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18 看张曼玉就已经足够了

这不仅是一部关于女明星命运的电影,
也是一部关于女人的谜和美的电影。

 

%title插图%num
《阮玲玉》剧照 | 来自网络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第118天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片名:《阮玲玉》,1991,关锦鹏
香港,酒店

时隔许多年,再看《阮玲玉》,心下惴惴,怕不好看了。现在只记得张曼玉演得好。除此之外,有一场联华公司职员们打篮球的戏印象深刻,不是说这场戏有多好,而是感觉到『隔』——黑白默片、老照片、电影简史里的人物,一下子生龙活虎地跃然眼前,心里计较像与不像,当然就有种间离效果。

在我心目当中,《阮玲玉》当然是关锦鹏最好的作品,也是香港电影中结构特别的杰作。只是在二十五年之后,是否仍能在明知有『隔』的心态下,重新入戏,对我而言是个疑问。

下午在尖沙咀的一间咖啡馆里歇息,正好随身带着MacBook,闲着就看起来。开头几张阮玲玉的旧剧照,然后导演关锦鹏的广东话旁白介绍她早期从影时的『花瓶经验』,语调徐缓温柔。接着是张曼玉的特写,笑着说『岂不是跟我很相似』。然后阿关问她,你觉得半个世纪之后别人还记不记得你?

到现在,半个世纪正好过去一半。那句『半世纪』的问答,在当时看起来稍嫌造作且无意义,现在来看却变得自然。更多的纪录片段也同样如是,梁家辉、刘嘉玲、吴启华这些香港演员在片中讨论昔日明星的处境时,他们既扮演角色、也扮演自己。回头去看,影片的其余部分未变,那些记录片段的魅力却渐增,与虚构场景渐行渐近。电影在时间溶剂里的反应,真是既微妙又动人。

《阮玲玉》的成功,幸好是这样的结构:阮玲玉电影的片段、张曼玉饰演的阮玲玉生活、访谈纪录,这三部分交叉剪辑在一起,使得影片层次丰富,不至成为渲染男女关系的明星故事。电影好看,但不并过于野心追求深刻。在我看来,关锦鹏的这部影片类似『通俗影话』。围绕阮玲玉,他搬出中国电影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引用或虚构他们言行,还原当年上海滩亲切的拍片现场,以及塑造当年联华电影公司大家庭一样的氛围。我不是中国影史专家,不能判断其中几分真假。但也无所谓,这是关锦鹏心目中的电影昔日时光,向往之情,一望便知,温厚,充满仰慕。

%title插图%num
《阮玲玉》剧照 | 来自网络

张曼玉模仿阮玲玉、搬演当年拍摄现场的场景,历来是影片争议的焦点,像不像、假不假,是有益的致敬,还是减分的造作,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看过所有阮玲玉传世之作,同时也是看过包括搞笑片和武打片在内的许多张曼玉电影,对于我这样的观众而言,这些片段不止迷人,而且让人感动。演员张曼玉在努力感受半个世纪前的演员阮玲玉的情感与状态。她不是完全模仿,而是努力感受。她的肢体施展巫术,宛如招魂。

乔纳森·罗森鲍姆曾经给为人忽视的《迷离劫》写下非凡的评论。在那部阿萨亚斯晦涩、即兴的电影里,张曼玉有着类似《阮玲玉》中的戏份,她同样扮演自己,在现场去演一部老旧的默片(路易·费雅德在1916年的《吸血鬼》)。罗森鲍姆说,《迷离劫》这部电影『主体并非是电影而是演员的身体,它的素材不是图像而是张曼玉本人』。

尽管《阮玲玉》和《迷离劫》是如此的不一样,但它们同样是围绕张曼玉拍成的影片。阮玲玉的身世与内心,其实在影片中尚显孱弱,并不足以支撑起整部影片。关锦鹏在拍摄阮玲玉私生活时,衣装、置景都极为精致,但对我而言有些无所谓。是否探讨『人言可畏』,我也不关心。但是,我们只需要看张曼玉就已经足够了。

%title插图%num
《阮玲玉》剧照 | 来自网络

女性的角色——过去的阮玲玉与当下的张曼玉复合——从来没有这样复杂、性感、神秘。像一个谜。我甚至觉得,是导演、演员、剪辑师在创作过程之中,探究阮玲玉自杀之谜同时,无意中创造了另一个谜。一个关于女性之美的谜。

女人为何成为女人,她的反抗与悲情,她的『骚到骨子里』以及仿佛无限的温柔,都在张曼玉的身体与眼神的表演中间演绎出来。在一场拍摄《香雪海》(已失传)的戏时,尼姑装扮的张曼玉流着眼泪,在导演费穆解释性的旁白里表演,这一幕甚至无端让我想起在德莱耶的圣女贞德。诠释着女性最贞洁、也是最后的力量。

很显然,时隔许多年,在重温《阮玲玉》时,张曼玉的表演就这样从阮玲玉的故事背景里走到了前面。这让我意识到,这不仅是一部关于女明星命运的电影,也是一部关于女人的谜和美的电影。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