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ale 2010】专访《蜂蜜》导演赛米:做文艺电影的中坚

%title插图%num
Semih Kaplanoğlu

[作者:huifeiyanmielea 2月19日 柏林]《蜂蜜》是土耳其导演赛米·卡普拉诺格鲁(Semih Kaplanoglu)约瑟夫三部曲的完结篇。故事讲述了约瑟夫和爸爸的渡过的一段沉静甜涩的童年时光。影片画面唯美,悠长富有诗韵。但是导演过于缓慢的节奏和过于晦涩的电影语言也被不少观众诟病。今天,卡普拉诺格鲁接受了网易的独家专访。他的电影或许过于文艺、小众,但他表示会一直坚持自己人文、感性的视角,拍摄自己心中的艺术影像。

huifeiyanmielea:我们知道《蜂蜜》是你的约瑟夫三部曲之一的最晚一篇。约瑟夫的故事最初的构思是如何而来的呢?

赛米·卡普拉诺格鲁:我最初构思了一个18岁的角色,又开始想象这样一个角色在40岁的时候会是什么境况,然后又想到了他的童年。我觉得应该把他人生不同阶段的故事分开演绎。《蜂蜜》这个故事讲述约瑟夫和父亲的故事,这期间我阅读了大量的神话书。从《圣经》和《古兰经》里我发现杰克夫和卓瑟斯是个很好的背景,用来反映他和父亲的故事。

huifeiyanmielea:约瑟夫三部曲的名称分别是《牛奶》《鸡蛋》和《蜂蜜》,似乎都是和食物营养有关。为什么会起这样的名字?

赛米·卡普拉诺格鲁:我开始拍摄电影的伊始就在想这个问题,然后开始考虑用什么样的文字表达影片的寓意更为贴切。于是我想到,在土耳其的文化中早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吃早饭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温暖舒适。牛奶、鸡蛋和蜂蜜都是土耳其餐桌上最常见的食品。所以这是我给影片命名的一个缘由。另一个层面上,在《牛奶》中约瑟夫母亲的工作就是在市场上制作和销售奶酪。在另一部《鸡蛋》里,母亲去世之后,40岁的约瑟夫回到故乡,遇到了曾经照顾母亲的年轻女人。她叫约瑟夫去农场取鸡蛋,约瑟夫几经寻找却仍然没有成功。鸡蛋也象征着过去和未来的关系,因为它是转变发生的地方。《蜂蜜》是跟父亲的职业有关,父亲靠采蜜为生,是这部电影的中心。所以这三部电影通过这些食物联系了起来。

huifeiyanmielea:您的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画面色彩和光线敏感非常诗意,整个影片也很有韵味。可是有的观众觉得影片节奏过于缓慢,很难理解影片的内容。您对此有过担忧么?

赛米·卡普拉诺格鲁:如果我担心观众的态度如何,就没法做我自己想做的电影。因为太多的考虑观众的意见会让我背离自己的想法。我都是在完成电影创作之后才会考虑观众的问题。这时候我才会发现,天啊,观众看到这些会是什么反应啊!但是在开始工作之前回避观众的反应是很重要的。其实在土耳其看我电影的人很少,基本上,观众要么对我的片子非常喜爱,要么恨之入骨。我觉得这没什么,因为你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作为一个导演,这不是我关注的目标。这对我不重要。另一方面,我同时也是影片的制作人和编剧,我有能力在小成本的基础上把握影片的整体。

huifeiyanmielea:有没有您喜爱的导演,或者对您电影风格影响较大的导演?

赛米·卡普拉诺格鲁:一些大师比如塔可夫斯基,还有台湾导演侯孝贤,以及拍摄过《洞》、《河流》的蔡明亮。这些导演都很关注影片的多维情绪,他们表达的是一种艺术。这对我很重更。他们的影片饱含一种时间的感触,对空间的把握也很好。

huifeiyanmielea:影片中的男主角只是个7岁的男孩儿。您是怎么找到他的?又是怎么让他进入角色的?

赛米·卡普拉诺格鲁:我们在路上意外发现了他。我指导他的表现尽量不要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成熟的专业演员。在这方面他做得很好。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一个孩子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另外,在拍摄的初始,他很难理解自己正在表演一个角色。比如拍读课文的那场戏,约瑟夫在读课文的时候磕磕巴巴。可是他在表演的时候就不能理解自己本来读书很流利,为什么在这里却要磕磕巴巴。

huifeiyanmielea:这是你第一次来柏林电影节么?

赛米·卡普拉诺格鲁:2005年我在柏林电影节的论坛上展映《天使的堕落》(Fall of angel),两年之后我来电影节给《牛奶》(Milk)寻找投资。这次是我第三次来柏林。

huifeiyanmielea:您以后还会延续这种感性的人文的风格么?下一部是什么样的作品?

赛米·卡普拉诺格鲁:我会继续这种感性的风格,尤其是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我目前着手的一部作品是有关梦的阐释。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