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ezia 2014】《帕索里尼》:不按牌理出牌 费拉拉的颠覆之祭

pasolini_text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同性恋,反对享乐主义的情色大师,影史上最受争议的电影天才。

阿贝尔-费拉拉,以表现暴力和犯罪著称的佛教徒,最喜欢黑暗风格与低廉制作的疯狂导演。

费拉拉如今拍了一部关于帕索里尼的电影——不知道该如何猜测两个特立独行的电影人在不同时空会碰出怎样的火花,更不知如何想象影片的重口味程度。在《帕索里尼》揭开其面纱之前,整个威尼斯都在期待着。

费拉拉果然不按牌理出牌,《帕索里尼》有人盛赞有人不屑,但不管怎样都出乎意料。

1975年11月2日,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的尸体在罗马近郊奥斯蒂海滩被发现,死前明显受到过暴力攻击。在此之前他刚刚完成那部常被评为世界十大禁片之首的《索多玛的120天》。由于凶手(可能是凶手之一)是一名17岁的男妓,这个悲剧被染上香艳色彩,也有人猜测这位意见领袖的死亡完全是政治阴谋,而事情真相至今仍是个谜。

影片择取的正是帕索里尼被害前最后一段时光,在2号黎明到来前,帕索里尼平静安宁的和心爱的母亲、前男友以及一生的朋友Ninetto Davoli、《索多玛120天》女演员劳拉贝蒂共进午餐,与亲密的朋友聚会并分享最近的电影构思,然后驾着车穿梭在男妓聚集区搜寻一夜风流的目标。这些片断并不能给观众任何新的、未知的信息,但费拉拉显然就没想拍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传记电影,他将帕索里尼被害前正在创作下一部作品——一部充斥着大量性爱描写,探讨宇宙与真理的影片创作手稿,大胆的用自己的影响表现出来,与纪实部分一起完成了颠覆性的叙事。

对于这位伟大导演谜一样的死亡,以及他更为隐私的生平,我们自然希望知道的更多。不过费拉拉似乎并不想弄清楚事实真相或别的什么,他所关心的只是帕索里尼留下的创作遗产,那些没有写完的手稿显然比帕索里尼最后的日子本身更让费拉拉兴奋,戏中戏的部分也比纪实段落精彩的多。

帕索里尼留下的手稿并未完成,这给了费拉拉充分的想象空间。一个男同性恋夜里穿梭在同类之间,转身在觥筹交错的酒会上听着上流人士侃侃而谈政治,然后作为帕索里尼的化身参加文化名人们的沙龙;两个男人决定追逐彗星“弥赛亚”(救世主)的轨迹,他们来到一个平时只有同性恋,全年只有一次为了孕育而举行异性交配的神秘之城,在目睹挑衅决斗般的性爱后决定追随“弥赛亚”脚步继续前行……这些帕索里尼风格的场景被“费拉拉式”电影语言表现出来,充满两种极端风格交汇的迷人魅力。

这不是一次追溯或揭示,而是一次影像的祭奠。如果费拉拉再勇敢些,完全可以只表现帕索里尼的遗稿,但如今保留了人物写实部分,这别出匠心的混搭显得有些生硬。

影片选择用英文对话非常怪异,这也许是为了威廉-达福所作的妥协。威廉-达福镇的与去世前的帕索里尼离奇想象,从形象上来看在没有比他更合适的演员,但意大利语英语不停交叉有时候让人非常懊恼,觉得像一出闹剧。

但对于那些对本片欣赏有加的观众来说,这样一部无须严谨、天马行空的影片,也许正是对帕索里尼这个无法被定义的艺术大师最好的祭奠。

【原载于搜狐娱乐】

帼杰

旅法影评人,曾经应邀为国内多家门户网站担任国际三大电影节特邀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