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 评论

%title缩略图

亨利-喬治‧克魯佐的《恐怖的報酬》(The Wages of Fear)

1953年,影片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同年,影片還獲得了坎城影展的「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 du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須知,該獎項正是金棕櫚的前身,二年之後,坎城影展才頒出它的第一片「棕櫚葉」——狄爾柏特‧曼(Delbert Mann)執導的《馬蒂》Marty。從這個意義上講,《恐怖的報酬》是第一部既斬獲坎城金棕櫚又擒下柏林金熊的電影。

0 Shares
%title缩略图

【譯】《复仇女神》: 西部男人安东尼·曼(作者:Robin Wood)

如果说The Furies很大程度上是属于Stanwyck的,那么也可以说他是同等程度属于Mann的。他的构图感觉(无论是内景还是外景)展现了他的成熟的技艺,这部影片在他的标志性高潮场面达到顶峰:荒岩山巅的最后对决。而且,贯穿影片始终的暴烈心理主题,尽管独一无二地得到拔高及被置于中心地位,也成为定义他的标准之一。

0 Shares
%title缩略图

《大河恋》:神即是爱

Robert Redford的电影《大河恋》(A River Runs Through It)跟我猜想的完全不一样。这个设置在二十年代美国蒙大拿州小镇米苏拉的故事背景十分宏大,有白人对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有资本家对矿工的欺压剥削,有成长、归去与乡愁

0 Shares
%title缩略图

《凡高》

《凡高》这部电影的吊诡在于,其一方面在着力从历史主义层面出发建立艺术家编年史实,似乎试图履行画家与作品间某种“客观”、“宿命”的时空关联这一传统契约,却在另一向度上,不断通过反时序(achronique)的方式冲击、僭越这种实践

0 Shares
%title缩略图

【2011 Cannes】生命之树:爱与性灵的礼赞——《生命之树》拍摄内幕

泰伦斯•马力克(Terrence Malick)的第五部电影《生命之树》是一首生命礼赞,是对1950年代德克萨斯州一个家庭印象派式的描绘。影片追随了一家长子杰克的脚步,跟着他走过无忧无虑的童年,以及幻灭的成人时代,他一直力图与父亲(布拉德•皮特饰)达成和解。长大后的杰克(肖恩•潘饰)在水泥森林中迷失了自我,在寻找生命起源及意义的同时拷问信仰的存在。通过泰伦斯•马力克标志性的诗化镜头,我们得以窥探自然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力量是如何左右个体与家庭,又是如何塑造广义上的所有生命。

0 Shares
%title缩略图

《不落的太阳》:大叔间的命运碰撞

《不落的太阳》抖出了航空公司的内幕,揭露出现代资本社会的黑暗腐败。置身其中的个体为了不受拘役,选择了抗争并接受改变。 它从正面触及了日航内部的纷乱争斗。它们都不约而同地进入到行业内部领域,通过今昔对比,表现出人物的内心自省,重新认识自己。

0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