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so-so…|Background: Returning Home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回家

%title插图%num
Krzysztof Kieślowski

像往常一样,在华沙机场等待行李需要半个小时。行李传送带转了一圈又一圈–一个烟头、一把雨伞、一张万豪酒店的贴纸、一个行李箱的皮带扣和一块白色手帕。尽管有“禁止吸烟”的标志,我还是点上了一根烟。行李服务处的四个人一直坐在附近仅有的四把椅子上。“这里不允许吸烟,老板,”其中一人说道。“但坐着无所事事可以吗?”我问。“在波兰,无所事事总是可以的,”另一个人回答。他们笑得很开心。其中一个缺了两颗门牙,另一个缺了犬齿和右边的一颗牙齿。第三个完全没有牙齿,但他年纪较大,大约 50 岁。第四个大约三十岁,牙齿齐全。我又等了二十分钟才拿到行李,总共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因为我们已经互相认识了,所以当我又点了一根烟时,行李员什么也没说。

华沙市中心有成千上万的商贩。他们从停在路边的车里出售肉、毛巾、鞋子、面包或糖。这很好,虽然开车穿行比较困难,但买东西很方便。人行道上摆满了来自西柏林最便宜超市“Bilka”和“Quelle”,以及来自克鲁茨贝格(Kreuzberg)的商品:巧克力、电视机、水果等所有物品。我遇到一个老头,手中拿着一个啤酒罐。“空的?”我问。他点了点头。“多少钱?”“500兹罗提。”我想了想。毫无疑问,他认为我想买这个罐子。他鼓励我说:“我给你400。”我问他:“我要一个空啤酒罐干嘛?”“那是你的事。如果你买了,你可以随便做什么。”

我对波兰的爱有点像一段老婚姻中的爱情,夫妻俩对彼此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互相之间有些厌倦,但当其中一人去世时,另一个会立刻跟随。我无法想象没有波兰的生活。我发现在西方,尤其是我现在身处的地方,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非常困难,尽管条件很好;司机通常很体贴,商店里的人会说“早上好”。然而,当我展望自己的未来时,我只能看到自己在波兰。

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世界公民。我仍然感到自己是波兰人。实际上,任何影响波兰的事情对我来说都是直接相关的:我并不觉得自己与这个国家的距离遥远到毫无牵挂。我对所有政治游戏都不再感兴趣,但我依然关心波兰本身。那是我的世界。那里是我来自的地方,毫无疑问,也是我死去的地方。

当我离开波兰时,感觉这只是暂时的,像是我只是过境。即使我离开一年或两年,我也会觉得自己在别处只是短暂驻留。换句话说,去波兰时会有一种回归感,一种回来的感觉。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归宿。我有一个地方;它就在波兰,要么在华沙,要么在马祖里湖区的科切克(Koczek)。事物的变化并不会改变我的基本感受。当我回到巴黎时,我并没有这种回来的感觉。我是去巴黎。但我是回到波兰。

Krzysztof Kieślowski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年6月27日—1996年3月13日),著名波兰电影导演、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