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ale 2014】经典回顾展2014: 阴影美学

Book-Cover_The-Aesthetics-of-Shadow

原文标题:RETROSPECTIVE  2014: AESTHETICS OF SHADOW
翻译:moondance  | 校对:希德维尔维特(@迷影翻译)

“经典回顾展2014”围绕电影中的光展开。观众将有机会去发现1915年至1950年间日本、美国和欧洲电影中的光线处理风格。回顾展负责人瑞纳尔·洛瑟尔着重强调风格与风格之间的相互影响,邀请观众们观看难得一见但影响重大的影片,且去重新体验真正的经典。此次“经典回顾展”为柏林电影节第二次举行,是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合作策展。今年“经典回顾展”的出版物中,首先看到的是俄勒冈大学副教授宫尾大辅发表的《阴影的美学:布光处理与日本电影》。他的日本电影史研究有哪些内容吸引到了你?你们是怎样合作的?

宫尾大辅的兴趣在于电影的布光,他从美学的角度对日本电影史进行研究。对他来说,布光设计也是日本文化史的一部分,他把它描述为一种起源于日本社会的现象。同时,他也指出,日本电影布光处理方式与美国和欧洲电影有着诸多联系。在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同事讨论策展的时候,我们以宫尾的研究出发、进一步探索了那些联系来展开今年的“回顾展”。当布光不再是一种先在条件,当技术的发展允许艺术家能够有意识地打造片场,将其特色发挥到极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在我们从不同的主题角度观看某些类型电影的时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而且与此同时,我们也想从跨国的层面上来突出不同国家风格之间的复杂性和相互性。

我们选择影片也是给观众提供一个机会,他们可以从非常特定的一个角度去观看那些电影——这是一个基于观众敏感度的观看机会,也希望能给他们带来一个新鲜的观影体验。

通过光的使用取得的精巧制作

“明亮而愉悦的松竹电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制片厂之一日本松竹电影制片厂在20世纪20年代的标语。有着如此的标题,早期日本电影典型的布光风格又是什么样的呢?松竹又是如何邀请当时住在美国的日本电影人小谷亨利通过照明效果和反光装置去让电影拍摄现代化呢?

1910年代和1920年代早期,在好莱坞和日本都流行着一种主流的布光风格。按照宫尾所说,早期日本电影的制作风格趋向于歌舞伎戏剧的传统。在布光方面就意味着整个舞台的光照均匀,在很大程度上要避免阴影。20世纪20年代,由好莱坞发展的三点照明法也在日本有所使用。两国电影人均试图通过更有表现力的布光方式来突破该方法——不仅仅在光与影的对立上,还包括所有刻意的氛围创作中的光的使用。

跟所有电影制片厂一样,对松竹来说,经济效益起先在这些尝试中起决定性作用。目标是增加电影的竞争力,且公司可以通过新的电影拍摄技术盈利。从1910年起,日本电影制作人小谷亨利就开始与好莱坞导演塞西尔B.戴米尔和摄影师阿尔文·魏克福合作。魏克福和戴米尔发明了一种所谓的“拉斯基照明法”,名字取自制作公司杰西L.拉斯基电影戏剧有限公司。反光装置的使用使得采用选择性的布光以及轮廓鲜明的阴影成为可能,一个早期的例子就是《骗局》(美国1915)。尽管表现性的布光并不十分符合松竹的哲学理念,但是制片厂对小谷的专业知识很感兴趣。《同情之光》(日本1926)是保存下来的少数小谷电影之一,它将借柏林电影节首次在德国上映。

而且,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也经历了可见的社会转型。一方面,歌舞伎戏,绘画与建筑仍对日本传统文化有所坚持。另一方面,日本正经历着快速的现代化过程。就是在此前后,霓虹灯首次在东京出现,这些发光的牌子产生了一种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电影制作者来说。宫尾大辅描述了在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影人们试图将这些不同有时甚至矛盾的潮流和想法融合在一起,而且也详述了来自外界的影响。除了F.W.茂瑙的美学理论,他的杰作《日出》(美国1927)会上映,此外还有约瑟夫·冯斯坦伯格的影子世界,如他的《上海快车》(美国1932),因此我们就会非常多地涉及到来自德国-美国的影响。

在那些年里,日本电影的布光处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因为日美政治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1941年日军袭击珍珠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对日本而言,阴影的把玩使用绝对是民族文化的特质。据说传统的日本房屋就是布光设计的一个灵感来源。所以即使在战时,人们依然将日本的阴影美学视作一种别样的成就。好莱坞模式在电影制作中的影响不再清晰。此外,当时的电影制作正往极简抽象主义方向发展,在战争电影中这种风格已经被使用。高调的照明仅是把有意营造出的合理性与整体性反用到了政治宣传上。例如,山本嘉次郎的《夏威夷岛·马来海海战》(日本,1942)就是与日本军方合作拍摄,看起来几乎像纪录片。美学设计在这一时期的电影制作中尤为重要。

宫尾断言,虽然可以清晰看出阴影美学存在一种持续性,然而在电影中使用阴影的原因也一定是跟随某些潮流的。

明星璀璨和刀光剑影

您已经提到经济收入方面的动因了。那么明星体系的发展又是如何形成某种风格和审美的呢?

