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上蝶》却让我感觉似乎是用2个小时来拍一部30分钟的短片,停滞的叙事和拖沓的节奏对我造成的倦怠感远非片中那些如画仙境和久石让的配乐所能挽救。
标签: #SIFF2011
萨布的片子,在我的印象里,既不纯然商业,也绝非艺术至上,这倒很有助于拓宽影片的受众群。这部《白兔糖》算是日式“治愈系”影片,温情、卖萌,搞笑,幻想,自然不乏商业元素。但熟悉萨布的人知道他也不会就此满足,他总是会在影片的某些地方突然地插入一些萨布元素或标签,而他在影片中不用力地触碰到一些日本式社会症候也表明他还是不甘心打造一部完全爆米花式的消遣电影。
Sabu一直都在奔跑,《盗信情缘》、《疾走》、《倒霉的猴子》、《弹丸飞人》……他的主角们总是被安置在某种不得不奔跑的状态,如弓在弦,唯有奔跑才可以救命,才可以逃脱悲剧的命运。《白兔糖》突然,慢了下来。
如同主人公在结尾的感言,《白兔糖》是一部治愈片。我开始怀疑之前的SABU风格到底去了哪里。那些失败和失意的小人物,他们会选择纵情狂奔,突破自我。
大段的歌舞配上琼瑶式的爱情故事,印度电影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热闹”,几乎没有“冷”的片刻(我还是很后来才知道印度还有萨雷伊这样的艺术电影作者),看久了难免审美疲劳。但《魂者》不然。
看约菲的这部片子,一气呵成,流畅,利索,无滞涩和停顿之感,不论是叙事中的时空转换还是镜头的运动和剪切,就是让你的眼睛舒舒服服,不太可能把视线挪移开银幕。
综合本届电影节观感,《秘密》在形式感和技术水准上都是脱颖而出的,卡司阵容强大,方才显露了“国际”二字的含金量。即便有收容过气大师的嫌疑,然而如果上海真能搬来科波拉等一些低落的大师,那么,恐怕影迷又将欣喜若狂。
《郎在对门唱山歌》呈现出诡异的两段式,叙事文本和镜头语言彻底断裂。从片名进行判断,把它预想为爱情片并不为过。电影前半段呈现出校园纯爱的面貌,高中女生爱上了教音乐的家教老师。
《双重罪》的叙事最为流畅,观众看起来毫无障碍。这一切都得益于类型片的定律,起承转合,一步到位,不会落下什么,更不会制造理解障碍。《双重罪》严格遵循了那套经典的叙事定律,尽管在一些逻辑上有BUG存在,好在影片显得没有太多野心,就那么几个人,去努力把一件事给说好、说圆。至于留下悬念的结局,同样值得夸奖。
不去细数编剧上的漏洞,和衔接上的唐突,很难揣测导演这一出究竟想表达什么,官场潜规则输给了真情,而击败真情的击败真情的竟是扭曲的现实,章明导演在秀美的风景画上涂抹上如此浓重的狗血,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