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炫淳

台湾成功大学艺术学硕士,曾任职于台湾中央大学电影文化研究室、《放映周报》执行编辑、《电影欣赏学刊》编辑。现为北京大学博士生,影像与视觉文化研究者,自由撰稿人,文章散见于两岸多家艺文媒体。

观照影像的生命书写:《我深爱的雷奈、费里尼及其他》

我的影评里,会有一个重要的面向,是要与台…

11 年 ago

房子:宮崎駿動畫電影中沉默的客體

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的房子,是否隱匿了日本文…

13 年 ago

台灣電影中的日本人形象:中影抗日大戲

自二戰戰爭期間始,至少已有130部以抗日…

13 年 ago

歡迎光臨,安妮奶奶的遊樂園

早在半個世紀前,被稱作是「新浪潮的老祖母…

13 年 ago

閱讀一種時代風範:《凝望‧時代:穿越悲情城市二十年》

《悲情城市》無疑是一部崇高的經典,而《凝…

13 年 ago

拾起電影的另一支筆─張愛玲的影像藝術

身為影迷的張愛玲寫過影評和劇本,在小說和…

13 年 ago

懷鄉的音符:《鋼的琴》導演張猛、製片甘蕙茵專訪

他的兩部電影《耳朵大有福》(2008)和…

13 年 ago

獻給父親的絮語:《最後的美麗》(Biutiful,2009)

《最後的美麗》的原文片名為「Biutif…

13 年 ago

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專訪:你不風景誰風景

我的使命感也在所有尚未看過的內容,我不要…

13 年 ago

《鬥牛》:反寫實的作者電影印記

《鬥牛》情節荒誕但完全不搞笑,播映時戲院…

13 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