将演员放在公众的注视中心,要比将演员放在设计好的照明中来得稍晚一些。1910年代,明星体系的发展当然是可以放在这样的语境下理解:技术和审美的发展是为了向观众凸显演员及其魅力的。

塞西尔 B. 戴米尔1915年的电影《骗局》又可以作一个很好的例证。他的布光技术将日裔好莱坞演员早川雪洲改造成了电影偶像。或者以长谷川一夫为例,又名林长二郎,他之所以成为日本最伟大的电影明星,特别要归功于打在他脸上的精心设计的光。在《鹤八鹤次郎》(成濑巳喜男, 1938)中,他出现时打的是修饰侧光,跟《灵与肉》(克拉伦斯·布朗,1926)中葛丽泰·嘉宝出镜时的布光风格惊人地相似。《上海快车》剧组为玛琳·黛德丽设计了独特的布光效果,约瑟夫冯斯坦伯格使用了从头顶笔直投下的主光。演员老道格拉斯·法尔班克斯在日本非常受欢迎,他主演的电影也呈现了一种特殊的布光处理。但是更有趣的是他的电影《佐罗的面具》(弗莱德·尼布罗,美国1920),不过这一点是与其类型以及美国侠盗片对日本时代剧的影响等方面有关。

说到电影类型,“经典回顾展”上有哪些类型的电影呢?

我们故意略去一些尤以布光和阴影使用著称的电影类型,因此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恐怖片,也没有黑色电影。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哪些风格和审美标准是相互影响的。在日本时代剧中,当刀剑在黑暗中挥闪、主角看见动作的时候,一种舞台照明——在好莱坞电影中很常见——是不可能省去的。《雪之丞变化》(衣笠贞之助,日本1935-1936/1952),主演是林长二郎,或者长谷川一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战争类型电影方面,我们也注重表现日本电影和美国电影的重叠现象。比如,《夏威夷·马来海海战》(日本1942)和《空中堡垒》(霍华德·霍克斯,美国1943)对于1941年袭击珍珠港事件的呈现就分别展现了各自的民族特质,都是从意识形态立场出发,而且都使用到了影与光的对比。回顾展中还有以不同摄影传统出发拍摄的翻译街头的影片。除了入选的日本电影,还包括F.W.茂瑙的《日出》,《雾港》(马塞尔·卡尔内,法国1938),由移民法国的德国摄影师尤金·舒夫坦拍摄,以及《妓女的悲剧》(布鲁诺·拉恩,德国1927),由旧时的电影大师古维杜·西伯尔拍摄。

光影绘画

“经典回顾展”也包括“光与旋律”,“朝向现实主义”和“用阴影绘画”这些放映主题。对于这些主题的设计,你们采用了那些特别吸引人的设计原则?在这个节目单中,我们会放映一个特别迷人的音乐剧,就是《鸳鸯歌合战》(牧野雅弘,日本1939),其中对光与影的调度变成了电影的韵律原则。类似的还有《柏林,城市交响曲》(沃尔特·鲁特曼,德国1927),以及一些涵盖在“光与旋律”部分的先锋电影。

“朝向现实主义”是一系列游走于真实和虚构边界的电影。《公民凯恩》(奥逊·威尔斯,美国1941)开片使用连续镜头对世外桃源的处理可以说是从恐怖片开片直接截取的。整部影片中,光与影轮番交替,专业的拍摄出自摄影师格雷格·托兰之手。朱尔斯·达辛的《不夜城》(美国,1948)只有外景,也值得一看。

在“用阴影绘画”的板块,我们还将放映F.W.茂瑙的《浮士德》(德国1926),以及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美国1939),后者在这种语境下乍一看可能有点奇怪。影评人不一定对西部片中的光和影的调度感兴趣。但是我们想把《关山飞渡》作为一部运用光影的典范作品来呈现给观众。同样的还有沟口健二的《雨月物语》(日本 1953),以及让·谷克多的《美女与野兽》。

“经典回顾展2014”也有讨论的环节吗?有哪些嘉宾是我们可以期待的?

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宫尾大辅, 我们还邀请到了著名英国电影史学家凯文·布朗洛,他在“回顾展”刊物上(德语版)描述了多国电影布光风格之间惊人的相互影响,着重强调常被忽略的摄影师的成就。周日,也就是2月8日,与二位嘉宾的讨论环节将拉开此次“经典回顾展”的序幕。

(编辑:张宇婷)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