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的家用帐》:武士的黄昏

%title插图%num
武士的家用帐 武士の家計簿 (2010)

幕末、黄昏、普通武士、对父亲的追忆,面对这样的开篇,《武士的家用帐》很难不叫人想起《黄昏清兵卫》,想起山田洋次以及众多藤泽周平作品改编的时代剧。二者的不同可能来自真实与否,《武士的家用帐》有故事人物原型,加贺藩和金泽也确凿存在,而藤泽周平的海坂藩则是虚构架空的地方。在我看来,它们最大的不同是来自于描写对象,《黄昏清兵卫》等作品大多是有绝对主角的存在,再要么就是苦命鸳鸯一对人,但《武士的家用帐》却是一个家族式的辐射,往复再三,虽有父亲猪山直之这样的中心人物,然而众多家族成员占据了不小的篇幅。

如果说新千年的时代剧已经放低了身段,一日三餐、一慢再慢,那么《武士的家用帐》就慢到几近“一碗白水”的境界。整部影片几乎没有像样的冲突矛盾,至于拔刀亮剑,那更是不可能出现的。猪山家的武器是算盘和笔,而最大危机是负债,然后变卖家产。对于这一段,电影的气氛居然是诙谐的,父亲在讨价还价,母亲不愿交出珍爱的友禅染小袖,与此同时,妻子还有点夸张地在临产。一直到后面的饭团甘薯、贝壳围棋,影片始终在渲染这种近似拮据的节俭,不乏黑色。

无论用刀还是用算盘,武士们始终得要保持体面,保持与身份有关的尊严。寻常人可以潦倒,可以不顾品行,但在武士看来,那是绝对不允许的。结果,猪山直之偏偏可以不顾面子。《武士的家用帐》的原则主旨也在于此,在儿子看来,父亲刻板得不近人情,连累一家人受罪,简直比算盘还冰冷。然而正是看似无法沟通的矛盾,反而爆发出惊人的情感力量。当父亲被时代所淘汰,儿子却继承了父业,家族之火没有熄灭。

《武士的家用帐》的用心是很多细微之处,从婚礼、满月酒、穿裤仪式到葬礼,一系列的运动镜头组,大有像《一一》那种“四两拨千斤”的架势。生老病死,那也不过是一账本,只是,人生真可以用算盘来打,还带精挑细算?《武士的家用帐》的重点其实不是父亲更不是算盘,它要说的是家族故事,是端正品行,对自己、对别人负责。

稍有遗憾的是尾声部分,电影落入了通俗剧的煽情模式。在爷爷背孙子、儿子背父亲的今昔对照下,儿子突然想起纸画的红鲷,想起了他在父亲背上,摇来摇去的欢乐。应该说,在平淡了那么长时间,《武士的家用帐》来这么一下煽情,看起来观众也非常受用,然而首尾呼应的回忆篇章太过绵长,导致了情节点的随意散落,缺乏能使得上劲的地方。即便拿出《其后》和《宛如阿修罗》等例子作对照,森田芳光的时代剧依然要平淡出太多太多。就像夫妻间的相识、结婚到恩爱,只是一壶茶、一枝花和一把梳,顶多加上几段对话。这种平淡是电影所追求的形式内核,也是阻碍观众进入的最大命门。

好在,当时代的薄暮之光映照在人物身上,《武士的家用帐》也显露了它最有趣的一面,即武士家族的命运起伏——这也可以引申为时代剧的重要话题。迁往东京的猪山家没有成为炮灰,在算盘之前,他们还是佩刀武士。面对明治维新的时代需要,他们也接受了角色的转变。只要服从武士的原则,无论胜利者还是炮灰,他们都令人钦佩和尊敬。

木卫二

专栏作家,影评人。《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等媒体供稿。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选片人。参与编著《华语电影》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