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严肃历史剧一度可算国产电视剧的骄傲,像《三国演义》、《唐明皇》、《雍正王朝》等作品,不仅在大陆风靡一时,在整个华语文化圈都有一定影响。然而,随着电视剧制作举国体制的消亡,这类作品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成本高昂但内容太有板有眼,对普通受众而言正经有余娱乐不足,高端受众虽然叫好,但收视贡献有限,总体市场表现不佳。而在电影范畴中,严肃历史片同样生存艰难,像其中的佼佼者《投名状》,也是和动作片杂交的产物。总之,在剧在影,内地的严肃历史题材都可算濒危动物。
《大明劫》的出现不啻为这潭死水注入一股新泉。影片摒弃了这个话题电影时代的一切浮华要素,不戏说,不怪谈,以中正平和之姿,小切口进去,讲的却是天下兴亡。影片的两大主角均是真实历史人物,吴又可是名医,在明末瘟疫中探索出“戾气说”,对清季的温病学派有先驱之功;孙传庭是讨逆名臣,带出的生猛秦兵曾生擒闯王高迎祥,可算崇祯朝最后的王牌,故《明史》对孙传庭的结语就是“传庭死而明亡矣”。两人两线,一高一低,一在朝一在野,一欲救危局一试医众生,一舍身取义一独善其身,相映成趣。影片用此二角总结明亡并阐发对天下成败的见解,确实颇有意味。关于兴亡的探讨或许史学家和政治学家自有他们的观点,但潼关之战和明末大瘟疫都是史实,被两人勾连到一起,这种尝试本身就可算创举。从这个角度讲,《大明劫》不仅是对那些九十年代史剧力作的怀旧,更是有主见有想法的创新。
内容新之外是表现新,特别是细节层面的对明军战法特别是火器运用的还原。史实细节的还原近年来一直是史片、剧创作的短板,诸如大清的辫子们手把ZB-26轻机枪的雷人场面层出不穷,即便老三国这种经典,也有汉军高举“蜀”字大旗的乌龙。而《大明劫》还是下了工夫,开场的开封围城虽然场面并不夸张,但相对较为逼真地反映了明末攻城战的形态,明军对火器的运用也得到了合理展现。
这面子里子都有点新意思,仅此已足使《大明劫》在当下浮躁喧嚣的电影市场中为自己赢得应有的关注了。我一直非常尊敬该片导演王竞。虽然他几乎从未有过多么显眼的票房成绩,但作品口碑相当不错。从多线叙事的《一年到头》,到医患题材的《我是植物人》,更不用说去年的性格悲剧力作《万箭穿心》,王竞在各种题材类型里都有尝试,这次更是试水古装历史,勇气着实可嘉。不过,在对这样的尝试进行鼓励之外,不得不说,由于诸多原因影响,《大明劫》总体上仍是部遗憾之作。
首先,明史难做。虽然明史剧中不乏《大明王朝1566》、《江山风雨情》等口碑佳作,明史研究更是爱好者诸多,但明史剧至今未有一部真正形成广泛社会影响的成功之作,跟辫子戏更是相去甚远。究其原因,无非明史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太过阴暗:开国即伴随运动和屠杀,后来叔侄相残,贯穿下来不是宦官篡权,便是昏君无道。对外战争虽颇为长脸,但官方会风声鹤唳地将其与现实政治关联;明末多方博弈格局虽然有趣,但不像三国的好恶无碍当下,对明室正统、农民诸军和满洲铁骑,官方意识形态又各有其难言的映射与割舍,怎么讲都似乎不妥当。所以,纵观明史,不是怎么看都像有所影射的禁区,就是普通观众觉得难以下咽的悲怆压抑,一干亮色都在不尽的偏见中湮没了。《大明劫》虽以政府军为表现主体,但虚化了农民军,也基本没有刻意抹黑其个体,政治正确多少是保住了。可全片压抑煎熬的题旨与无处宣泄的愤懑,着实无法让求疏泄的普通受众欢喜,票房的平淡也可算意料之中了。
其次,是钱不够。虽然有片头开封围城的大场面作基底,但全片的影像格局还是相对狭仄,从数字拍摄的质感来看,更像一部适合央视六套的电视电影。要说一个有寓言意味的历史故事,格局小一点,场面稍微寒碜一点倒也无妨。但想承载王朝劫难的宏大主题,目前的配置多少有点捉襟见肘。不说别的,结尾的潼关之战,我们或可将省略掉的战争场面当成是意味深长的留白,但从商业目的出发,保留一场能让观众情绪和感官同时高潮的场面戏还是颇为必要的。倒是开篇的开封围城,虽可见考究、可拓门脸,但于戏剧上的重要性和观众的期待,把这笔银子省下放到结尾一场不是更合算吗?不过,东墙西墙都是墙,这样涉及战争的戏,还是永远不嫌钱多的。
第三、这里要对王导说几句不中听的了。看他的作品,导演的人文素养会比执导技巧给人的印象更深刻。他没有特别让人愤慨的瑕疵,但也少有技法亮点。他的主题把握和文学意味远超过对镜头语言的掌控。所以,每次看他作品,在赞赏之余都会觉得离佳作都还差一点。《大明劫》的呈现,他做得中规中矩,如果以电视剧或是电视电影的标准看,都可算是七到八分的身手了。但这毕竟是一部院线片,导演的加分作用还是相对有限。
第四、也是影片最遗憾的地方——剧本。史剧创作有一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大明劫》基本做到这一点,所以就不在史实上吹毛求疵了。前面说了,医国医人两条线交汇的设计有点新意思,但剧作的实现效果恐怕不如预期。既然双雄明确,那么就应及早让二者相遇,先把人物关系揉在一起再说。但片中两人真正打照面时,时长已经过半。前面的铺垫虽重要,但就这么让二人各行其是,实在浪费。就算铺垫,两人相遇后同样可以展开,散久了,就难凝聚了。后面果不其然,虽然两人的分歧和理想非常明显,但冲突激烈不起来。其实故事格局本身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悲剧性和撕裂感,怎么做?两人理想虽不同,但初始方向一致,这是二人合作的开始,只是因性格与方法的习惯,两人一直有矛盾分歧,这分歧又是建立在感情上的惺惺相惜中的。随着矛盾的延伸,两人的理念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出现了悖论式的格局:角色的感情在加深,但相互矛盾却在加剧,最后终于不可收场。而此时,两人站在各自立场上又都有道理,所以互相敬仰之余,他们又对对方的做法厌恶到极点。这样,个人关系才会连同着主题一并达到临界点,悲剧性最终得以爆发。可片中两人的态度不痛不痒不亲不疏,虽然这些意思都点到了,但也就到此为止,看不出刀刀寸进的压迫。片中悲剧高潮是屠杀病患,但那场戏因为前面的矛盾纠葛不够,只留惨烈,不见悲怆。而作者意图表达的大格局和主角的结局也结合得不紧,最后两人收场又成孤单的两线,与之前的纠葛完全看不出有何情节与情绪上的勾连。所以,原本计划烹调一锅高汤,但喝到嘴里,只是漂着油花的白水。这才是本作最为可惜之处——如果它的主题能够充分得以阐发,其高度绝不亚于陈亚先的《曹操与杨修》!
不过,无论遗憾多少,《大明劫》还是拍出来了、放出来了。传庭战死,崇祯自挂,大明已亡三百年,然而《大明劫》的上映,至少还为严肃史剧/片的存续了一系血脉,相较文本自身的成就,这份守土之功要大得多。
【原载于《虹膜》】
(编辑:阿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