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说我自己的生存环境有多么恶劣,而是我看到一大批刚拍电影的年轻导演,他们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这个恶劣,一是说银幕上没有任何一个空间接纳他们,再一个,有一部分电影甚至完全被排斥到了电影工业之外。
Interviews | 访谈
我有世界主义倾向,对待电影更是如此。美国电影和法国电影在感情上离我并不比中国电影更远,尽管中国人的生活无疑离我更近。所以我从来不觉得要对中国电影更亲近,要鼓励,要宽容,要带着责任感……never。我对不好的电影都难免刻薄,比如Michael Bay之流,只不过国产片我们谈论的机会更多。
法国人的生活处处都能找到电影的影子。花19欧办一张月卡,在电影院里泡一天,哪怕是烂片,也能熏陶出一种黑暗中的语感吧。这些在国内找不到,虎皮也深有体会。
现在各地的迷影组织也好,放映也好,其实或许还是基于某种“网友见面会”的感觉,新兴的“社交性”因素逐渐替代“迷影性”的追求了。
我的打分标准本就非常感性。电影中的感情能否有效的、准确的传达给我是我评判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很久之前就说过:我评判电影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能不能从中有所得,这包括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知识方面指是刷新我的人生观和对世界的看法;情感方面则是让我情感为之变化:或悲伤、或快乐、或恐惧、或引起回忆并深陷到情绪之中的,符合其中一类的都会认为是好电影。
很多时候,写稿的痛苦来源是因为被命题,编辑要给你提供(强加)观点,当然这个应该是磨合后可以解决的。诚实来讲,我理解编辑想做一个好看版面的心理,但是我真的不喜欢这种做法。
质的提高需要量的积累,而且需要在很长时间后再回溯观照。但是我觉得迷影氛围是在不断提高的,以往在资料馆看片儿的多是中老年人,现在主体换成了青年学生和白领。通过豆瓣或微博这种免费高效平台,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更迅捷地汇总,这些对我的工作都是弥足珍贵的。说心里话,每次看到大家观片后鼓掌或网上热烈讨论,我都感觉很幸福,我觉得自己真正做了一些有益于社会文化进步的事情。
我是经历过录像厅时代的人…甚至在进入录像厅时代之前,我已经是一位很合格的影院影迷了。大概从青春期开始,看电影已经成为了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迄今未改变。
院线国片每一年总有几部是好的,一批有闪光点的,一大批不值得看的,自2000年起到现在,这个规律始终在,所以总有信心看到好的作品。目前的环境不算最差,烂片数十年来没很大突变,只是当年国片没那么多人看而已。
对于中国独立电影,目前我没有打分式的评价,从特定的条件和情感出发,作为一个群体,我很难把它们像别的影片群体(院线上映的、网络下载的)那样看待。原因很简单,我个人会觉得他们需要更多支持和鼓励。如果仅对独立电影群体内部,我会有自己的判断,也分喜欢的、不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