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4月9日上午,在华纳兄弟片厂观看了半小时《哥斯拉》片花,并采访了导演Gareth Edwards。不到四十岁的Gareth 看上去温和平易,在整天的记者车轮战采访中甚至依然保有新人导演的些许羞涩,说起话来也还是有英国口音,但已经不是那么明显,毕竟已经在好莱坞扎扎实实待了三年 。视觉特效师出身,2010年他以一部极小成本的独立电影《怪兽》引起了好莱坞的关注,招之麾下一上手就是超级大片《哥斯拉》,中间飞跃了好几个数量极。虽然并不是怪兽片死忠,但我对这位年轻的掌舵人和他的哥斯拉世界都充满了好奇。
1.“要么坚持做个人化风格的电影,努力使之流行;要么尝试做通俗流行的电影,但努力把它做得很个人风格化。”
问:我知道《哥斯拉》的剧本经过了好几位编剧之手,开发时间长达两年。在剧本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答:剧本方面的确遇到过很多困难,我想最大的挑战是,你可以创作一个很棒的怪兽类型片,你也可以创作一个很棒的人性的戏剧,难就难在把这两种拧在一起。要把人物镶嵌在哥斯拉的大情节背景之中,让观众感到人物很真实,可以产生共鸣。有时候要么观众对人物没感觉,或者人物形象非常老套。所以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去把握这个平衡,观众要跟随什么样的人物经历这么疯狂而英勇的历险?最后我们落脚于一个家庭,一个十五年前被自然大灾难破坏的家庭,然后家庭中的父亲通过十五年慢慢发现真相,当年的大灾难并不是完全来自大自然,而是人为的。最终儿子也参与了进来。这就是我们电影的开始,父子在十五年后重逢。既是父子之间想要接纳、回归彼此,同时又逐渐揭开事情的真相。
问:你之前在一个访问中曾经提到过,当时是关于你的第一部作品《怪物》,你说拍电影永远是进退两难的困境。那么作为第一次在好莱坞工作的新人导演,和studio的首次合作感受如何?会有压力或创作上的束缚吗?
答:的确是这样的。我到现在也认为对于刚开始的年轻导演来说,如果一上手就是特别文艺小众的东西,并不是个好选择。如果我说我不想拍出的电影被好多人看到,我一定是在撒谎。然而我想可以选择的是,要么坚持做个人化风格的电影,努力使之流行;要么尝试做通俗流行的电影,但努力把它做得很个人风格化。《哥斯拉》对我来说,就是后者。和studio合作其实比我想像的要容易,传奇和华纳从未真正对我说过不,当我们尝试一些,比如跳伞那段戏,我以为他们会本能的拒绝,因为我的表达太抽象了,音乐也不是爆米花配乐,而且整个两分钟几乎没有什么剧情发展。没想到他们却很喜欢,并且鼓励我做更多类似的尝试。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所以非常跃跃欲试再拍一部。我想并不是studio只追求票房而不想拍伟大的电影,只是拍伟大的电影非常难。但如果他们看到了比如《地心引力》、《第九区》这样的片子,他们也很认可,很想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我对未来也很有信心。
问:所以会有续集吗?你有没有特别预留一些情节内容,专门为续集做准备的?或者我们会看到字幕后面的彩蛋之类的?
答:不会啦,我们在一次会议中讨论过,我个人比较反对。因为一部电影应该是完整的,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是有它自己的逻辑的。如果它足够好,人们自然会期待再看一部,而不是单纯搞一个彩蛋来吊胃口。我们也不能很自大的以为所有人都会爱上这部电影,自作主张开始准备续集,就让我们先去看看观众到底是否喜欢它吧。
2.“我跟我的演员们说,你必须把这一部当作你的严肃作品,别把它当作票房丰收大片来对待。”
问:电影中有一场戏,就是刚次提到的他们从飞机上跳伞,背景音乐用了《2001:太空漫游》的音乐,你在拍摄《哥斯拉》之中有受到这部电影的启发吗?
答:当然了。我不知道谁能看过《2001:太空漫游》而不被启发啊,这差不多是我看过的最伟大的电影之一。我们剧本上写到这群人跳伞的情节,我其实还挺担心的,因为我可不想做成很俗套的那种爆米花电影桥段,那种要是没拍好会很尴尬的,我想要找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更艺术性的。我晚上工作的时候一直都会放音乐,当我再构思跳伞画面的时候,这首原声突然响起了,然后我一直循环播放,放了好几个小时,在这同一首歌中来回踱步,把这场戏前后所有的镜头都想通了。我自己非常满意,就先以此做了一个动画的片段,拿给studio看,市场部的人都很喜欢,说可以拿出来直接做预告片了。其实在创作的时候,我并不觉得这里会是一个特别的记忆点,但好像大家都对跳伞这段印象深刻。
问:我还注意到电影中运用了很多红色,用的非常好,又美又醒目,而红色在电影中是往往很难把握的一个颜色,具体谈谈关于红色的使用?
答:嗯,你不说我还没有仔细想到这个哎。也许可能是我们在色谱上的选择本身就比较有限,哥斯拉大概就是黑色与绿色两种结合,绿的互补色就是红,如果要想在这种背景色下突出,红色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心理上红色会造成一种恐惧感,比如流血,而且片子中有很多警报灯啊之类的,本身就是红色的,当人们看到一切都变红了,就会感到有什么特别糟糕的事要发生。所以这种处理可能是潜意识的。但颜色的选择对一部电影来说非常重要,颜色可以是非常有利的武器,去勾起观众深层次的共鸣。
问:可以分享一些拍摄中和演员合作的趣事吗?
