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明:大陆第一影评人

12155548
(图片来源:影视圈网站 )

周黎明,美国《洛杉矶时报》称他为“中国的罗杰·伊伯特”(伊伯特被称为北美第一影评人,在好莱坞德高望重);中国媒体称他为“大陆第一影评人”;熟悉他的人,混过“周黎明留言版”的人则更喜欢称他为“周老大”。周黎明在内地影评界的地位无人可比,至今,他已经出版过多本影评及电影相关的专著,其中《西片碟中碟》《华语片碟中碟》成为影迷们的观影指南,《好莱坞启示录》则成为中国人了解好莱坞的窗口,他在《看电影》杂志的专栏也成为多年来的招牌栏目。

然而,用周黎明自己的话来说,进入到写影评的圈子里纯属意外。2001年,周黎明绞尽脑汁为财经杂志写专栏,偶然间,他发觉写影评要更容易些,于是,他开始大量地写起了影评千字文。谁知这一发不可收,“影评人”这个行当,周黎明一做就是十几年,以至于国内的读者一直以为周黎明就是个专职影评人。

周黎明的本职工作是偏英文的文化写作,他大学主修英美语言文学,硕士主修西方文化,1992年又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哈斯商学院拿到了MBA,主修战略策划和行销。乍一看,这些都与电影毫无瓜葛。然而周黎明却凭借大众化的影评广为人知,并成为行业里的个中翘楚。

今年《小时代》上映时,周黎明在微博写道“《小时代》之烂远远超过《富春山居图》”,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量的郭敬明粉丝围攻周黎明,随后郭敬明本人也加入到论战中。说起这件事,周黎明称在美国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年《泰坦尼克号》上映后,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就曾和批评该片的《洛杉矶时报》影评人对骂。

当下国内活跃的一批影评人,大多是互联网兴起后从BBS一路写出来的,“周黎明留言版”则是他们当年的根据地之一。现在的“周版”落户时光网,虽已不如那时红火,但也还有超过4万的群组成员。周黎明说“影评人”只是自己多个身份中的一个,面对现在的影评环境,他形容“影评人是整个电影产业链最低的一环”,专职从事这个行业会“很可怜”。

Q:美国《洛杉矶时报》曾经称你是“中国的罗杰·伊伯特”,你觉得自己跟他像吗?

A:我感觉很荣幸,罗杰·伊伯特在美国地位很高,我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写大众化的影评,他是我的榜样。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开始,我有意无意的看了他上千篇评论,从影评写作来说,他算是我的老师吧,但像他的很多成就对我来说还是挺遥远的。

Q:在美国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中,影评人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A:影评人应该是给影片的艺术质量一个准确的反馈,美国有这个传统,影评人是独立的,受雇于媒体的,而不是受雇于片方。

Q:美国的职业影评人们的生活状态大概是什么样的?每天的工作内容是怎样的?

A:最近比较惨。之前大概有两三百专业影评人,靠这个吃饭的,拿工资,每个礼拜写好几篇影评可以养家糊口。在过去七八年,随着网络的普及,各个媒体裁掉了大约三分之二的专业影评人,真正能够靠影评过日子的就少了。

Q:美国存在红包影评人的问题吗?

A:美国没有红包影评人。但是在影片上映之前,片方会找一个旅游胜地,请一帮影评人去,好吃好住,最后安排对影片的主演进行专访,这个就是一种变相的红包影评。他不会直接给钱,给的礼品价值也很有限,但整个费用是片方出的。不过真正有地位的影评人不会参加这样的活动,去的一般都是二三线的媒体。

Q:据你所知,好莱坞的电影人怎么看待影评人?

A:他们通常会接受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发表独立的评论。这个声音也许是他们喜欢的,也许是他们不喜欢的,但这个声音是他们不能用钱来控制的。比如有名的案例就是詹姆斯·卡梅隆拍了《泰坦尼克》,口碑非常好,也得了奥斯卡奖,但是当时《洛杉矶时报》的著名影评人就发表了一篇很负面的评论,卡梅隆非常生气,就像郭敬明跟我一样,他跟那个影评人对骂起来,也有过这样的事情。

批评有没有道理,读者自然能看得出来。美国这边就是这点好,你写的文章有没有档次,人家也是知道的。罗杰·伊伯特多次批评过亚当·桑德勒,他用非常刻薄的语言批评他,有一次他们在飞机上撞到了,亚当·桑德勒说我这辈子一定要拍出一部让你觉得好的影片,我觉得他这个心态真的很好,他也是有艺术追求的。

Q:你怎么看待国内的影评环境?

