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看了两部和功夫有关的电影。一个是1970年由意大利导演ROMANO SCAVOLINI执导的实验短片《进攻!》(Attacco! (Zen-Shin),1970),一个是中国内地导演徐浩峰的导演处女作、入围地平线单元的《倭寇的踪迹》(2011年),两部影片都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到对于功夫的审视当中。
《进攻!》讨论的是关于暴力的问题,影片主体是跆拳道教学现场的纪录,穿插着漫画和画外音的引用。影片讨论暴力的形成和它最终所依赖的身体语言,以及限制暴力的可能性,而功夫(跆拳道)似乎可以同时诠释这三个方面。
影片是六、七十年代激进运动的产物,当时越战和各国对于示威的强力镇压激起了广泛的对于暴力的思考,而甘地等人的政治理念,以及当时西方艺术界普遍对于东方经验的迷恋,使得功夫得以在一个典型的西方思辨体系下获得诠释。
反过来看,功夫作为一个暴力机制,却同时对于暴力起了限制的作用。这在中文的武侠体系中,其实常被作为一种理想武功存在,但是这样的深度思考却并不常见。
而当下国内对武侠/功夫进行深度思考的最为突出的人物非徐浩峰莫属了。先撇开电影最终灾难性的结果,《倭寇的踪迹》毕竟还是带来了不少新东西。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对于一个世界体系的构建,在那里哲学、宗教、道德、技术、仪式相当统一,就像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比如影片一开始,那场江湖武斗的行礼、第一次巷战、以及后面的祭鞭、随影击人等等,这些都是非常耳目一新的桥段。徐浩峰试图想以现实主义纪录下功夫的形式(不是所谓拳拳到肉),并且展现过招的策略性和技术性。或许影片实现了一部分,但是对于需要的来说还是太少了。
徐浩峰的武侠世界不求奇观,但要求优雅。仪式也成为比武的一部分,可是影片并没有体现多少优雅,倒是不时出现出离的笨拙和媚俗的喜剧。于是,这里就有一个奇怪的悖论。徐浩峰建立起了一个武侠的思想体系,它可以把中土武术、日本剑道、围棋、茶道、舞蹈、佛教等等都揉捏一体,不可谓不神奇,但是问题是,如果要将其拍成一部电影,是不是也应该以一种和体系共脉搏的电影美学来表现呢?片中的武学奥义“如响”被过度的声效淹没,而这些夸张的声效也把纪录式的美学破坏殆尽。对于体系的表达渴望却没有得到合适的说理方式,单调生硬的言说,让理性武学流于了说教嫌疑。嘻哈配角们搞怪未成,倒让主线经营的严肃前功尽弃。
无论是香港功夫片还是日本剑戟片,它们都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那么徐氏武侠呢?有着《逝去的武林》的历史传统积淀和《道士下山》《大日坛城》逐渐丰满的世界构想,那么要拍成电影,需要的另一套场面调度的功夫。
泥丸已转,大功未成,若能随影随响,方可开宗立派。
【新浪娱乐专稿】