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写手》:最后的电影幽灵

%title插图%num
《影子写手》剧照

我很喜欢《影子写手》(The Ghost Writer),老套,喜欢的也许就是这种老套。老波兰斯基感觉就像娴熟的裁缝,做了一件极为合体的西服,针线紧密,裁剪精到。这个电影让人念念不忘的是这个老裁缝在机器大生产的时代保持了一种手工感,有古典电影最后的光芒。这个电影有很多难忘的场景,都是带领我们回溯到过去的电影时光。

这个电影幕后有趣的部分是,这个76岁的老家伙去年在瑞士准备出席苏黎世影展接受终身成就奖时,在机场遭到瑞士警方逮捕。他因此被软禁在阿尔卑斯山区的别墅内,并戴上电子手环。虽然后来解除了羁押,也拒绝了美国政府引渡的申请,但这个电影的后期制作被耽误了,直到今年柏林电影节才露面。不过波兰斯基的功力依然深厚,获得柏林最佳导演奖也是应得的奖励。这段插曲其实有几分和电影内容相近,影片里的主角——英国前首相亚当• 朗,因涉嫌签署刑讯伊拉克战俘的命令,而被告上国际法庭;结果他只能滞留在美国东岸的小岛上,害怕被捕而不敢回到伦敦。这部影片基本由英国演员完成,老牌巨星皮尔斯•布洛斯南扮演亚当•朗,而伊万•麦克格雷则扮演他自传的“影子写手”。

整部影片围绕着 “Ghost”(幽灵或鬼魂)这个词展开。麦克格雷的角色在电影里连名字都没有,而他的“前任写手”被弃尸海滩,他就像是一个“幽灵的幽灵”,一个十足的替身。很快他也将发现自己卷到政治阴谋中去,直到他找到那个最后的,藏在所有秘密背后的幽灵。人有时候就像是拥有了车载的定位系统之后,就必定按照给出的提示一段路一段路地行驶下去。麦克格雷这个角色也是一样,他没有任何情感上的累赘,正如这部电影一样,波兰斯基拒绝任何抒情。惊悚片就是惊悚片,冷静、镇定、准确、优雅,大师风范。

题材并无新意是事实,Robert Harris的原著(他也是编剧)、这类政治惊悚小说在西方本是常见得很。采取对布莱尔政府跟随美国卷入伊战的批评立场也是文艺界人士基本一致的态度。影片有点像保罗•格林格拉斯的新片《绿色地带》,有攻击性,但都不具有实际意义上的批判。所以,这部电影的看点不在故事的意义,甚至也不是剧情本身——当然,剧情的推进是极为教科书式的,在我看来波兰斯基没有掺杂任何多余的场景。另外影片的节奏非常沉稳。以纯粹观看的经验来讲,电影的节奏,一如诗的节奏,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该断则断,仿佛呼吸。当我看《影子写手》时,觉得视觉运动和情绪发生是完全一致。尤其是影片的结尾,相信所有看过的人都有留下印象:人群当中传递纸条的镜头,以及稿纸满街飞扬的镜头——心里只有敬服:这才是一部电影该有的味道。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