答:从演员阵容来说,我真是太幸运了。这种级别的卡司一般是为奥斯卡电影准备的,却能参演到一部哥斯拉电影里。我想主要一个原因,是他们和我一样认可这部电影在“哥斯拉”抛开娱乐层面还能有自己的份量。电影中有不少很感人的瞬间,哪怕我都看过几百遍了,但每次看到他们的表演,还是会有所触动。在好莱坞,有些演员是这样操作的,拍一部严肃电影,拍一部娱乐大片,再拍一部严肃电影,再拍一部娱乐大片。但我跟我的演员们说,你必须把这一部当作你的严肃作品,别把它当作票房丰收大片来对待。他们接纳了我的建议。
问:像Bryan Cranston这种电视剧大热门明星,会不会担心他太有辨识度,会让观众出戏?
答:不会呀,因为他之前是秃头的疯子(哈哈)。我一开始还没有太意识到Bryan有多红,直到我们一起去comic-con的时候,人群简直把我们吞没了。我当时觉得作为电影工作人员好幸运啊,没人认得你是谁,如果是演员的话,随时随地都会引人注目,这其实是非常大的代价。Bryan是我遇到的最风趣的人,他可以从严肃的对话中突然插进一个笑话,然后两秒钟之后又回归严肃深情。
3.“我想哥斯拉就像一个反英雄,人们不是因为恨哥斯拉或者讨厌哥斯拉而来看这部电影的,事实上,他们喜欢它。”
问:在这部电影中,你觉得“哥斯拉”本身也是一个角色吗?还是仅仅作为对人类的一个巨大的威胁而存在?
答:我想最后他还是成为了角色。观众对哥斯拉的认知,应该跟我们开发故事的历程是一样的。一开始,只是把它设置成你说的这种威胁,等我们具体再塑造它,视觉化它,然后尝试了各种行的通或行不通的事之后,我们开始有点关心它了。我想哥斯拉就像一个反英雄,它所做的一切既不是为了帮助你,也不是为了伤害你,你对它来说其实无关紧要。而你却不自觉的有点喜欢上它了。它当然在电影里是很可怕的,但就像小孩子对《星球大战》中黑武士的爱不比对天行者的少一样。人们不是因为恨哥斯拉或者讨厌哥斯拉而来看这部电影的,事实上,他们喜欢它。
问:至少是对它很好奇。
答:它有点像个威权人物,我们要仰视它。
问:哈哈,视觉上和精神上都确实要仰视。另外我很惊喜,我在片花里看到了第二个大怪兽。它是谁呢?
答:我不想剧透太多啊,不过另一位也是像哥斯拉一样从远古时代就存在了。
问:他们的关系是敌对的,对吗?在我看来像是哥斯拉在捕猎它。
答:这些你看到完整版电影就知道啦。我觉得非常难的是为哥斯拉和它之间找到一种角色关系,而不仅仅是让观众看到两头大怪兽登陆了。
问:像去年全球大卖的《环太平洋》很明显受到很多日本漫画和亚洲文化方面的影响,你在创作《哥斯拉》的时候,有没有受到这方面的启发?
答:有一部我们经常参考的就是《Akira》,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真是有史诗感。我们也想尝试类似的风格,在影片中感受世界之宏大,当然我从没想过要去和《Akira》这样伟大的电影相比。另外,虽然不是直接和《哥斯拉》相关,但我个人非常喜欢黑泽明。坂野義光是我们这部片子的执行制片,他执导过《哥斯拉对战黑多拉》,更重要的是他曾是黑泽明的导演助理。有时候他在现场会说起黑泽明,然后我们这帮人全体闭嘴,就静静得听大师的故事。我很喜欢旅行,去过日本,泰国,柬埔寨,香港等等,我认为最接近幻想电影或科幻电影的地方,就是去一个完完全全不同文化的地方,那对我来说就是亚洲。《哥斯拉》一做完,我就打包订票去亚洲度假,与我生长环境完全不同的国度,往往最能给我带来灵感。
问:如果一个观众从来没看过任何一部哥斯拉电影,对怪兽类型片也知之甚少。他们可以对你的这部新作抱有怎样的期待,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
答:如果你从来没看过哥斯拉电影,如果你从没关心过哥斯拉,如果你甚至不知道哥斯拉是什么,那这部电影就是为你而拍的。我非常愿意为粉丝拍一部粉丝电影,但更重要的是把不是粉丝的观众,变成哥斯拉的粉丝。况且,已经有很多哥斯拉粉丝电影了。你不带任何预设的来看这部电影,希望你能跟随我们的故事,它和其他哥斯拉系列并不相关,它有自己的世界,希望到了影片最后,你会理解为什么其他人这么迷哥斯拉,并且也开始喜欢它。
补记:上周末去看了《哥斯拉》首映,实话实说,并没有在华纳看的那半小时片花精彩。感觉问题根源还是开发过程中编剧换得太多,剧本里的气脉是断的,分场特别凌乱。当然CGI质感没话说,做视效的小伙伴都燃死了。而且应该全球票房还是赚大钱的,北美首周末票房已经突破9000万美金,这在今年新片开画的成绩中仅次于美队2,比去年环太要强太多。至于这位史上营养最好的胖斯拉,的确像导演Gareth说的那样,是一位萌系反英雄呢(或者是怪兽界计生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