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SIFF】《双重罪》:好邻居,坏大事

%title插图%num
The Good Neighbour (2011)
阴险的邻居,有时比凶恶的敌人更可怕。 —— 谚语

有人说,《曾经的背叛》是关于罪与罚,在我看来,这部《双重罪》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罪与罚,而且是在双重意义上的,内心和身体。主人公一边要面对内心的愧疚自责,一方面又在现实情感上摇摆不定。两件事情一起,完全就是打了一个人生死结,巧合,高度戏剧化,难以解脱。

当然,影片在外表上呈现出犯罪类型片的模样。这也是上海电影节的一大特征,它总是能云集一堆中规中矩的类型片,就像《双重罪》这样的,它当然说不上很差,但像极了好莱坞工业流水线上出来的作品,能一看,怎么个好法,实在说不上。只不过,按照网上某些说法,若要在好莱坞,它定然会被同性恋团体投诉,撕海报或者给剧组发恐吓信,这个更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电影在很多地方透露了好邻居的性取向,像一开始的大龄独身、奇怪职业,见到主人公酒吧泡妞,心有不悦。再到后来一系列神经变态的表现,像销毁证据、砸车破坏,种种一切表面了他心里掩藏着惊人的密码,不曾出柜。当主人公敲开那道门,他无意中也把自己送到了盘子上。一旦这么说,导演显然是个极度恐同者,至少,《双重罪》表现出来的是一边倒的憎恶,好邻居的样貌、癖好、怪行为和百般举动,实在让人觉得他不怀好意。此君有一个美妙的梦想,那就是两个人一起去挪威度假,在美丽的海湾钓大马哈鱼,享受HAPPY TIME,好似蜜月一般。而在2008年,挪威通过了同性恋婚姻法的审议,所以,双重罪又是一个痴情深柜想掰弯直男未果的悲剧故事,闹出了意外事故,节外生枝。

甚至可以发现,《双重罪》有意把主人公的罪恶撇得一干二净。如果不是好邻居主动上门服务,如果不是车子里为了CD碟的争执,如果不是他的死死相缠,也许,主人公可以过上另一种生活,逃脱好邻居的魔咒阴影。不过,这只是想象,一旦导演这么干,那实在是把主人公的罪,脱得太彻底了点。所以,他难逃法网。至于恶的化身,那位好邻居,他坏了主人公的一生大事。

放到这届竞赛片里头,《双重罪》的叙事最为流畅,观众看起来毫无障碍。这一切都得益于类型片的定律,起承转合,一步到位,不会落下什么,更不会制造理解障碍。《双重罪》严格遵循了那套经典的叙事定律,尽管在一些逻辑上有BUG存在,像破案的过程中,办事不利的警方。然而,好在影片显得没有太多野心,就那么几个人,去努力把一件事给说好、说圆。至于留下悬念的结局,同样值得夸奖。也许有观众还会设想,主人公能否赎罪,重叙旧缘。不过,电影戛然而止,不加说明。这个空白,留的确实好。

木卫二

专栏作家,影评人。《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等媒体供稿。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选片人。参与编著《华语电影》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