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伊伯特评《教父》:向父辈致敬
(写于1972年1月1日)
盖伊·塔利斯(Gay Talese)的纪实作品《向父辈致敬》(Honor Thy Father)让我们了解到,当一名职业黑帮并非全是坐享玫瑰与阳光。更多时候,是挤在空气浑浊的房内发呆、吃外卖的垃圾食品,其间不时被突如其来的暴力行为所打断。这正是《教父》给人的感受,它对传统黑帮电影的光鲜魅力弃之不顾,为我们展现出其余的一切:宗族内部的强烈忠诚、发生在布鲁克林的规模不大却足以致命的街头冲突,还有锱铢必较的复仇模式。
马里奥·普佐(Mario Puzo)的小说之所以不同凡响,是因为它让人感到:一切都是从内部娓娓道来。他带给我们的,并非铺天盖地的国际阴谋,而是一个犹如初中班级那样备受约束的私人俱乐部。大家彼此相熟,对各人所怀的“鬼胎”心知肚明。
影片给我们同样的感觉(普佐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编写剧本,但我感觉,最终为剧本定型的应当是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不由自主地,我们会与唐·柯里昂家族产生共鸣,不是因为我们了解帮派争斗,而是因为我们打从一开始就与他们同在,看他们坐在餐桌旁,吃着外卖盒中的炒面,同时静候混战的降临。
“教父”本人甚至都不是整个故事中的中心人物,处于中心的是他最聪明的小儿子迈克。迈克在纠正父亲过时作法的同时,对父亲所在位置的特性十分理解。教父在家族企业中的角色,正如它的名字所形容的;他不干涉即将接手事业的下一代,却寄望下一代能将家族事业转为合法。
读过小说的人可能会感到惊讶:影片的焦点竟是迈克,而非唐·柯里昂。事实上,科波拉这样做,是为了更为练达地直抵小说的精髓部分,即家族内部的权力转移。马龙·白兰度将教父塑造成一位精明世故、坚不可摧的老人,事实上,他在演员表上排在首位;阿尔·帕西诺则以精湛的演技塑造了迈克的形象,他是影片的主角。而白兰度的表演是一种技巧娴熟的漫不经心,尽管这一角色为他赢取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他的声音带着喘息,如同耳语,肢体动作故意显得不那么到位;表现出这个男人对于权利早已视若等闲,无需刻意提醒别人这一点。白兰度的外表确实符合老迈的唐·柯里昂,这主要靠他的表演,其次靠化妆,尽管他下颚部分的棉花可能塞得有点多,导致他的下半张脸完全僵化。
其他演员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尽管《教父》长达三小时,且处处细致入微,可是影片还是无暇介绍譬如以下这些人的背景和身份:家族心腹克莱门扎、电影大亨杰克·沃尔兹、忠心耿耿的职业杀手卢卡·布拉西、坏警察麦克鲁斯基等。科波拉和制片人艾尔·鲁迪(Al Ruddy)找来一批擅长扮演固定类型的本色演员,回避了上述问题。例如爱尔兰裔警察一角,他们索性请来斯特林·海登(Sterling Hayden),让他自由发挥。理查德·卡斯特拉诺(Richard Castellano)则是雷打不动的克莱蒙扎;约翰·马利(John Marley)出演可恨的好莱坞大亨再完美不过(没错,他早上醒来还是会发现自己不得不取消去看赛马的计划——注:因为他的爱马死了)。
小说《教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靠的是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场景。普佐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但充当编剧不过尔尔。除了妇科修复手术那段情节,他几乎把小说中的一切都搬进了电影,每一场杀戮也都完好保留在电影中;《教父》以唐·柯里昂之女的婚礼开场(不时剪切进来宾在楼上的活动);无论是汽车炸弹的数目、背叛和杀戮的次数,都和小说如出一辙。
科波拉为所有这些素材找到了一种风格与视觉外观,最终令《教父》成为一部罕见之作:一部从畅销书中挤出来的、非常棒的影片。它的布景全部忠实于那个时代(1940年代中后期),这一决定十分关键;倘若他们真像原本打算的那样,为了省钱而把整个故事搬到当代,那这部电影绝不可能成功。但它作为一部年代片却非同凡响地成功,充斥着流畅圆润的老式轿车和战后流行的软呢帽。科波拉还和摄影师戈顿·威利斯(Gordon Willis)一起,利用彩色摄影技术尝试出一些有趣的效果。影片开始部分呈现出红褐色,曝光略微过度,像极了一份凹版印刷的1946年报纸增刊。
尽管全片长达三小时,却丝丝入扣,动人心弦,始终推进得从容不迫。唐·柯里昂进行权力交接的过程,每个时间节点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如果用更短时间和更快节奏,显然不合适。即使以这样的片长,除非你看过小说,否则还会有令你摸不着头脑的种种人物关系。不过抑或,你只需看看人物间有着怎样的彼此注视,便能够心领神会。
(翻译:吕为民 / 校译:陈西苓)
《教父》4K修复版在2014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
具体排片信息请关注:www.siff.com
(编辑:徐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