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FF 2012】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手记

%title插图%num
初到墨尔本,搬入公寓后第一个礼拜就赶上了第61界墨尔本国际电影节(MIFF)。这个从1952年便开始举办的年度电影节规模的确盛大,从开幕到闭幕跨度近三个礼拜,几乎每天都有7块银幕20多场电影在上映,除了展映大多数戛纳电影节的参赛影片外,也有集中性的经典回顾与区域关怀栏目,各种电影技术研讨会、作者与观众交流会,还有为期四天的制作公司与片商的交易会,难怪在国际上名头响亮。另一个没想到的便利是我们公司就在电影节主会场旁,中饭时在楼下的小咖啡馆里研究排片表兼买票实在太方便了。连小店主都来凑热闹,交钱买单时还问我选了哪几部电影,让人心生好感。

本次电影节我一共观看了七场电影,一部短片,补上了悉尼国际电影节时的遗珠,满足了三场早就在欲望影单上的心愿,看到两部关于电影或电影工业的电影,错过两场欲看而未能购票的遗憾,最终十分不喜的作品只有一部,可算85%以上的成功率。对这些电影的小记如下:

《爱》(Amour)—— 第一部就看的是这部戛纳金棕榈重头戏,现在回想未免对之后的电影期待有所影响。周五晚上9点的电影,8点刚过等待进场的队伍就在Forum戏院大厅里拍起来了。我本来还打算去附近餐馆买快餐,一看这阵仗哪也不敢再跑,戏院二楼零食部买了块饼干就开始站队。Forum戏院装潢得很有希腊罗马歌剧舞台的风格,与旧金山的Castro电影院的装饰艺术华丽风有得一拼。《爱》拍得太好、太残忍,观影过程中我眼角余光感觉身前与左右两边的观众都在一起抹眼泪,放映结束后也还是沉浸在那种压抑而悲伤的氛围里不肯离席。这个开场也是我个人MIFF经历的高潮。对电影的详细观感记录在《温柔的残酷,残酷的温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爱》中摄影的突出让我特别注意到了摄影师戴瑞尔斯·康吉(Darius Khondji),发现我非常喜欢的《午夜巴黎》和《黑店狂想曲》都是他掌镜。顺藤摸瓜所搜康吉参与拍摄的作品,发现了《第九道门》(The Ninth Gate)这部波兰斯基的早期作品,虽不算精品,但也相当有看头,康吉在其中的摄影表现相当突出。

《梅子鸡之味》(Poulet aux prunes)—— 这是伊朗绘本小说作家玛嘉·莎塔琵(Marjane Satrapi)自《我在伊朗长大》后与法国导演文森特·帕兰德(Vincent Paronnaud)合作的第二部绘本改编作品,讲述了一位伊朗小提琴家在德黑兰度过生命最后八天的故事。整部电影的视觉色彩精致华丽,剪辑上充满跳跃与穿插的趣味,是一部忧伤而温情的爱情童话。但在叙事节奏上我觉得电影前半部分还是过于松散了,有一些虽有趣但并不加深人物理解的拖沓细节。电影结尾收得颇妙,如同琴弦在最激荡回旋的高潮处嘎然而止,把情绪调动得悸动不已。尽管不能称精品,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却是一个展现如何把简单故事讲出层次与节奏来的好例子,很值得进一步分析。

《黑马》(Dark Horse)—— 导演托德·索伦兹(Todd Solondz)是美国导演中我比较关注的一位。他1998年的作品《爱我就让我快乐》(Happiness)是我在电影启蒙期接触到的一个对我产生相当触动的作品,他对人性黑暗不动声色却叹的挖掘令人叹为观止。在《黑马》中索伦兹一反常态采取了近乎电视讽刺节目《周末夜现场》(SNL)的画面效果与拍摄手法,人物在夸张的超现实情境中作出夸张而超现实的回应,而夸张的现实与更加荒谬的梦境彼此交织,逼迫主角艾伯(Jordan Gelber)这个失败者一步步接近人生丑陋可悲的黑暗真相。尽管这种脱离现实的夸张讽刺短剧手法与索伦兹以往的平稳叙事手法相差很大,但表面的爆笑或温情、秩序之下掩盖的都是冷飕飕的黑暗。索伦兹依旧是一把刀,把生活的华丽外衣捅得鲜血淋淋。然而对《黑马》中的艾伯索伦兹在残忍中又蕴含温情,他给了艾伯类似于顾长卫在《立春》中献给王彩铃的终场绝唱。这样的温柔真让人无法抗拒。