A:国内的影评环境从来就没好过,早年就是学院派自说自话,有了网络之后,过去十几年里,就是繁荣地、混乱地、茂密地生长,像野草一样。一般你的影评有影响之后,片商马上就买通你,这是个不好的现象。

Q:你觉得影评对电影的票房影响大吗?

A:影评对艺术片有一定的票房影响,对商业类型片其实是没有什么影响的。我觉得没有必要夸大影评,好像有人专门做过研究,影评的好坏对票房没有绝对影响,影评的多寡才对票房有影响。评论越多,通常票房就越高。

Q:你怎么看待当下的粉丝电影?

A:首先,粉丝电影的目标观众是不需要评论的,如果一个电影观众把电影里的某个元素极端化、绝对化,那么在他眼里,这个影片中的其他元素就不存在了。在我看来,《小时代》就是郭敬明的粉丝电影,同样一部电影,把郭敬明换成另一个人,他们就不需要看这部电影了。郭敬明如果换成韩寒的话,观众就是完全的另一批人。

Q:有一些影评人与电影人之间保持着很好的私交,比如罗杰·伊伯特就跟斯科塞斯私交甚笃。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影评人应该跟电影人尤其是导演保持距离,你怎么看影评人与电影人之间的关系?

A:如果你跟电影人的私交很好,他的片子你能说真话吗?你说真话会不会得罪人?这就是面子社会和人情社会的问题,这个在中国的压力比别的国家压力更大。

Q:你有一些文字说是“纯影评”,有一些又说“不像影评的影评”,在你眼中,什么样的文字算是影评?

A:狭义的影评就是纯影评,就是对影片文本方面的分析和评论,这类影评我十年前写得非常多。但是后来我就不满足于这种影评,因为过了那段时间回头来看可能就没有价值了,我开始借由电影写一些别的东西,打破就单部影片来写评论,这种写法我没有看到别人大量使用,我也在尝试。《三联生活周刊》的王小峰叫这种文字是泛影评,就是跟电影沾边的杂文。我从事的工作也不是电影,我是从事文化工作,我可以把很多东西揉在里面,我自己写得也比较过瘾。我自己的感觉就是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这样的文章。

以前我也尝试用一句话来犀利地评价电影,我也写过《公民凯恩》2万字的评论。那一类的传统影评,我已经尝试过了。我甚至还尝试过用小说的笔法来写影评,做起来比较好玩,但是找到读者会比较难,就是读者不知道你想要表达什么。

Q:你同时用中英文写作,也总是在中美之间折返,在看待华语片和英语片的时候,你的评价标准是否会有不同?

A:有时候会有不同。我觉得不光是华语片和英文片不一样,(对待)现在的影片和八十年代的影片也不一样。我看一部国产魔幻片,我不会用美国的魔幻片标准来要求他,因为制作工艺没法比。每一部影片都是有不同的标准来看待的。包括《小时代》,我也没用艺术片的标准看待它,我是用同类的青春题材、女性题材影片来衡量它,我觉得它不好,我不是用《霸王别姬》的标准来评判它。

Q:你也做过不少活动和影展的评委,有没有特别的感受?

A:通常影展是一个窗口,会把全球比较好的影片搜集起来。有些电影参加电影节的时候,会请影评人去写他们的片子,前几年有不少网站记者去戛纳,其实是片方出的钱,我自己是不会接受这种邀请的。你得了人家的好处,你肯定是给他说话,实际上你是他的公关团队的一员,你拿的不是他的钱,你拿的是他的免费机票、免费吃住。他请了我,如果这部影片我喜欢我就说好,如果我不喜欢,我就很为难。

【原载于《时尚星美》】

【特别声明】首页图片来源:爱洋葱网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