元素则是那栋现代式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它是为了纪念那些被迫背井离乡的移民,而最终影片中的纪念碑像火箭一样升空飞走了。正如贾樟柯的早期电影一样,首先《三峡好人》本质上仍是写实的——观察细致入微,对社会和地理的把握准确无误,描绘了可信的故事背景下的可信人物——但这部电影紧随2004年《世界》的足音,探索更多的不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现实”状态,而是他们的“超现实”境况。一直以来贾樟柯的主题始终是普通老百姓如何妥善(或无法)应对这混乱无序的时代,可他发现标准答案往往无关痛痒。很多时候你只能倒吸冷气,就像那个典型的中国专家对着电话大嚷大叫,命令着新建的巨型跨江钢桥必须在晚上亮起通明灯火,抑或是窗外那栋大楼,没有事先提醒就擅自轰然倒塌。
电影的中文意思为三峡里的好人,尽管这片名显然与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的《四川好人》(The Good Person of Sichuan)相呼应,但《三峡好人》并不是一部政治寓言,他只是和布莱希特的作品一样,质问着在一个肮脏腐败的社会要依靠什么才能苟延残喘。贾樟柯并没有拍摄反派人物,至少在银幕上没有看到,即使是“坏人”(沈红的不务正业的丈夫、那个总是模仿《英雄本色》里周润发举止的当地混混)也被视为受害者。虽然主角们都无法控制自己而屈从了社会的力量,但他们内心深处的善良仁厚却将他们引向了始料未及的结局。影片如诗般的镜头和旋律亦赋予了它即兴咏怀的一面。贾樟柯将厚重的故事背景与人们内心的变幻莫测联系在一起,成就了他最为晦涩神秘,也最为尖锐深刻的作品。
View Comments
"奉节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追溯回两千年前的唐朝"
兩千年前不是唐朝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