《南国野兽》(Beasts of the Southern Wild)—— 这是电影节上除《爱》之外我最期待的一部作品。本来票已售罄,但那天下午我RP爆发,偶尔打开手机上MIFF的APP一看,竟显示有票,惊喜与激动中迅速出手成功抢下一张;等与大伟同学打电话确认后再想入手第二张已不得。前后不过数秒时间,真是幸运。说回电影,这真是一首献给南方的情诗,热烈、迫切、真挚。主角小女孩(Quvenzhané Wallis)的表演令人震惊,无法不被她充满表现力而自然饱满的表情所深深吸引。结尾对象征主义的过渡衔接不够自然,配乐与旁白均可再精减一二。但这些瑕疵并不影响镜头语言的魅力,影片整体在现实于魔幻间的游走无比迷人。另外更叫人惊喜的是导演贝·泽特林(Benh Zeitlin)亲临现场,讲述了不少有关电影拍摄的细节,尤其谈到了卡特里娜飓风和在新奥尔良的经历对他创作这个故事的影响。电影结束后我还与他聊了两句,进一步确定了他的情绪意图与他所选择的电影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这些以后在专门的观感中再细谈。

>《恋恋书中人》(Ruby Sparks)—— 这一部是冲着《阳光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的导演夫妻档乔纳森·戴顿(Jonathan Dayton)和维莱莉·法瑞斯(Valerie Faris)去的,却意外发现编剧就是女主角露比的扮演者佐伊·卡赞(Zoe Kazan),而她与男主角保罗·达诺(Paul Dano)是真实的情侣关系,二人在镜头前的表现坦诚自然,有十分温暖的涓涓情谊彼此流淌。电影在小清新的氛围中行进,各种情绪的表达与爆发毫不做作,十分惹人喜爱。唯一美中不足是对男主角性格黑暗面的自省有所缺乏,毕竟他的自私不仅仅是一位作者的自私,而是更为普遍的两性关系中的控制欲与占有欲的表达。

《低俗喜剧》(Vulgaria)—— 在亚洲电影部分彭浩翔的《低俗喜剧》是我觉得最值得关注的(还有是枝裕和的《奇迹》)。这是彭浩翔在《春娇与志明》这种有失水准的捞钱之作后对早期黑色荒诞幽默风格的回归,电影从头到尾都以一种极度夸张的手法在讽刺香港电影界,不乏爆笑桥段,电影院里大家也看得不亦乐乎;但之后回味电影的出发点与眼界还是太过局限了,尤其可比较下类似手法的《大独裁者》(The Dictator),这种讽刺剧若不上升到政治讽刺的高度最终也只能是在小聪明的圈圈里小打小闹。但无论如何,《低俗喜剧》都比洒狗血的《春娇与志明》强出太多,彭浩翔扳回一城。

《可爱小姐》(Miss Lovely)—— 这是完全靠排片介绍而选择的一部,事前没有前导性评论供参考,结果失手。影片叙事节奏掌握混乱,人物情感混沌,男女主角的性格设置与行为选择都单薄粗糙,完全无法支撑后来的情感爆发。大量的手摇晃得极不舒服,不仅主观镜头要晃,明明是客观镜头的片段连接也拼命晃。几处表现心情转换/叙事递进的客观长镜倒是用得不错,呼应了影片的现实主义主题。电影刻画的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印度的B级片(A片)拍摄黑市,光怪陆离之下充斥着残酷,这种关怀在一般宝莱坞题材中是看不到的。但导演实在眼高手低,以大伟同学这个本身并不喜欢艺术电影的好莱坞大制作控的话说,看完《可爱小姐》,才体会到贾樟柯的伟大。

另外在《黑马》前加映了一部真人短片《要么加倍要么勾销》(Double or Nothing),表演尚可,但故事里的小聪明耍得很没意思。我还想看的是《浮士德》(Faust)跟《双面劳伦斯》(Laurence Anyways),前者没买到票,后者感冒没去成,十分遗憾。

艾小柯

知名影评人,现生活居住在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