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es 2012】《战役之后》:话题敏感 操之过急

%title插图%num
埃及导演尤斯利·纳斯尔拉曾在09年凭借《天方夜谭》入围威尼斯电影节非竞赛单元,《战役之后》是其第一次入围戛纳的作品。这部讲述2011年埃及革命的电影,以近年来最热点的社会政治话题吸引到了关注,可惜没有足够清晰的思考让人深入这种关注。作为一部临时起意的电影作品,有些操之过急。

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卷北非,在突尼斯之后埃及紧接着受到波及,且让运动愈演愈烈。这场让世界震惊的运动也打断了导演纳斯尔拉当时的新片计划,于是他将镜头转与关注这场革命。这种血与火的亲身经历对许多艺术家来说可遇不可求,滚滚的革命浪潮定是让人心潮澎湃反思良久,但是,正因为遭遇和灵感突如其来,作者的思考和表达是否能做到公允和有深度就成了影片成败的关键。《战役之后》看似将主题建构在“革命”这一事件之下,但其实同时涉及了更多话题:阶级矛盾、情感伦理、政治、教育、女权、人生信仰、幸福感、道德正义等等诸如此类。这些话题随便拎出一个就足够撑起一部电影,若一定要糅杂在一起是件容易出力不讨好的活儿,通常有两种解决方式,要么是导演有足够的功力,将所有细枝末节打散重新编织,讲一个高明的故事(这点笔者尤其推崇柏林金熊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主《内达和西敏》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多线索多平面架构技巧);要么选一条主线,心无旁骛,却能将所有涉及元素巧妙埋在细节之中。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清晰冷静的头脑,但显然纳斯尔拉导演在革命热潮影响下有些静不下心,东一头西一头,思考甚多,扔哪一个都不舍,最终只能面面俱到,在侧重点的不停转换之间,让影片失之深刻,落了下乘。

影片最开始,让人以为是一个在革命大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主人公穆罕默德和莉姆相遇,纠结还未起,重点已经回到“革命”本身。也许因为埃及一夫多妻制,情感本身并没成为争议,在穆罕默德妻子接受莉姆并提出让莉姆相嫁之后,这条线就渐渐淡化。然而导演又舍的心不甘情不愿,偶尔穆罕默德的一句“我很想你”,或者一个试图偷偷牵手的镜头,让人觉得如同鸡肋。导演应该是想要表达在革命大潮下情感可有可无的无奈感,但是因为旁枝末节太多,这样隐晦的表现很容易被掩盖。

影片中另有一个重要的情节线,是作为驯马师的穆罕默德以及他那渴望成为驯马师的小儿子,因此有大段的马术表演。然而在这些情境中,人与马的关系、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对生命的满足感还没来得及充分积累和表现,就被道德选择、正义认知这些命题替代,所以最后穆罕默德因为看到小儿子半夜偷偷驯马而产生的对未来选择的巨大转变就显得有些突兀。就作者看,穆罕默德小儿子的故事在“革命”的大背景下,能拍一个更好看的电影。

这些仓促之举,或许真实体现了“革命”带来的惶恐焦虑以及不确定感,如果导演本意真是如此,那便又有多处硬伤。首先是演员表演生硬,情绪往往来得惶急,若说刻意为之,对白又太过斟酌。有一段穆罕默德和莉姆两人对“革命”的认识和“革命”带来的后果的争论,穆罕默德声情并茂,身后就恰恰是与他的台词内容配合的无比默契的墙头涂鸦,可以让穆罕默德连说带比划,情景交融。这片断本身没有问题,还带着荒诞色彩,但导演又频频用埃及骚乱当时的真实视频与重新拍摄的镜头交叉剪辑,营造真实感,在这样的基调下演员的表演就显得过犹不及。

纳斯尔拉在之前说希望这部作品能向意大利电影大师罗伯托·罗西里尼看齐,将宏观历史和个人经历完美结合。作者认为,好的主题、对的方向,相当不错的素材,导演如果肯再沉淀些时日,让焦虑惶恐之下有深沉坚定的思考支撑,影片应该比今天我们看到的更值得期待。

帼杰

旅法影评人,曾经应邀为国内多家门户网站担任国际三大电影节特邀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